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激浊扬清 > 文章

从干瘪乏味到引喻失义,主流媒体咋还那么骄傲呢?

时间:2020-02-16 18:04:3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闽 青 - 小 + 大

疫情肆虐期间,日本朋友送来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秦风·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有一批物资上的文字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柴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更有的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于是,微信朋友圈中,众多网友发出评论:反观我国某些知名媒体提出的口号“湖北加油”、“武汉不哭”,由此可见读书的重要性,不读书,你连捐赠留言都写不过人家,你的口号就这么干瘪、乏味!

面对众多网友的批评,国内某些媒体不但不虚心接受意见,反而刊文辩解,什么“目标是一致的,只不过说法不一样,不必贬低或抬高某一种表达”;什么“诗句典雅含蓄,并非通俗易懂的常用语,直白的口号却能产生令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有的媒体甚至辩解说:“‘武汉不哭’、‘湖北加油’,不管你是否读过书,不管你是否认字,只要听到了就立刻明白其内涵,……”

2月12日,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刊发署名评论员文章《相比“风月同天”,我更想听到“武汉加油”》,文中自作聪明(yu chun tou ding)地引用了德国学者阿多诺的一句名言:“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长江日报》的文章把肺炎疫情同“奥斯维辛集中营”相提并论,显然不妥;而用日本友人的捐赠留言来类比“奥斯维辛之后的诗”,更加荒谬!

一方嫌国内的口号乏味、缺少文化素养,另一方极力辩解,吵得好不热闹!

伟人毛泽东当年在《送瘟神》诗里,为了表达六亿人民齐心协力深埋丁螺、消灭血吸虫病的豪迈气概,写下了“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的诗句。

如果按照某些人的逻辑,将“银锄”换成“铁锄”、把“铁臂”改为“肉臂”,那还有艺术感染力吗?如果把“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改为“血吸虫病哪里去,赶紧滚蛋上西天”,还能起到鼓舞人心的作用吗?

古代哲学家老子说过:“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意思是说,美丽的语言可以换回别人的尊敬,美好的行为可以获得别人的拥护。尽管老子不认为“美言”和“美行”最重要,老子认为最重要的是“道”——宇宙万物的本质和规律,但是我们在这里不讨论这种大问题,我们姑且只谈“美言”和“美行”,老子这句话还是可以借鉴的。

主流媒体的女士/先生们,虚心接受意见,算一种美好的行为吧。伟人还说曾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愿与女士/先生们共勉吧!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萨谬尔森掩盖资本的本质

下一篇:廖君跳得太欢,转眼被拉清单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