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17 09:50:44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燃烧的心 - 小 + 大
“中顾委”的历史定位 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六十多年的由小到大发展,到了1982年,十一届七中全会举行前夕,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即将向十二大提交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经过修改的新党章草案规定:中央和省一级设顾问委员会,以发挥许多富有政治经验的老同志对党的事业的参谋作用,邓小平在会上说:“这次党章有些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比如领导职务终身制的问题,已经接触到了,但没有完全解决,退休制度的问题也没有完全解决,设顾问委员会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同年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改草案)》,正式宣布在中央和省级设立顾问委员会,并规定了各自的性质和权限。“党的中央顾问委员会是中央委员会的政治上的助手和参谋”,“中央顾问委员会在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接受咨询。”大会根据新党章的规定,选举了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72人。9月13日,中顾委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邓小平为顾问委员会主任。会上,邓小平就中顾委的性质和任务做了重要讲话。他说:“这是解决我们这个老党、老人的实现新旧交替的一种组织形式。目的是使我们的中央委员会能够逐步地更年轻一些,同时也就能更妥善地使我们一些老同志在退出第一线之后,还能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是“干部领导职务从终身制走向退休制的一种过渡”。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有了“中顾委”,就有了同期中国共产党的八大元老(简称中共八老或治国八老,是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彭真、杨尚昆、邓颖超、薄一波、王震。邓小平是中顾委主任),也就是所谓的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邓小平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邓小平在宣布“退休”以后,依然可以通过“南巡讲话”,“不换头脑就换位置”,吓坏了全党全国大小官吏。 到了1992年,邓小平宣布辞去一切领导职务,“中顾委”继续存在下去的意义也就没有了。于是党的十四大做出决定,宣布撤销“中顾委”。由此“八老治国”成为历史名词,悄然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中顾委”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是短暂的,但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今天我们要研究中国社会,就必须认真看待和评估“中顾委”。 |
责任编辑:小辣椒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