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2 18:38:3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吴钩 - 小 + 大
陈春秀被顶替,242人被顶替,苟晶被两次顶替……冒名顶替上大学不但直接导致社会阶层的流通堵塞,直接导致民心失落,直接剥夺了平民百姓和寒门学子的最后希望,而且更让“科教兴国战略”沦为笑谈! 近段时间高考顶替事件频频,全社会呼吁彻查,当年许许多多落榜的学子们纷纷登录学信网,想查询自己的学历信息。一周前,网友还曾登上学信网,只需要输入学信网帐号和姓名、身份证号,即可查询到学历信息。 然而,今天再登录查询学历信息时,需要先输入自己的学校名称,核验通过后才可查询。那些被顶替了的考生连自己被谁顶替了都不知道,怎么知道顶替者去了哪个学校?也就是说,不知道顶替者去了哪个学校,就不能查询到自己的学历信息——什么意思! 学信网核验学校名字的办法,就相当于一个人虽然知道丢了东西,但不知道丢到哪里了,怎么找?大家束手无策,不少网友对此提出质疑。 《潇湘晨报》联系学信网客服询问相关情况。对方答复称:这项验证功能于2019年5月8日上线,对学校名称进行核验是为了当事人的信息安全。 有网友几天前只需要输入学信网帐号和姓名、身份证号,即可顺利查询到学历信息。学信网为什么说这项验证功能于2019年5月8日上线?到底是谁撒谎了? 我相信,前几天登录学信网查询的网友应该不少吧,许多人可以作证。学信网说这项验证功能于2019年5月8日上线的,有什么可以作证? 陈春秀就是在2020年5月她参加成人高考时,在学信网上查到自己在山东理工大学的就读学籍和学历,于是,这个16年前“冒名顶替”上大学的案件才浮出水面。陈春秀冒撞冒碰却碰出了落榜学子们打开“被顶替迷宫”的“钥匙”,是不是学信网突然醍醐灌顶、如梦初醒、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种种迹象说明学信网改版是这几天才有的。 即使是2019年5月8日上线的,吴钩奇怪的是,为什么这么巧?在2020年5月21日,陈春秀最需要查询的时候,学信网的这项验证功能“精准”、“适时”地上线了,这不让人浮想翩翩吗? 学信网称此举为了保护当事人的信息安全。多少年了,学信网不知道保护,为什么现在突然如此重视保护当事人的信息安全? 当然,保护当事人的信息安全是应该的。可是,验证功能的选项不只是一种,为什么非要以“学校名称”来验证呢?这岂不是故意难为那些查询被顶替的学子吗?真不晓得这是保护当事人的信息安全,还是保护顶替者的信息安全? 查询得知,学信网是教育部学历查询网站、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网站。主办者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而这个“中心”竟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 “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网站”、“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中心”,现在,学子们想咨询他们的信息却抓耳挠腮、束手无策,恐怕一辈子都查不清楚!难道这就是教育部打造的“阳光工程”、“咨询中心”? 昨天网上曝光了上海某高校的内招秘密。小吏玩顶替,大官有内招。教育腐败真是触目惊心。同时,山东报纸无一家报道“苟晶被顶替案”。 学生上网查询顶替者不但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更是震慑不法分子,打击教育腐败的绝招。顶替高潮正在发酵,在此关键时刻,学信网应该大力支持,为大家便于查询而提供绿色通道,而不是改版添堵啊! 学信网改版添堵,保护了顶替者的信息安全。欲盖弥彰,真是可悲啊!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我们处于一个生产笑料的年代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