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5 18:59:4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连广宇 - 小 + 大
贵州省安顺市7·7公交坠湖案已经过去一周了,案情真相大体浮出水面。7月7日(全国高考)当天中午,司机张包钢因遭遇强拆投诉无门,故意开车投湖,造成包括他自己在内的21人死亡。 惨剧跟拆迁有关,这种说法从7日事发后就有了。并且三天后由记者实锤。 直到7月12日17时53分,安顺市公安局才发布《警方通报》:公交坠湖系司机蓄意报复社会。司机张某钢系对拆迁不满,喝酒后蓄意驾车冲进湖中,已在案件中死亡。 不得不说,警方的速度太慢了,一个通报竟然花了5天零5个多小时。而且,还被记者捷足先登,这种表现远远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要求。 同样在7月12日,不甘寂寞的胡锡进于晚上21点在微博上强烈谴责张某钢,并且发出呼吁:“所有网民一道予以痛斥,不留任何为其行为进行道德开脱的空间。” “强烈谴责”、“一道痛斥”当然是必要的,滥杀无辜的张包钢,即使已经死了,也逃不过天下悠悠之口的责骂。不过。胡总编所谓的“为其开脱”却很奇怪,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一个蓄意拉一车人陪葬的凶手“进行道德开脱”呢? 看来,我们很多网友自己觉得正常的事情,在胡总编眼里就很“另类”。可能是我们这些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刺激了胡总编脆弱的神经,让他作出了“网上为其进行道德开脱的空间很大”的判断。 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胡总编眼里,什么是“为其开脱”呢? 再看他7月12日的微博,第二段有几句话:张某钢离异,在公房拆迁的补偿问题上也没能遂了自己的愿望。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构成对罪犯张某钢给予同情的理由,他的个人境遇与其报复社会的残忍做法之间没有任何道义关系。 胡总编的话,说明他对张包钢的个人境遇并不是一无所知,但是,他在表达上完全是轻描淡写了。同时,胡总编又臆想出所谓的“同情”,扣到他所臆想的“开脱者”们头上。 这样,怪诞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并不是很惨的司机,拉着一车人投了湖,死伤惨重,竟然还能博得一些人的“同情”!这是个什么世道!基本的是非都没有了——当然这是胡总编自己臆想的结果。 但是,客观事实跟胡总编的主观想象,完全是两回事。 首先,张包钢的境遇并不像胡总编说得那么轻巧。 按胡总编的说法,张包钢只是“离异”、“拆迁补偿没能遂了愿望”,乍一听好像张包钢还有房。觉得多大点事儿啊,遇到这么点小浪花就要寻死还拉人垫背?仅就胡总编提供的碎片化信息来看,很可能让人得出张包钢是“精神病”、“抑郁症”、“反人类分子”之类的想法。 事实上,张包钢比胡总编说的要困难得多。2016年离异后,四年了还没有再婚,只是在谈着“女朋友”。他的房子呢?虽然他最近几年租住他姐姐女儿的房子,但其实真正跟他有关联的还是那个7月7日被拆掉的“自管公房”。 在6月8日签署《自管公房搬迁补助协议》之时,协议补偿并不多,但他竟然同意了。这可能是因为他有把握或者别人承诺他申请得到“公租房”。 他申请了一个月,“公租房”没拿到手,他怎么敢领那份“协议补偿”?但是,就算他不领,40平方米的“自管公房”还是被突然袭击强拆了。他啥都没留下。 另据《财新网》7月10日的独家报道,张包钢的收入断崖式下跌,从年初的3000余元降到了一两千。虽然有疫Q的影响,但是一线的司机不该拿这么微薄的工资。 胡总编对张包钢的境遇轻描淡写后,用了“所有这一切”(轻描淡写的一切)换算出了所谓的“同情”。这个手法真是高明,但跟事实毫无关系。 其次,胡总编把网友追究案发内情的努力,都打成了“对罪犯的同情和辩解”。 胡总编深知他截取的“所有这一切”,跟真实的所有这一切天壤之别,但是只要扣上“同情罪犯”的帽子,再加上“为罪犯辩解”的黑锅,应该能够蒙混过去。 胡总编在微博第三段叫嚣:为他们进行任何辩解都可能鼓励其他各种严重不如意者走上类似绝路,那些潜在的报复社会者会误以为那样做在众人的眼中是有道理的,甚至是可以得到掌声的。 胡总编的逻辑其实很可怕,他拿着残缺不全无关痛痒而且经过他润色的信息告诉大家这就是“所有这一切”,别人要是继续追究案件内情、深挖涉案人等,他就七窍生烟,说别人是“同情”、“辩解”、“鼓励严重不如意者”。这难道不是“高级黑”吗?这难道不是告诉天下人“安顺大有问题”吗? 