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4 16:39:3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墨黑纸白 - 小 + 大
前两天某砖家谈其理论说:“外资撤离是因为我们的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外企混不下去了。” 似乎我们已经站在了国际一流社会的位置上,这些年来打败很多外企,令他们纷纷撤离,那又何必要对留学在我们这的外人各种特殊待遇呢? 一、国际一流社会或高校,不可能对境内外人有特殊待遇 从本质上来看,外资的撤离并非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竞争力完胜了,而是因为大环境以及廉价劳力的消失等因素而撤离的。 那么面对外资的不断撤离,我们就更没理由对留学在我们这里的外人各种特殊待遇了,外企好歹能为我们解决工作岗位、创造经济以及刺激消费。 留学生呢?拿着无限高的奖学金,还有各种补助,以及不同的学伴方式,过着舒适骄奢的日子,竟然还吸毒、推搡警察的? 甚至今年六月份,湖南台还被曝光了一黑人利用留学生签证非法在一家幼儿园做外教,长期性骚扰一位女教师并对其实施强奸未遂。 这几起事件,纸白君能看到的处理结果,也就是对推搡那位警察的留学生的处理结果,也只是批评教育、写个悔过书而已。 而吸毒的、强奸未遂的那些留学生们最终的处理结果,目前还不得而知,是否能够依据法律执行?应该也是人们所期待的。 2018年教育机构最高部门某人员发声称:“来华留学生仍要注重数量,只谈质量属于头脑发热……对奖学金宣传要适度,留学生国内就业也要注意保密。” 有相关领域人士指出:“虽然我国已经成为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但从留学生的来源国,和攻读学位的情况来看,留学生质量还有待提高。” 也就是说数量在国际一流的成绩面前是一些人首要考虑的问题,而质量在国际一流的成绩面前则是另一些人或者说我们普通人在考虑的问题。 于是山东大学等高校就留学生学伴问题所引发的争议,真正的矛盾点就在数量和质量之上,为此山东大学不惜拉上了不少大学一起来面对舆论压力。 二、国际一流高校,究竟需要数量还是质量? 问题也在人们的争议中趋于明显,我们到底要怎样的国际一流社会或者大学?根据相关信息显示,就这个问题而言: 第一个现实是,评价一流大学有一项基本指标,是攻读学位的国际生所占比例。 第二个现实是,世界一流大学这个比例大多超过20%,而在我国大学攻读学位的留学生比例还很低。 第三个现实是,我国大学的世界大学排名越来越高,可是,这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对国外一流生源的吸引力。 在这三个现实面前,我们其实并不难分清楚孰轻孰重,首先是我们的大学毕业生们,家境有能力的都会尽量让孩子们出国继续学习。 其次是我们用特殊待遇来吸引外来留学生,并不能与我们的学生去外学习得到特殊待遇形成正比,为什么是如此两极化的? 再次如果我们的留学生在外并不能得到特殊待遇,但我们的孩子们还是会被热衷于送出去,那么是否该反思我们高校对留学生的特殊待遇策略是错误的? 相关领域人士也指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大学应该平等对待所有学生,包括执行一样的培养标准。” 也就是说对外人特殊化并不可能让我们真正建立起国际一流的高校形象,反而有可能会导致在一些发达国家看来,这是一种内外有别的坏形象。 譬如今天又曝光出来的一则信息,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曾经为一位留学生生病,而为其招募25名陪护志愿者,所有费用由招募方支出。 这让人们看起来,已经不单单是特殊待遇这么简单了,基本上已经超越了人们的认知领域,也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形容来形容了。 三、提升国际影响力,首先要从自尊这个目的着眼 我们要自尊,是我们多元、开放的目标,而有些高校在一些人的数量成绩要求面前,把我们高校的尊严实在是太不当回事了。 这类行为输出的可能并非国际影响力,也可能会成为一种弱影响力的输出,于内于外的看法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 而根据山东大学2019年的预算报告,山大就其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支出是近六千万,是其就出国留学教育支出的765倍,后者仅为7.77万元。 我们似乎基本看不到国际一流高校会有类似的行为,网上不少教人们如何应对常春藤类留学的申请挑战,讲述的就是这类外国高校招生多么的严格。 有如此严格的招生方式,自然也不会给你多少留学生特殊待遇,我们也要错位思考一下,为什么他们的高校不用在乎留学生的数量而搞特殊化?反而依然能够成为世界一流高效呢?其原因并不难看到,无非是教育就是教育,与钱权之类的东西无关,所以它才有资格成为国际一流。 从高校再延伸到社会,我们如何提升我们的影响力?至少从留学生特殊待遇来看,必然是不可能成功的,反而会各种得不偿失。 再说到学伴这个问题上,到底是不是自愿的?是不是真有女性学生优先?这都是人们关注且不能接受的,我们给外人国民待遇已经是很大的礼遇了。如果还要给出更高的待遇,以损失自己学生的权益,以损失自己学生更多的可能性,得到的真的会是外人足够多的尊重吗?从上述几个案例来看,非此。 我们把洋小区的名字都改成了本土气息,那么也应该把这些年来对留学生的特殊礼遇都撤销了,这样才能表里如一。 同时山大的道歉也才能被人们而接受,山大也才有可能改变自己在不少人心中烙下的坏印象。 纸白君认识有很善良的山东人,所以并不希望山东因高校的一些不妥行为,而长期被各地人们谈之色变、避之不及。 同时我们也不能规避,更多的资源给了留学生,我们自己学生的资源则很大幅度减少,这些资源不是学校生产出来的,也都是我们社会和普通家庭贡献的。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央行救不了经济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