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30 11:08: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张晓芝 - 小 + 大
评几篇关于台海战争的文章 一种愚蠢的思想正在蔓延,像过去四十来年一样的愚蠢一样,以一种超阶及的战争观点来鼓吹战争。当然,庸人在鼓吹后,完全可以在枪炮声响起的时候,躲进自己的被窝里,而工农子弟却将以血肉之躯为资产阶及内部的斗争埋单。 下文中蓝色小号字体为原文摘录。 一 真喉舌与假喉舌 在《草民子皿:台海第一枪》一开始,草民子皿就自称“人民喉舌红色小兵”并“质问胡某,当年炮击金门算不算开第一枪?”胡某即指《不要让台海战争被偶然因素引爆》的作者,文中说:“老胡主张在当前敏感局势下解放军、美军和台军都恪守“不打第一枪”原则,一些人指责老胡软弱。” 按照新闻的基本特性,任何人只要一说话,就代表一种观点,也就是一种观点的喉舌,这种喉舌主要为对应观点背后的利益服务。红色未必是真的人民喉舌,而胡先生却是真正的资产阶及喉舌。 胡先生称:“他们不知道战争不是看电影,是要死人、毁城市,老百姓要遭殃的,”这里的“他们”即指战争狂热分子。看似这种对战争狂热分子的批评是值得赞许的,胡先生也在其中露出了悲天悯人的情怀,而实际上胡先生随后就暴露了他的本来意思:“也不了解战争必须是最后手段。”这句话真正印证了“一些人指责老胡软弱。”这不仅仅是胡先生的软弱,是胡先生背后的利益集团的根本态度:能妥协就绝对不会动手,能动手,也只是尽量陪小心。可以说,胡先生是真正的资产阶及喉舌,而且可以称得上是资产阶及中比较出色的喉舌。 而反观自称“人民喉舌红色小兵”,则有些假。首先,胡锡进所言“不打第一枪”,是针对近日美国资产阶及的航空母舰开进了台湾海峡一事,建议涉及的三方要克制,不要轻启战端。而红色小兵则将镜头拉到了“当年炮击金门”的历史节点,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是否可以再将镜头拉向往更久远的历史节点上。 其次,台湾问题确实是由于蒋介石败退台湾后,造成的事实分裂结果。地主阶及与资产阶及的代表蒋介石在此事上,罪莫大焉。而已经形成的事实,即台湾没有统一,怎么能凭借想象,凭借几份声明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呢?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所有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完全没有斗争的必要,进一步说,大家都是地球上的人,没有必要争斗,更不必有什么战争了。但是,客观现实不是人们空虚的想象,而作为“人民喉舌红色小兵”则完全以一种形似泼妇的口气来对待这个问题。他说:这“一方”是叛省台湾,是个割据叛国小朝廷,中国人民解放军愿意什么时候把它拿下,动手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权力也有能力在任何时候打响台海第一枪,把人民解放战争进行到底。”如果真的这样简单,只有傻子或者白痴才不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而他赞扬的马王爷,也在此变成一种被嘲讽的对象,更将“人民战争”四个字,侮辱得形神俱灭。既然“愿意什么时候拿下,动手就是。”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动手呢?在等待什么?难道是等待“人民喉舌红色小兵”坐镇指挥吗? 再次,美国资产阶及的确是一个国际恶霸,它干涉一切,它想将一切人民供他奴役,它想将一切未曾被他征服过的土地供它践踏,而这些特点只是世界资产阶及在美国地区的一般表现而已。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又是什么样的人在统治呢?难道不是中国台湾的资产阶及吗?资产阶及的特性就是各自为着各自的小团体利益进行无休无止的争斗,和菜市场那些打架吵嘴的小商贩别无二致。这样来看,中国台湾、中国大陆和美国之间,不就实际上构成三方关系吗?而红色小兵称:“叛省台湾根本没资格并列成第三方。三方克制的说法不免荒唐。”这种无视中国台湾的存在,无论是外交辞令还是实际分析问题,都是错误的。《三国演义》中的三国,已经很好的演示了涉及三方利益时,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两个拳头出击,而且两个拳头出击的时候,另外两方因为利益的一致,也会联起手来对付主要的敌人。