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5 15:56:3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滠水农夫 - 小 + 大
3月6日,是魏巍百年的日子。 他的《最可爱的人》曾经伴随新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在最初的记忆里,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只知道他是一位耳熟能详的作家,后来我在网上读到他的文章,购买了《新语丝》这部魏巍最后出版的作品,我才知道真实的魏巍。 正如著名作家刘继明在《革命者魏巍》中讲到的“他首先是一个革命者,其次才是一个作家,他的一生与中国革命的兴衰沉浮并行不悖、高度重合,可谓生死相依、荣辱与共。”我觉得,这样的评价对魏巍恰如其分。 考察魏巍一生的经历,他的人生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作为“黄河岸边一少年”,中国革命的大潮使他有机会投身于轰轰烈烈的革命洪流,经受长期革命战争洗礼,成长为一名革命作家。50年代朝鲜战争爆发,魏巍亲自到前线采访,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时《人民日报》头版隆重推出,毛主席随即批示“印发全军”。从这篇文章开始,魏巍享誉文坛,也奠定下他在中国文学界的地位。 而他的全景式反映朝鲜战争的长篇小说《东方》,于1982年荣获首届茅盾文学奖,则显示其文学创作的顶峰。继《东方》之后,魏巍又创作了反映长征的小说《地球的红飘带》和反映抗日战争的小说《火凤凰》。 如果说,这一时期的魏巍主要是作为中国革命的讴歌者,那么到了晚年,他则是一位中国革命的坚定捍卫者。 随着盖个楷坊的深入,社会现实与革命理想的冲突,使包括魏巍在内的一批革命老人开始怀疑,进而反思,他以《中流》和《真理的追求》为阵地,集合一批志同道合者,在思想文化战线与“自由派”展开了激烈较量,由此魏巍也被对方扣上“反对盖个楷坊”和“极左”的帽子,成为了不见容于主流的“政治异见人士”。此时的魏巍不得不停止用手中笔从事长篇小说的纯文学创作,而是如同晚年的鲁迅一样,将手中的笔化为投枪、匕首,写下了许多犀利深刻、战斗性强的杂文评论。如结集在《新语丝》一书中的《辱华反共的丑恶表演——我们对李志绥及其“回忆录”的看法》《不能告别革命——在清华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会五四运动八十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谁是最可恨的人(序)》《教育应向弱势群体倾斜——沉重忧思中的建议》《不要杀他!!!——我也为退伍兵崔英杰说情》——这些激愤填胸、疾声呐喊的文章。 而《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对未来革命的几点思考》《认识真理也要时间》等代表性文章,则更体现了其独到的眼光、深刻的思想。这些文章几乎与当年《最可爱的人》一样,在一切向往革命的人们中间经久流传。 比起革命讴歌者的魏巍,革命捍卫者的魏巍更显风骨和伟大。 他曾写过一首诗,嘲讽那些曾经“跟着走”的革命同路人:“寻章摘句老雕虫,口口声声奉马翁,一看城头旗色变,叛贼营中打先锋。”诗中对那些“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所谓“老革命”刻画何其形象,讽刺何其辛辣!他用他的如椽巨笔与众多“两头真”的昔日同志划清了界限,因此,在如过江之鲫的“俊杰”中间,魏巍显得孤独和孤傲,他的被嘲讽和打击也就是很自然的事。 更糟糕的是,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因为刊文公开反对提出允许资本家入党的“7/1讲话”,《真理的追求》和《中流》双停刊,接着其本人还被软禁在医院,一度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两家杂志的停刊,使他失去了唯一公开合法的战斗阵地,他的文章在全国各大报刊不能发表,关于他的信息也不被提起,他成了一个被全面封杀的“危险”分子,还是个“钦点”的——对于一个毕生以创作为业的作家,突然失去自己的阵地,其痛苦可想而知! 更痛苦的是,一个毕生投身革命的革命者,最后却发现革命果实被窃取!他要抗争,他要为维护革命的纯洁性奋起呐喊,他要为捍卫革命胜利的果实勇猛反击。 魏巍是一位逆行的无畏战士,当中国某些人在高喊“告别革命”,当美国学者福山宣称“历史终结”,当前苏联和东欧轰然倒塌,当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一片阴霾,魏巍以无比深邃的眼光、无比坚定的勇气、无比忠诚的信仰,指出“——那些深受马列主义教育的有觉悟的共产主义者,也必然会重新凝聚自己的力量,再度坚强地团结起来,领导人民群众——”’“一切有志于改变人类命运奋斗的人们,将把共产主义的低谷再次引向新的世界革命的高潮——”(摘自《新世纪的门槛》) 他还在一首诗中写道:望尽低潮是高潮,高潮来时伴惊涛。怒雷沉沉撼天地,魑魅魍魉无处逃。(《观潮》)体现了他不畏挫折,勇猛直前,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晚年魏巍,尽管身处困境,满怀激愤和忧思,但他没有一刻停止战斗,官方的报刊不发表作品,他就把阵地转移到网上,他的文章经常出现在《毛泽东旗帜网》等网站上,广为传诵,成为了激励、教导广大读者的精神食粮。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郭松民在文章中称魏巍是阵亡的战士,其实他就是革命的烈士,生前是烈士,死后更是烈士。我想,魏巍临终一刻那个镜头,将永远铭刻在革命者的心间。 魏巍逝世于2008年。8月9日,已经住进医院一年的魏巍从昏迷中醒来,对守候在床边的小孙子说:“抱着我的头摇一摇”。他想让自己清醒一下。孙子抱着他的头轻轻地摇。魏巍交代给孙子一句话:“我交代你只有一句话:继续革命,永不投降!记住了没有?”孙子说记住了,魏巍让孙子连续说了三遍“继续革命,永不投降!”孙子说到第二遍时泪流满面。 魏巍走了,他把未竟的事业嘱托给了后来者。 (此文部分内容引用了刘继明老师《革命者魏巍》一文,特此说明。)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