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先锋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时代先锋 > 文章

邓飞,中国最稀缺的人

时间:2022-02-22 18:22: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邓飞,中国最稀缺的人
 
徐州丰县,“被铁链囚禁的女人”事件,舆论一直居高不下。
2022年1月28日,网友爆料江苏徐州丰县董集村,有一位被铁链拴在小屋中的女人,寒冷的天气里身上只有单衣,且其疑似精神失常,后进一步了解到,该女育有8个孩子。
这段时间以来,已经出了多份调查通报,但舆论始终有所疑问,就在2月17日,江苏省成立了省级事件调查组,是否存在拐卖妇女?是否存在违法犯罪?这个可怜母亲身上的种种疑问,将很快会有答案。
而在这起热议事件中,一直有一位记者追逐真相的身影,他被称为中国最重要的调查记者,这些年,他就像高举长枪的堂吉诃德,穿越于世间呼啸而过的洪流,所作所为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说,他就是当今时代最稀缺的那类人。
他,叫邓飞。
2000年,一位初出茅庐、新闻系刚毕业的记者,在这个世纪之交,
在新闻界砸起了千钧浪花。《常德火车站内部有黄牛》、《寻妻》,
两篇鲜有人报道的深度调查,将他的名字送进了人们的视野:邓飞。
20岁出头的他,胆子是出名的大,在编辑部一次会议上,需要有人去当卧底,调查“尸体防腐剂福尔马林”,只实习了几个月的邓飞,毫不犹豫地举起了手说“我去”!十天后,他报道了关于黑心商贩,将福尔马林掺入食品的违法行为,从此掀起了媒体长达一年时间,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深入调查。
 