三家分晋的故事中,也体现了这一点。毛爷爷联美资抗苏修也是如此。而红色小兵看不到这三者的关系,胡说什么“叛省台湾根本没资格并列成第三方。”这是没有基本常识的表演,比起胡先生的表演来,真是有些拙劣。 假喉舌们,总是借着远古人类残存的血脉联系,来吓唬类似“叛省台湾”蔡英文者,而蔡英文者会不客气的吼道:“你也配姓赵?”只有师爷者如胡先生会拉着假喉舌们的手,笑怜悯的说道:“你们不懂战争,没关系,我告诉你们,战争是最后的手段。” 不过,可恶的是,面对今日如此一个再明显不过的社会现实,假喉舌们甚至能够大言不惭的说什么现在可以发动“人民战争”“大不了再来几个上甘岭就是。”必须要知道,没有广大劳动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主人公地位,哪里来的人民战争呢?他们凭什么上战场?只能说,假喉舌们,迫不及待的想要获得自己的利益,而不顾“战争不是看电影,是要死人、毁城市,老百姓要遭殃的。”因为他们是假喉舌,所以一旦有上甘岭需要上的时候,他们就往后缩。而真喉舌如胡先生者,绝对会为了维护现状,尽量维护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哪怕仅仅是“一声枪响”。 显然,多少如喉舌红色小兵者,不知扮演者一种什么样的角色,一时高唱祖先的赞歌,一时又将祖先的赞歌放到这个时代最肮脏的人类身上,一时又发起疯来,侮辱自己赞颂的祖先。 二 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打第一枪? 8月24日,假喉舌红色小兵还在纠结胡先生不应该无视历史上的“第一枪”,8月25日,李光满先生也以类似的口气,纠结着“如果我们主动将美军作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第三方,则是丧失主权的表现。”这一种外交辞令,或者宣言式的表达,新闻发言人已经说得够多了,不过小兵先生和李先生并不认为他们的声音会比新闻发言人的声音小,所以他们一再重复,而晓芝不愿意再将他们的这种观点进行批驳和复制。 针对李先生的文章,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打第一枪?这里的第一枪并不是放空炮,一定是指击中敌方目标的第一枪。大概李先生在内的相当一部分人要责怪胡先生等人的软弱了,又要大恨朝中的奸臣贼子了。 可能小兵先生和李先生都忘记了,毛主席说过: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其实这个科学的观点并非毛主席的首创,早在《孙子兵法》中开宗明义的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说: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很多著名的政治家,都熟知这一点,在《毛选》中,这些观点家喻户晓。不过,李先生通篇只是在讲解放台湾,应该解放台湾,我们有理由解放台湾,而没有讲世界的政治,也不讲世界的力量对比。难道我们靠着嘴巴解放台湾,或者靠着祖先留下的箴言解放台湾吗? 如果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因为无产阶及是社会的主人公,经济制度也是全民所有制,私有制以及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那么整个地区的人有力量达到解放台湾的目的。因为大陆的经济政治比起中国台湾,甚至任何一个地区来说,都是先进的,所以就有优势,就像当时的延安,虽然很偏远,但是代表着先进力量,不说中国人,外国人也想加入进来,这就是政治上的进步性。如果说,在现有的条件下,大家彼此彼此,甚至还不如别人的情况下,怎么奢谈统一?而且整个私有制经济制度下,各自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断争斗,哪怕争得头破血流。早在蒋介石溃踞台湾之时就体现了这一点,如果不是蒋介石为了自己利益集团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那么他何必死不悔改呢?所以说,如果现在发生战争,要么统一,要么得不偿失,没有八九成的把握,没有一方敢轻启战端的。 