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山东242人冒名顶替,将付出什么代价?

时间:2020-06-19 19:17:4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缘聚大上海 - 小 + 大

高考考生重灾区!山东7年竟有242人被冒名顶替。

池塘里如果一条鱼发病,那说明是鱼的问题;如果大部分鱼有病,那就要找找池塘的问题了。

山东聊城,2004年陈春秀高考被顶替,1996年王丽丽中考被顶替,两起决定人生命运的考试被顶替,不仅燃爆了网络,也引起了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

近日,有媒体统计检索发现,2018年-2019年,山东高等学历数据清查工作中有14所高校曾公示清查结果。

273人在清查中被公示,其中24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

冒名顶替者获得学历时间为2002年至2009年,前后共7年的时间。

涉事14所高校中,不乏知名高校,如中国海洋大学,有2人涉嫌冒名顶替入学。

此外,人数最多的是山东广播电视大学,有135人被公示并注销学历信息。

清查结果已通知涉事学生,未收到顶替者的异议反馈。

但是,学校并不掌握被冒名顶替者的联系方式,也就是说,这242名被顶替者就没有陈春秀和王丽丽这么幸运了。

众所周知,山东历来是高考大户,高考竞争十分激烈。

但是,竞争再激烈玩冒名顶替的把戏,无异于玩火自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7年时间发现了242名高考顶替者,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窃以为,可能是这三个方面出现了问题。

一是投机取巧者不少。

从仝卓到陈春秀、王丽丽,人们不难发现,之所以中高考出现冒名顶替等舞弊行为的发生,并不是别人家的孩子多行,而是别人家的老子多牛!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努力,成绩不如人,于是就产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想法,不惜跑关系、花大钱为孩子上大学而弄虚作假、冒名顶替,逐渐形成了冒名顶替者家人和教育、公安等部门的关系网、利益链,严重破坏了高考的公平,毁坏了社会的公正。

二是管理上肯定存在漏洞。

从被查处的仝卓案来看,中高考舞弊涉及学校、教育局的基础教育科和招生办公室、高校的招生单位、公安的户籍管理部门等。中高考冒名顶替应该算是一个系统工程,哪一个环节都要搞定。俗话说,能用钱办成的事都不叫个事。机制体制上的漏洞,如果自己不去想法补上,那么肯定有人就会动歪心眼子用钱补上。于是,腐败因此产生,被顶替者的命运因此被改写。

三是不能忽视以此为业者。

被冒名顶替者大都是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子女,没权没势,没有查询的机会,没有翻盘的能力。

但是,也不能排除有人以此为业的可能。我以我的信息参加高考,再以高价卖给需求者。

尽管是愿打愿挨的事,但也同样破坏高考的公平公正,影响考生的切身利益。

亡羊补牢不算晚,河堤补穴还不迟。建议各地搞一次大清查,把那些冒名顶替、投机钻营的人清理出来,注销学籍,作废学历,让他们为此付出应有的代价!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是谁急着把袁某师德与缪K馨坠楼匆匆切割?

下一篇:因财施判——穷人掏鸟蛋判10年,富人淫幼女判5年,什么世道!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