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运工运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共运工运 > 文章

巴西向右:左翼劳工党是如何失势的?

时间:2019-05-21 07:56:24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侯赏 - 小 + 大

巴西向右:左翼劳工党是如何失势的?

2019年1月1日,巴西刚当选的极右翼政治家博尔索纳罗正式就任总统。在一定意义上,这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上台有诸多相似之处。
巴西是一个有长期无产阶级斗争的国家,劳工党也曾作为执政党领导整个国家。然而,巴西劳工党如何失去了民众支持?巴西的左翼斗争又将何去何从?尤其是,作为巴西著名左翼社会运动团体之一的无地农民运动(MST)又将如何受到影响?
今年,一位极右翼的政治家博尔索纳罗当选巴西总统。此前,他曾担任了二十七年的巴西国家议员。除了对女性的公然歧视外,博尔索纳罗还多次诋毁巴西黑人、原住民、无家可归的群体及历史上其他受压迫的人群。但是为何博尔索纳罗在巴西会拥有一定的支持者?他为何会在最近的巴西大选中获胜?
首先,作为一个新建立的国家,巴西社会文化深受殖民时期保守天主教势力的影响。尽管巴西人以热情和开放闻名,但巴西在建国前的三百年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殖民时期浓厚的天主教男性沙文主义文化至今仍对巴西产生着深远影响。巴西是当今世界耶稣教和天主教教徒最多的国家。
其次,巴西种族歧视问题依然严重。殖民时期的巴西种植园曾大量使用来自非洲的奴隶从事劳动,这导致至今巴西社会中的黑人及妇女的社会地位依然低于白人。如今的巴西社会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持有种族歧视的价值观,将历史上的黑人所遭遇的不公平对待合理化。
 
