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30 10:42:5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风青杨 - 小 + 大
2018年,中国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比2017年1723万的出生人口下降了200万,人口出生率为10.94‰。而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结婚率上,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内婚姻登记总数为1063.1万对,而在2014年,这一数字为1302万对,三年间相差了近300万对,2018年的婚姻登记总数又同比减少48万对,结婚率为7.2‰。此外,我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1990年的21.4岁连续推迟至2017年的25.7岁,婚龄推迟也对出生率走低带来影响。(第一财经) 看到这些具体的数字,才真正感受到人口危机。有人看到很多“超生”的孩子就觉得中国生育率很高。甚至一些人口学家也被这种错觉蒙蔽,觉得调查出来的生育率与直观感受不符。在城市的长期一胎化政策下,人们倾向于把只生一个孩子当成常态,看到两个孩子的家庭会觉得不正常,看到三个孩子的家庭甚至会诧异。 实际上,当人们感觉来自三四孩家庭的孩子非常普遍时,生育率才刚刚处于更替水平;当人们感觉二孩家庭孩子很多时,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了;当人们感觉到处都是独生子女时,生育率则处于极低水平了。因此,需要很多三孩、四孩,甚至五孩、六孩才能弥补一些人的不婚、不孕、不育和很多家庭只生一个孩子所造成的亏缺。 如果你对这个危机还没有具体的认识,我们再来看下一组数据: 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多年下降。2014年,中国16-60周岁以下的劳动年龄人口91583万人,比2013年末减少371万人,而2013年比2012年末也减少244万人。 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带来了民工荒,但对国家而言,劳动力快速减少却没有与产业升级同步,会造成中国产品的制造成本上升和世界出口竞争力的下降,甚至会危及国家安全。 其实不用等到本世纪末,当下中国的人口危机已经对中国带来冲击,劳动力人口自2012年起已持续下降,而这与中国经济放缓的时间惊人一致。 对在校的小学生,有媒体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00后总数比90后至少减少了约3284万。 要知道,财富都是由人创造而来,只有合理的人口结构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要想对中国未来有清醒的判断,必须对中国未来人口结构有理性、客观、深入的认识。 GGKF以来的计划生育遏制了人口增长,而未来几年的人口负增长也是必然的。中国东北喊了这么多年产业转型、升级,不但没有转过来,反而率先出现经济衰退,因为东北三省每年人口净流出180万,而且东北的老年化程度最严峻! 又有人要说,不是实行了单独二孩政策吗?问题是遭到了很多新建家庭的冷遇。 因为大家普遍觉的在中国生活太不易了,抚养、上学、工作、买房、婚嫁、看病等等让大家身心疲惫。每一个家长都是过来人,它们都体会过自己父母的不易,不想重蹈覆辙。 这一代的80、90后,需要面临空前的物质压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是在现实面前,他们一成家就得对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俗气的、世故的,而不能去思考各类问题,思想上的贫瘠往往造成行动上的固化,创造力何从谈起? 在医疗费奇高和物价高通胀年代,养一个人的代价越来越高。但情况偏偏是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需要赡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60后往往可以一人工作养活四口之家;70后可以做到一人工作养活三口之家; 而现在的80后,小夫妻两人工作养一个小孩,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而新生代的90后跟80后差不多,都是独生子女、都要面对高房价、都处在物价高通胀年代、都有着4-2-1家庭结构(即4个老人,2个夫妇,1个孩子),退休后社会整体赡养比都是极低的2.0,可以说是有过之无不及。 10后们还要赡养隔代老人,即80后的父母辈。 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这个称号是所有地球人的共识,但这个共识很可能在不久之后消失,因为,几年之后,印度将肯定会超越中国成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印度人口结构非常优化,年轻人口极多。 一场中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人口危机悄然来临,可惜很多人还懵然不知。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初析几个特色“理论”(3-1)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