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9 06:35:33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 小 + 大
毛主席为什么能感动世界却打动不了中国某些人?(中) 因此,他始终廉洁自律,无论是吃的、还是用的,必须全部照价付款,哪怕是在外面喝一杯茶都要管理人员去结账,即便是在大会堂也一样。毛主席一直用自己的工资或稿费招待来北京的亲友和家乡客人;孩子因事派公车,他必须要付车费;招待民主人士、故旧老友的饭费、车费、住宿费、医药费等,甚至身边工作人员的医药费与出差补助,都是毛主席自“掏腰包”。所有礼品一律交公。毛主席逝世后,遗留下一些复合维生素片及普通食用葡萄糖。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说:这是毛主席生前吃过的最高级的“补药”。就是这些最高级的“补药”,他都是一分不差的让人把钱交给中南海药房。毛主席说,“中国不缺我毛主席吃的,但我们这国家不只我一个人吃、一个人喝、一个人花,如果说我要随便吃了、花了、用了、拿了,部长也可以,省长也可以,县长村长都可以,这个国家就没法治理了。”公私分明,毛主席说到,就必须做到!建国后,许多故旧想通过毛主席找工作谋职业。但,总是被他婉言拒绝。 在给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的信中写道:“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不要使政府为难。我是国家主席,不是毛家主席。我只能解决大多数人的困难,要为大多数人谋利益。如果只解决一个人的困难,只考虑自己的亲属,那么,我这个主席就当不成了!”毛主席的一言一行,深深地影响和改造着他的子女。关于舅父谋取位置,毛岸英回信写到:“来信提到舅父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我非常替他惭愧。新的时代,这种一步登高的做官思想已是极端落后的了,而尤以通过我父亲即能上任,更是要不得的想法。” 不仅亲戚朋友得不到毛主席的任何“关照”,就是毛主席的子女也不能有任何特殊,子女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必须靠自己,自食其力,她们从没有享受到因毛主席的地位和权利带给她们的任何便利和特权……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的童年,苦难重重,九死一生。后与很多人到了苏联,在军政学校和军事学院学习,参加了举世闻名的苏联卫国战争,曾冒着枪林弹雨,转战欧洲战场。回到延安后,他遵照毛主席“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在解放区搞过土改,做过宣传工作,当过秘书。新中国成立之初,毛岸英被安排到政务院工作,毛主席对此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毛岸英不够资格进政务院工作,而应当到农村、工厂、部队去锻炼。 1950年10月,毛岸英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志愿兵”,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子女第一个奔赴“保家卫国”前线的人!1950年11月25日在美军空袭中毛岸英牺牲,并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毛主席没有为毛岸英的牺牲提出任何要求,他在去世时都没有见到儿子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和320元抚恤金,儿子唯一的荣誉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警惕身边贵族毛主席不仅严于律己,更严格要求身边工作人员,特别警惕身边出现“贵族”、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 他对身边工作人员三令五申,“你有没有贪污?”“你现在不贪污,你以后贪污不贪污?”他经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敲响警钟:“不要叫糖衣炮弹打中。你们在我身边工作,更要注意反腐蚀,要经得起考验。”“我们感情很深,可是,如果你们腐化了,就不要怪我翻脸不认你们。”“你们在我身边,职务不高地位可是不低,容易搞特殊化。 你们要警惕,要夹着尾巴做人!”“你没有贪污,有没有浪费?浪费也不行,浪费发展下去就会贪污腐化。”毛主席身边曾经出现过“贵族”。某些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无偿或低价收受地方送的一些土特产。对此,毛主席大发雷霆:“我的话你们就是不听,遇到暂时困难都过不去,脱离了群众,你们必须回到人民群众中去!” 按照毛主席的要求,一些工作人员调离了中南海。毛主席又拿出自己的稿费,按照实际收受情况退赔了3万多元!与人民同甘苦腿脚常常浮肿困难时期,毛主席和老百姓同甘共苦,带头降工资,不吃红烧肉。毛主席的工资原来是610元,全国进入困难时期后,他第一个把自己的工资降为404.80元。同时,宣布“三不”:不吃肉,不吃蛋,吃粮不超定量!结果,毛主席7个月没吃一口肉!在“三年灾害”期间,毛主席跟老百姓一样,忍饥挨饿、饥肠辘辘,腿脚常常浮肿;一样有供货本,布票、油票,和北京普通市民一样的标准、一样的定量;毛主席的女儿也一样挨饿,常常饿的“夜不能寐”。毛主席说,“挨饿?谁让你们是我毛主席的女儿啊!”节俭一生世人震惊毛主席说:“勤俭节约和反对浪费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什么时候都不能改变!”毛主席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生节俭。 延安时期,毛主席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常常穿着带有补丁的衣裤去巡视、走访、做报告,与民主人士和工农兵交流。那时,毛主席食粗茶淡饭,住简陋窑洞,生活物质条件极其匮乏、艰苦。建国后,毛主席仍不改朴实之风,几十年如一日,其节俭之举令世人震惊!建国后,毛主席只做了两套衣服(一套是参加开国大典的礼服,一套是访问苏联时的礼服),买了一双圆头皮鞋,这双皮鞋他一直穿到与世长辞。 毛主席除公众场合或接见外宾以外,平时穿的衣服总是缝缝补补,衣服上经常是补丁摞补丁,内衣、被褥及平时穿的衣裤袜子都是补了又补。有些衣服已无法再补,工作人员劝他换件新的,毛主席说:“老百姓都能穿补丁衣服,难道毛主席就不能穿带补丁的衣服吗。”