网友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在反思造成悲剧的原因,例如强拆的不合理、政府部门的官僚主义等等,而胡总编却把这些都斥之为“开脱”、“鼓励”,急着要把大家的思路全都引向“一道痛斥张包钢”上来。 只要继续追究案情,就可以查出张包钢害死20名乘客的深层原因。当然,不可避免地,也会查出安顺当地的种种问题,这也是好事。人死不能复生,但是他们的死,要有一定的社会进步作为补偿。而不是像胡总编那样,人死就死了,一切照旧,不许深查,否则就是“同情鼓励辩解……” 再次,胡总编想要让社会舆论扛锅,把全社会多年的评议反思打成“歪风”。 胡总编这条长微博还有一段:前几年一些报复社会者没有受到社会的足够谴责,有的甚至被标榜为“义士”,舆论场上的那股歪风导致了一些报复社会的模仿者。 胡总编这里图穷匕见了,他竟然无视各种悲剧背后的悲剧制造者,却把全社会的评议和反思,说成是“歪风”,他进而认为是全社会的反思导致了“一些模仿者”。胡总编胡搅蛮缠,真是豁出去了,却不想想自己站到了多少人的对立面。 毫无疑问,张包钢是直接的杀人凶手,而且是丝毫不值得同情的杀人凶手,但他和贾JL、张QQ等不伤害无辜的人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胡总编把“义士”概念扩大化,是故意混淆两类人,故意歪曲社会舆论的合理性。 但是,即使张包钢这样一个十恶不赦的杀人凶手,他的最后经历依然值得深挖细掘,找出深层的社会问题,并着手缓解。 当然,一说到社会问题,胡总编必定不乐意了。他的微博也在“辩解”:中国各地仍然有很多问题,但我们必须鼓励以合法合理、至少不伤害无辜者的方式加以推动解决,报复社会的“独狼式恐怖主义”决不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助攻”予以道德美化。 胡总编一方面继续给人扣“道德美化”的帽子,但他的侧重点在另一方面——报复社会的“独狼式恐怖主义”决不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助攻”。言外之意就是,不解决社会问题,只解决“报复社会”的人。具体到安顺市,就是不解决安顺市的强拆和懒政问题,只解决“独狼”张包钢。张死了,问题解决了,收队! “合法合理的方式加以推动解决”,这就不说了,因为要推很久很久很久……你不推了,他也就正好不用给你解决了。 2020年经济吓醒压力空前加重,像张包钢这样的生计陷入困窘的人会越来越多,有的单位部门不仅不帮他们克服困难,反而给他们雪上加霜,这些部门才是真正的凶手培养皿。难道不该查出这些部门吗? 查到张包钢为止,不去触及逼疯张包钢的组织和个人,还把要求追查到底的网友打成“对罪犯进行道德美化的开脱者”,企图堵住众口,以便达到为强拆和懒政开脱的目的——胡锡进干的,不就是这样的事吗。 最后,“报复社会”的主要受害者是普通民众,他们不仅痛恨凶手,更痛恨造就凶手的温床。 “报复社会”这个词太宽泛了,若是称作滥杀无辜就贴切了。不过既然叫熟了,就只好将就着用它。 最近几年,类似事件比较著名的,有2013年6月7日厦门公交爆炸案,主犯陈水总,47人死亡名单里,他也在内;还有2016年1月5日银川公交纵火案,主犯马永平,17人死亡,他跑了。这两起事件都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普通民众不仅痛恨陈水总、马永平这类刑事犯罪分子,更痛恨他俩最后的故事里的那些部门和官僚。正是那些官府衙门断绝了陈水总、马永平最后的生路,导致了他俩铤而走险,烧出了60多个“火柜冤魂”。 当然,话分三头。多数人走投无路,会乖乖自杀,大概率不会给人添麻烦;但若是跳楼时砸死了几个路人,那是极小概率事件,而且自杀者也来不及道歉。有少数人,他们被人逼向绝路,会鱼死网破,但不伤害无辜。还有最后的一小撮人,他们被打击得生无可恋想去死,却要拉走很多无辜的人。 虽然选择不一样,但是这三种人都值得普通民众去关注。 回到本案主犯张包钢,他的情况还不像当年陈水总、马永平那般详细,有待跟进挖掘,但肯定大同小异。太久远的也不要翻旧账,只查查2020年6月8日之后一个月的具体经历,特别是“拆迁”和“唯泉”的各项事宜,就能还原真相。 举一反三以后再说。举一反一,现在就应该做到位了。 也许,胡锡进已经很久不坐公交车了。他一个不坐公交车的大人物,跟我们这些天天坐公交车的小人物,怎么会有共同的立场和感情呢?我们这些小人物,不仅盼望司机师傅花好月圆,也盼望同车乘客幸福美满……否则,就算他们不牵连无辜,只是在车上自寻短见,我们也心惊胆战啊!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小学生研究直肠癌,天才还是怪胎?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