很快,邓飞成为《今日女报》首席记者,又在《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发稿十余篇,内容多为监督公权力、妇女儿童等弱势人群权益问题。
他很特殊,人们很惊异,因为他是寥寥无几的,为这些弱势群体发声的记者。
2003年,他转战《凤凰周刊》,相继写出《南中国贩童链》、《周庄肺病》等一大批调查报道,“邓飞”这个名字,在新闻界,逐渐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2008年汶川地震,他一篇调查文章触动天下。灾难发生后,他背着帐篷去灾区,在那篇令人读之悲愤的文章中,他这样写道:“废墟处处,哭泣声声,经过路边坡上一片坟地,每一个小坟墓都放着一个小书包,逝去的是孩子。”
“在一个学校里,我们看到粉碎的预制板,无一完整,破碎教室变成灵堂,几十幅照片里,花骨朵一般的孩子在快乐欢笑。
在成都一酒店,一个做建筑垃圾回收的老板,哀叹预制板里几乎没有钢筋,只有细铁丝。我们连夜驱车去翻废墟,探索很多学校坍塌的真相。”“......更要命的是,盖楼的本地建筑商也要活下来。他们为了追求利润,一只蚊子也恨不得熬点油,他们选择了偷工减料。”
“所以,一些楼板里找不到钢筋,甚至铁丝。所以,地震一来,楼房坍塌,孩子没了。”
他走了一条别人不愿走的路,说了别人不敢说的话,却在逆流而上中得到认可,他写过100多篇真实的调查报道,从此成为中国调查记者中的领军人。
2011年,邓飞走向另一条“不回头的路”。在贵州一座大山,他亲眼目睹了,很多孩子在校园里没有午餐吃,只能忍饥挨饿。在后来的调查中,邓飞发现不只是贵州山区,其他各省的贫困乡村儿童,都有没有午餐吃的情况,面对校园饥饿,孩子们喝凉水、烧土豆玉米红薯充饥的各类情形,令邓飞感到心碎。
这些事光报道是没有用的,他一定要为这些面黄肌瘦的孩子们,做些什么。当时的他,没有什么钱,没有大规模的团队,也没有做公益的能力,他只是一个两手空空的记者。
有些话,他本可以选择不说,有些事,他也可以视而不见,可就是有那么一道内心里燃烧的澎湃火焰,促使他还是选择了一鼓作气,闯进了公益世界!
2011年4月,邓飞四处奔走,联络了各方力量,终于在黔西县沙坝小学,办起了全国第一次免费午餐活动,这所小学,也成了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
学生吃到了热气腾腾的免费午餐:一份米饭、一个煮鸡蛋、一勺酸菜炒肉、一勺烧土豆,一勺白菜汤,好些围观的村民说:孩子们家里穷,住得远,午餐问题困扰了好几代人。
知名调查记者邓飞在穷山区,发起免费午餐公益活动的消息不胫而走,
他点燃的这把星星之火,短短几个月里,就掀起了一场燎原的志愿风暴。河南、湖南、湖北、江西,这些地方相继有记者和志愿者,组织起免费午餐全国大接力,如火如荼的志愿行动,令穷困儿童饥饿困境,进入了全社会的视野。
同年10月,国家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699个试点地区,2600万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说:“免费午餐项目,这是中国慈善史上前所未有的行动。它是由一个记者发起的,一个民间组织的慈善行动,在短短半年,就推动公共政策走向,惠及千千万万乡村儿童,时间之短,效果之大,在欧美等国也找不到这样的先例。”
这么多年过去,邓飞的免费午餐公益筹款超亿元,惠及数十万儿童,没有发现一次食品安全或资金安全事故,被认为是具影响力、最值得信任的中国民间慈善行动。
邓飞说:“我们助人,全世界助我们。”他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公益伙伴,凝结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做儿童大病医保,为孩子筹集救命的医疗费;他们做儿童防侵,帮助孩子免于被侵害;他们做暖流计划,
把温暖物资和体育用品送到乡村学校.......
2011年,邓飞获中国扶贫基金会等举办的,“公益人物奖”;获首届儿童慈善救助“公民社会责任奖”;2012年,邓飞获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温暖中国身边好人奖;获2012中国全面小康十大杰出贡献人物;2013年,被评为2013“CCTV年度慈善人物”;2014年,获达沃斯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
邓飞,他从一个揭露真相和不幸的调查记者,成为了一个传播温暖构建大爱的慈善家,他说:“要用柔软改变中国。”这条漫漫路途之上,也许他的身份会有所改变,可唯一不变的,便是内心的坚守和正义。
在2010年,邓飞在微博发起了“打拐”行动,他贴出就被拐走孩子彭文乐的照片,写了一条微博:“互联网能再次创造奇迹吗?请帮助彭高峰找到他的儿子彭文乐。”
邓飞还写下《中国男童贩卖链条》等文章,鼓励丢失儿子的彭父不放弃寻找希望。
互联网真的创造了奇迹。2011年2月1日,江苏邳州八义镇某村庄,一位回乡探亲的网友,发现了被拐卖的彭文乐,邓飞和彭父一起赶赴江苏,一家人终于团圆。
此后邓飞正式提出“微博打拐”,和警方微博联合建立“打拐志愿团”的群组织,他呼吁整合媒体和民间资源,支持和帮助公安系统打击儿童拐卖。
作为“微博打拐”发起人,邓飞的号召力和行动力感染无数国人,这项志愿行动,促成了公安部出台制度,确立公安部门立案寻找孩子,和打击犯罪等整套流程。
2022年1月28日,网上一则视频,让徐州丰县“被铁链囚禁的女人”事件,进入公众视野。从那一天开始,邓飞一直跟进这件事。
邓飞微博这是在邓飞最近这条微博的底下,点赞最高的一条留言:“大家都是冒着被炸号丢饭碗的风险,一次次发声,在微博上还要被那些冷漠的人骂蹭热度,看到这条新闻瞬间哭出声来,坚持了这么多天,终于看到曙光,真相不出,我们不散!”
近一个月的坚持和跟进,邓飞的萤火之光,千千万万的萤火之光,终于汇集到等待拨开迷雾的一天。
本可以事不关己,本可以视而不见,可邓飞他们在为谁呐喊?为那个被铁链锁住的女子,为那些莫名消逝于人海,再也找不到回家路的孩子,更是为自己,为女儿,为母亲,为这世间千千万万的女性!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扼于风雪;
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于荆棘。
邓飞,无论是作为一名调查记者,还是作为一名公益慈善家,他追求公平正义的心始终如一,他对社会的责任担当始终如一,对中国的满腔赤子之情始终如一!
这个社会,有人在抱怨,但更要有人行动,有人在摧毁,但更要有人建设,有人在沉默,但更要有人敢说话。
邓飞,他就是当今时代最稀缺的行动者、建设者,向他致敬!
我们一起,等待一个真相!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方然:一个想把学界“好东西”和现实结合起来的学者

下一篇:纪念马克思逝世139周年:95后为什么信仰马克思主义?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