直到毛主席逝世时,他的一件睡衣用了二十多年,补了73个补丁;一条毛巾被上的补丁达到70多个,一双拖鞋穿了20多年。 这,就是一位大国领袖的节俭…… 毛主席从不吃补品和山珍海味,常常是四个小菜,最喜欢的是红烧肉,主食是大米掺黄豆、红豆,面粉掺荞麦粉,高粱粉或玉米粉等粗杂粮。毛主席吃饭时,掉在饭桌上的一粒米、一根菜,他都要捡起来吃掉,他的饭碗里从来没有剩下过一粒米。毛主席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大国,如果一个人一天浪费一粒米,一年就要浪费掉365粒米,这样全国6亿人口一年浪费掉的粮食积累起来,就能够救助一方灾民;如果6亿人民每人每天能够再节约一粒米,其数量不是就更可观了吗!实行增产节约,反对浪费,能够使我们的国家富强了再富强,使人民的生活提高了再提高,何乐而不为!”1976年,农历除夕之夜。毛主席在病榻上吃了几口他喜欢吃的武昌鱼和一点米饭。这,就是开国领袖的最后一次年饭……毛主席长期住木板床,床上铺垫着他长征时用过的毛毯,他以此提醒自己革命成功来之不易。进城以后他就没有棉被。天热一个床单,春秋天两床毛巾被,冬天3床毛巾被,叠在一起,睡觉时一拉。他的毛巾被最多的打了75个补丁,几乎哪一条毛巾被上都有补丁。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时,人们发现:毛主席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没有一套高档服装,所有的衣服都是旧的、有的衣服补丁摞补丁!这,就是一个国家执政党的主席……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毛主席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指出:“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新中国成立伊始,毛主席针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黑暗、邪恶、腐朽势利和北京的一些社会问题,果断而又坚定地说“新中国决不允许娼妓遍地,黑道横行!”1949年11月,一夜之间,北京封闭了全市所有的妓院,并对妓女进行集中收容改造,这种断然禁娼的方式,被称为“北京方式”。 当时,《人民日报》发表评论:“从此,在人民的首都,妓院绝迹,妓女解放。”新中国以强有力的措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使这种在中国延续3000多年、严重摧残妇女身心健康和尊严的罪恶渊薮绝迹。妓院绝迹,妓女解放,这在古今中外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且又空前绝后。毛主席痛恨黑暗、邪恶、腐败及一切不耻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遵循的道德传统的行为。在新中国,他组织和领导人民政府持续不断地对匪首、惯匪、恶霸及会门头子,隐藏在党内的反革命,鱼肉百姓的各种官僚,横行城乡的流氓,强奸妇女、掠夺财产者,引起群众愤恨的、严重地损害国家利益者及危害人民事业的所有行为予以无情而又沉重的打击,他要求各级政府“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使社会各界没有话说。”“坚决地杀掉一切应杀的反动分子。只要我们不杀错,资产阶级虽有叫唤,也就不怕他们叫唤。”毛主席强调指出“只有如此,才能使敌焰下降,民气大伸。如果我们优柔寡断,姑息养奸,则将遗祸人民,脱离群众。”于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邻里和谐,世风清正,人心所向,信念一致,国泰民安,便成了新中国成立后二十多年间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的新中国的社会形象令世界瞩目。 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毛主席终生与书为伴,坚持不懈,孜孜不倦,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他人“诲人不倦”。毛主席曾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无论是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他都争分夺秒地研读,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主席更加嗜读。毛主席读书学习,是他对社会、对人生、对真理的思考与追求的需要,他把读书同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他的成功,从一个侧面、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正是他善于从众多书籍中汲取古今中外精神营养的结果。” 毛主席晚年读书成癖读“破”一部《资治通鉴》,他将《资治通鉴》当枕边书反复研读17遍。毛主席一生读过多少书?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纂的《毛主席读书集成》收录了毛主席阅读和欣赏的各类图书达1024种,集成238卷,文字达3亿,藏书近10万册。毛主席是学习型政党的奠基人和推动者,组织和领导全党开展大规模的学习和读书运动。在延安时期,毛主席曾指出:“同志们不仅看看书就算了,而且要有组织地学习。 全国各级党部,边区各级政府,各个民众团体,各类学校,都须设立这样的机关,建立这样的制度,来领导并进行学习。在军队里也是一样,要设立教育部,建立起学习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中央要在全国推广,只要共产党力所能及,就要把它推动起来,造成一个学习的热潮。”“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 新中国建立后,党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进行重大转换,毛主席高瞻远瞩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他意味深长地勉励全党同志:“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生命不息,读书不止,是对毛主席一生读书学习精神的诠释。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毛主席晚年最辉煌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