同时,现在的战争发起方,不会是为了“止戈”,而是为了自己利益集团的狭小利益而战,并且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并不是这些利益集团自己拿着枪炮战斗,他们必将忽悠广大的劳动群众,主要是无产阶及。而这稍有不慎,他们将自食其果,就好比古代的皇帝,想要诸侯勤王,可是诸侯一旦勤王,就有可能取而代之。所以胡先生说:“战争必须是最后手段。”能吵就不要打,能打就不要吵。有实力的想来就来,想去就去,没实力的就是“三百斤的野猪,只剩下一张嘴。” 现在没有打响第一枪,证明双方可供妥协的余地还有几厘米,并非悬于一线之间。双方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将自己打扮成众人利益的代表,忽悠众人,以获得支持,这众人中的最大多数就是无产阶及。他们是怎么打扮自己的呢?有点类似小兵先生的假喉舌品牌,也有点类似胡先生那种悲天悯人的样子,更像李先生一样言之凿凿。 由于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关系与世界上其他大部分地区别无二致,这就矮人一截。导致在政治上,内部存在不可调和的激烈矛盾,这是美国资产阶及乘虚而入的主要原因。因为美国资产阶及甚至,你只要一动,后院就要起火,内部就会不稳定,而这种局面将伴随着这种社会的一生。当然,这其中有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比如双方有人发烧,然后就开打了,那时候这种社会就结束得更快。 有这样几种可能: (一),如果一方要在内部既不稳定,外部又被别人揪住辫子不放的情况下,改变这种局面,那么这一方一定会首先加大清除内部不稳定因素,好像希特勒搞的秘密破蕾丝制度,然后动员民众与外部敌人作战。不过,在攘外必先安内的情况下,外部敌人又会乘虚而入;且这一方的内部,又大致分为三个部分:这一方的本部(甲),这一方本部以外的内部(乙),这一方内部的敌对部分(丙)。在内部也是一个“三国演义”一样的关系,甲乙相争,丙就乘虚而入,当甲乙镇压了丙之后,甲乙又开始斗争,甲乙只要一开始,丙又起来了,反复循环;而这时候,外部敌人乘此机会,就利用乙丙与甲斗争,如果甲妥协,那么继续扶持;等到甲稍微有缓和的机会,它又要整顿内部,又发生前面的循环斗争,外部敌人又乘火打劫。所以就可能出现:1,这一方所在地区,因为甲乙丙无法达成统一共识,造成被外部敌人完全占领的局面,所谓亡国灭种;2,甲被替换,变成乙,继而生出二乙,乙又面临前面甲面临的状况。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地区的领导者是甲或乙,那么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亡国灭种;3,这一地区的丙获得领导地位,镇压下去甲或乙,甚至将甲或乙改造成同等力量的人,因为丙的地位,它不但誓死反对外部敌人,也誓死反对内部敌人,所以只有丙才能够使这一地区获得真正的解放。因为丙,失去的只是锁链,赢得的却是全世界。现在美国资产阶及所扶持的力量的一切做法就是这样,而中国地区的甲所做一切行动也符合这一点。 (二)如果,这一方内部稳定,有于它十分有利的条件,那么它就可以称霸世界。这种情况下,因为它的内部无法在一定时间内形成足够力量的反对势力,那么最主要的就是外部敌人对他的战争,一般而言内部稳定,极少会失败,就算内部的甲失败,还有内部的乙顶上,这种内部的稳定情况,主要取决于内部的丙的政治地位。 李先生所说“进一步行动”中的三点,绝对不会被中国地区的甲采用,而甲首先要做的是对内,对外则会进一步妥协,或者如胡先生所说的博弈,或者未到最后一刻。但是,美国资产阶及,是不会放弃自己好不容易抓住的小辫子的,必定会进一步在一切可以骚扰的地方进行破坏,同时中国地区的乙,也将会为了自己的上位,稍稍一平静,他们又急不可耐的与甲进行斗争,而丙在层出不穷的,看似杂乱无章的小事情当中,积聚着力量,因为无论甲乙还是美国资产阶及都离不开他们,只有他们才能进行战斗。 而那些声称为了丙谋幸福或者发声的人,可能就是甲或者乙或者外部敌人的代表,他们忽悠无产阶及为了他们的利益去斗争。而这种情况,是历来的甲或乙经典手段。不过,历史的今天,人们也不是以前那样好被忽悠了,真正为无产阶及利益奋斗的优秀分子越来越多,而且整个无产阶及队伍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最大的体现是他们的只是文化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同时是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 8月28日,李先生发表了《美国战争挑衅,中国以试射大国长剑回击!》