当代巴西的阶级斗争:巴西劳工党是如何失去民众支持的?
更重要的是,这位新总统之所以能得到多数民众的支持,与当代巴西的阶级斗争状况有着密切关联。自上世纪以来,巴西无产阶级曾多次组织起来反抗资本家,也遭遇多次打压。比如上世纪60年代,在古巴革命的影响下,巴西人民曾提出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方案,但在美国的帮助下,巴西军队发动了政变,随后巴西进入了长达20年的反共军事独裁时期。
在独裁政府最后的日子里(1980年代),巴西人民重新组织起来,建立了一系列左翼政党或组织,如劳工党(PT)、解放神学的青年组织 (Pastoral da Juventude)、工会联盟(CUT)和无地农民运动(MST)。然而,随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巴西资产阶级再次镇压了社会运动和工人运动。1990年代,巴西政府开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一时期,巴西进行了私有化改革,公共资产转移到极少数人的手里。土地成为商品,并且土地集中化现象越发突出,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
本世纪初,巴西无产阶级斗争的浪潮再起。但与以前不同,这次巴西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所支持的劳工党通过国家选举,成为执政党。在卢拉和罗塞夫两任劳工党政府领导下,巴西经济有所改善,贫困人口减少,巴西的国际声望也有所提高。
然而,这些成就既不是通过工人运动或社会运动的传统方式取得,也没有通过群众和无产阶级的动员和组织而达成,而是执政党通过与资产阶级结盟实现的。
为了获得国会的大多数席位,劳工党与最大的右翼党派(MDB)以及其它小党派结盟,希望借此能够同时确保政治稳定与推动社会改良,进而进一步地贯彻对人民有利的政策。
自2002至2014年,巴西底层民众的确获得了大量的银行贷款,国家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但同时,巴西的四大银行也获得了历史上最高的利润。巴西无地农民获得了一部分土地,小农也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但同时,政府向大型农庄提供的补贴与贷款却是小农的好几倍。
巴西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注:巴西南方的大土地所有者一般是上个世纪从欧洲移民过去的,沿海地区的大土地所有者通常是五百年前的葡萄牙殖民者,中部地区的大土地所有者则是从其他地方前来开垦形成,也有很多外国大企业,例如四大粮商、日本的两大企业、中国的一些企业和巴西自己的粮商购买土地而形成)继续扩大了他们的土地面积,全球四大粮商(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也进一步控制了巴西的农业产业链,这导致巴西农业集约化趋势愈发显著。
劳工党执政期间,每年约一半的国家收入用于偿还国内外的债务,而国家在社会服务上投入却极少。因此,巴西的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虽然有一定的提高,但也没有明显的改善。另外,劳工党政府并没有停止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进程,没有改变巴西不公平的税收制度(有钱人付税比率低,穷人付税比率高),没有停止国家对社会保险支出的削减,也没有改善政治制度。
换言之,劳工党政府若要推动土地改革就得先与巴西“土豪”协商,若要增加工人收入就得先与老板协商,要推动政治民主化则得先与巴西“地方上的老政客”协商。而这最终的结果是——“让老百姓活得开心一点,他们斗争能力也弱一点”。
当然,在这一时期里,巴西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依然在继续。无地农民运动在这段时期内不断地占据废弃的土地,重举土地改革的旗帜,但它只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力量存在,处在国家政策的边缘地位。但在这段阶级斗争缓和的时期内,与劳工党结盟的保守组织与右翼组织反倒是发展迅速,巴西基督教的政治力量、军队内部的保守派、农业出口的利益集团、金融利益集团等阶层不断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不过,“好景”不长。自2008世界经济危机以来,巴西经济遭遇瓶颈:外来投资减少,农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缓慢,工业产值开始下滑,国内市场也不景气,巴西的政治局面也在持续恶化。2013年,上百万人在巴西各地举行游行,要求政府提高社会福利。
劳工党的经济改革空间缩小,其社会凝聚力也逐渐微弱,它无法继续一边满足社会底层阶级的希望,另一边向大资本提供其所需的优越待遇,它也无法像以前那样领导群众斗争。
为了继续执政,劳工党不断向右翼势力妥协,不仅提出减少对公共服务(教育、医疗等)的投资,还出台了《恐怖分子法》(有助于逮捕“暴力的”游行示威者)。劳工党的妥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讨好了巴西的资本家,但这并不能解决巴西经济的主要问题。相反,这些举措导致政府的正当性又一次受到冲击。
巴西右派虽乐于看到劳工党的妥协,但也不愿继续与劳工党政府合作,并利用民众对政府的失望情绪,提出弹劾总统的要求。巴西的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人士只能一边反对劳工党对右翼的妥协,一边反对右翼对总统下台的要求。
2016年,巴西国内外资本放弃与劳工党合作,右派成功弹劾了罗塞夫总统,并且让副总统特梅尔直接执政。在其执政的两年时间内,特梅尔推行极端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他提出要在二十年内冻结国家所有的公共投资,修改了巴西的《劳动法》并诋毁劳动者,此外他还放松了国家对巴西石油资源的控制。
这一时期,巴西的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者不断谴责特梅尔的政策对于普通民众的危害,同时,社会主义与自由党、巴西共产党以及一些社会运动者(主要来自土著人运动和无家可归者运动)也组织了广泛的反对特梅尔的运动。
一些民众开始恢复对劳工党的支持,但劳工党仍无法重新获得国家的执政权。反之,极右翼势力却在劳工党失败的执政过程中不断吸引了资本家和不断增长的保守阶层,并努力争取了对于劳工党失望与愤怒的群众,代表极右翼势力的博尔索纳罗最终成功当选巴西新总统。
 
巴西左翼运动将何去何从?
极右翼势力在2018年巴西总统大选过程中表现得异常活跃。博尔索纳罗尽管担任过很长时间的国家议员,但在大多数巴西人的印象中,他是游离在政治之外的人,因为之前他并没有直接参与过政府领导工作。在总统竞选期间,博尔索纳罗提出了一个激进的口号,直言要颠覆现有的政治体系。对于博尔索纳罗和他的支持者而言,“颠覆现有的政治体系”就是打压之前执政的劳工党以及其它左翼组织。
随着博尔索纳罗的当选,巴西的左翼组织如今正遭遇极大的冲击与挑战。无地农民运动(MST)是巴西著名的左翼社会运动团体之一。如今,MST只能依靠无产阶级的力量,举起社会福利、民主和国家主权的旗帜,再次争取群众的支持。虽然前路艰险,我们相信,胜利是属于巴西人民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21世纪以来,西方共产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渐露兴势

下一篇:战后日本革命失败是因为没有真正走毛泽东的道路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