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9 21:02:20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北大马会召开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座谈会 1917年11月7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当晚,召开了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中央和地方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随后组成了以列宁为主席的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宣告诞生!毛主席曾说过: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101年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们高举十月革命的红旗,深入工农,启发群众,让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大地深深扎根。 101年后的今天,应法学院巩献田教授之邀,马克思主义学会于理科五号楼340会议室举办“认真读书,性命双修,迎接挑战——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座谈会,并且非常荣幸邀请到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孙熙国老师、团委书记李石生老师,以及陈培永,张会峰老师到会参加。座谈会主持人、会长邱占萱在会议伊始,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介绍了此次座谈会的意义:十月革命的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学会的宗旨高度契合,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应该继承十月革命传统,发扬十月革命精神,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生! 巩老师今年虽已75岁高龄,但讲起课来思路清晰,中气十足,给在座的老师和马克思主义学会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巩老师首先简介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巩老师说,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从苏联的解体中吸取教训;紧接着,巩老师介绍了现代科学与哲学研究中心的一些主要研究成果,并以此鼓励同学们认真读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只有带着挤劲和钻劲去读,才能读好。 巩老师特别提到了中国人民大学世纪馆的南门,有一块巨大的影壁。影壁上镌刻着毛泽东的一段话: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惟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最后,巩老师勉励同学们,理想与信念是一个人的根本,我们仍然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不移地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前进。 在分享结束后,同学们与巩老师进行了热情互动,孙熙国老师,张会峰老师,陈培永老师也耐心地解答了同学们的困惑。现场有同学提问到:我们如何才能使他人信仰马克思主义?孙熙国老师以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进行了解答,那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是坚持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初心,什么人会反对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呢? 在座谈会的最后,参会的所有老师、同学们全体起立,高唱《国际歌》,再次纪念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101周年。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关于长征最大的谣言!
下一篇:还清白于毛主席(16-12)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