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谁是解决中国温饱问题的最大功臣?

时间:2021-08-04 14:57:2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谁是解决中国温饱问题的最大功臣?


  作者认为,解决中国温饱问题的最大功臣是毛泽东。
第一个凭据,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为40731万吨,人均粮食390.3公斤,这是三年困难过后粮食产量的重大突破,也是建国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个最高水平的帐怎么记?
1984年粮食产量大增长主要取决三大基本条件:
一是“大跃进”时期建立起来的水利工程发挥了作用,灌溉已不成问题;
二是1965年后全国建成10余座年产30万吨的大氨厂和1000余座小氨厂,创造了增产的当家条件;
三是1975年袁隆平杂交水稻还有玉米等优良品种研究成功,开始全面推广应用优良品种。
这三大因素都是人民公社时期的产物,从1962年以后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根本原因就在这里。因而,这个历史最好水平的功劳理所当然应记在人民公社的账薄上。

  第二个凭据是,从《中国历年粮食产量、人口和人均粮食量总览》(下称《总览》)可见,从1985年后的5年,中国农业粮食产量相对1984年不是逐年提高而是波动式下降的。1985年粮食产量是37911万吨,1986年是39151万吨,1987年是40473万吨,1988年是39404万吨,都低于 1984年,1989年40755万吨,赶上了1984年的水平。另一个很重要的指数是,从1985年直到1996年这10年间,中国人均粮食除1989年超过1984年,其它的10年间都在354.9公斤至385,3公斤间波动,都低于1984年的390.3公斤。
实践最能说明问题。

  第三个凭据是,从我国解决温饱问题的历史过程可以证明。中国温饱问题的本意是吃饱穿暖。它的最低标准是一九八六年由政府有关部门对六点七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出的,即一九八五年农村人均收入两百零六元人民币。这是一个维持基本生存的最低费用标准,是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贫困标准,也是衡量解决温饱的标志。
这个标准是随时间迁移不断变化的,如到二00三年温饱标准相当于六百三十七元,人年收入在683元以下被称为低收入贫困人口。按照这个标准统计, 1978年全国贫困人口为2.5亿,到1993年底降到8000万(有说8500万);1994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该计划实施的结果是:到2000年底,全国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30.7%下降到3%左右。
后来,我们又经过了五年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才进入收官阶段。
历史记录表明,脱贫致富是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换来的。
  第四个凭据是,从全国各时期脱贫人口的数量统计可以证明,解决中国脱贫数量最多的当是毛泽东。
我国的全面脱贫公认是从1978年算起的。据国家公布的数字,中国1978的贫困人口是2.5亿,占农民总数的30.7%。我国还有一种特定的贫困人口统计法,即将农村10%的最低收入人口作为扶贫工作的对象。如果用这个统计法计算,1994年全国贫困人口是9500万,比原来的统计法多出1500万,当时的扶贫系统建档立卡的对象约为1.07亿人。也就是说,从1978年到2020年,中国实际脱贫人口接近3个亿。
1978年,农村人口突破8.5亿,从这个数据可以导出,到1978年中国已有近6亿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因1985年前当属人民公社时期,在这7年间实际脱贫人口又减少了约有1个亿。这说明,在人民公社时期(至1984年),全国已经有近7亿人口实现了脱贫。
这个概算表明,在毛泽东时代中国农民实际上已有7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约占全国脱贫人口的70%,说毛泽东是解决中国温饱问题的最大功臣是当之无愧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金灿荣称河南大水是敌对国家气象武器的攻击,网友评论亮了

下一篇:对社会主义的八个误解及其澄清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