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14:42:40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维扬卧龙 - 小 + 大
中等收入群体超4亿,咱别逗行吗?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2019年1月8日对媒体表示,中国有近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要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将制定出台稳住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完善住房租赁、养老等配套政策。 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就给公众灌迷魂汤,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都超4亿了!乍听之下,都有猫照镜子以为自己是虎的感觉,可一琢磨怎么这么不得劲儿呢?中国14亿人口,去除两亿多老人,3亿多还没出校门的学生和婴幼儿,七千多万绝对贫困人口,以及为数不少的失业赋闲人员、全职太太、无工作能力的残障重病人士和无收入来源的监狱服刑犯,那么剩下的就业人口满打满算不会超过7亿,其中就有4亿多达到中等收入? 中新网给配了一张2017年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图,其中13843元为中等偏下,22495元为中等,34547元为中等偏上。笔者私以为这种平均没有多少参考意义,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城乡收入差别巨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多寡相当程度上是命、是运的成分,丝毫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更不是政绩!发改委的自豪只会让民众感觉可笑,因为我国民众看似可观的可支配收入,并不能带来高质量的生活幸福指数。 我国民众的债务在飞涨,储蓄率急速下降,据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次贷危机时的不足35%,攀升至目前的90%。2017年居然第一次出现了储蓄增长率为负的情况!根据央行发布的《2018年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9月末为70万亿元。那么按照中国14亿人口来算。中国人均存款为5万元。注意,这个统计数字是用平均数,如果剔除高收入人群计算中位数,这个数字可能会更低。 回头再看那可支配收入,七成以上的可支配收入都锁定在钢筋水泥上,以及车贷、装修贷、信用贷以及各种消费贷上,那么剩下的可完全自主的可支配支出还能有多少呢?众所周知,内需主要靠居民消费拉动,居民消费能力又依赖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有钱了才敢大胆消费。现在就这点可支配收入,只够维持基本生活,敢大胆去消费么? 有个段子说,住着千万元的房子、啃着一块钱的馒头榨菜,就很能说明当下好多中产者真实的生活质量了。笔者认为,所谓中产家庭,至少有车、有房、有稳定收入来源,没有贷款或者很少贷款,没有过重的负担,能自如地安排生活!可眼下有车、有房、完全没有贷款的家庭能有多少呢?有车、有房的家庭又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群,在房价暴涨之前已有自住房,而“80后”的人群,哪怕是年入50万元,如果没有住房也不敢说自己是中产群体,因为辛苦一月的钱也买不了一平米房子! 笔者以为,脱离环境只看单项数据就得出结论,是非常武断的。我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22495元就算中产群体,这份拔高不会讨得民众欢心,因为这不是给面子的事,政府官方自有严肃性在,出自官方的高帽只会让民众凄然,这点钱只能维持温饱勉强生活,怎么就成了中产群体呢?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