来看,不外乎表达了一个观点,美国资产阶及这个外部敌人对中国造成了巨大威胁,现在在进行挑衅。那么为什么李先生要将这样一个新闻进行复述呢?这是李先生对自己4日前的文章寻找的证明材料,而实际上这则材料不但不能证明李先生的“进一步行动”的实现,而且证明了中国地区内部的乙和丙不太安分,而在试射完毕之后,美国不出意外,又会获得一笔不小的勒索金。同时,李先生这样欢呼这次试射活动,可以判定李先生作为乙类人,已经很急切战争开始了。 “当前中美军事博弈已进入白热化状态,随时可能发生意外事件,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我们还要做好战争动员,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拒敌于千里之外的军事准备,同时也要做好在家门口与美国进行一场惨烈战争的思想准备。”李先生说。前面讲了,李先生不可能不知道一个简单的政治常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退一万步讲,也就是胡先生所说的“战争必须是最后的手段。”如何动员?动员之后怎么打?谁去打?打到什么程度?李先生心里可能是没有数的,但是和他一样的人要的是打仗的舆论,要的是压制住胡先生的气焰,而胡先生作为甲类的一员,目前的分寸还是把握得不错的。 8月26日,另外一位作者张志坤发表了《台海爆发冲突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文中观点与李先生的观点相同。张先生说: “其一、这将有利于打破台海目前的僵局,为祖国统一创造新的机遇,加速两岸统一; 其二、这将有利于打破亚太格局,为中国争取全球战略主动创造新的机遇,加速中国的战略转型; 其三、这将极大地振奋中国人民的信心,极大地增进全国人民的团结,所谓“枪声就是命令”,就是最好的战略动员,“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必将因此开辟中国新时代的战略新天地。” 张先生进一步明确的透露了他们的目标:打破僵局;打破旧格局;“枪声就是命令”;新天地。这些话不是为丙说的,也不是为甲所说,也不是为外部敌人所说,而是为中国地区乙表达心声。 接着第二天,8月27日,张先生在《台海战争能否引发核战争——答“丹阳爷爷”网友提问》中,补充了打响第一枪的一个条件,战争爆发不会爆发核战争,借此消除人们对战争的担心,以此鼓励信中鼓吹战争“枪声就是命令,就是最好的动员。” 不过不知道,张、李二位先生想过没有,如果一旦战争爆发,就算美国不参与,且台湾一定要被纯粹军事力量进行武装统一,那么首先要做的恐怕不是开枪,应该是疏散闽、浙、粤等沿海地区的近1亿人口,向西迁徙至少240公里,且这三省,在中国的经济地位也是靠前的,该怎么打?同时整个台湾省,如果爆发战争,台湾民众该去哪里?等等问题,张、李二先生想过没有? 三 解决前途和办法 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除了战争狂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武统外,否则统一几乎是空谈,只是作为大家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无聊人们的一个出气话题而已。 只有中国地区的丙类人们主导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候,首先利用强大的政治攻势,通过政治思想工作,加上一定程度的军事力量,才有统一的可能。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台湾省内部有一股强大的力量配合,无疑这股力量的根源还是无产阶及。外部进攻,加上内部起义,则统一轻而易举,传檄而定,亦未可知。 而现在鼓吹台海战争,要么是无聊,要么是想借机生事,这种社会条件下的战争是反动的非革命的战争。因为台海的解决,前体是中国大陆地区的诸多问题及根本问题的解决。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怎样成为一名好的毛主义者?
下一篇:人民之声网海外域名正式启用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