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13 16:45:5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无锡高架桥侧翻造成3死2伤,遇难者情况曝光之后,更加令人心酸。死者之一为单亲爸爸,留下一名上中学的女儿,悲痛得站不住脚。另外两名死者是一对母女,30多岁的妈妈和她上幼儿园的女儿,据邻居称小女孩非常可爱,事发大桥是她们每天上班放学的必经之路,她们平静温馨的生活,被突然倾覆的大桥拦腰斩断。 尽管很多人感慨“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但必须提醒的是,这样的灾祸可能并非无法预料。 昨日一篇发表于2017年的微信文章被网友翻了出来,在默默沉寂两年半之后,迅速跃上了10万加,它的题目叫《无锡的快速内环高架还能用多久?》,文中呼吁,任由载重卡车驶上高架,将缩短道路使用年限,并可能造成桥梁断裂倒塌,给正常行驶的小汽车带来灭顶之灾……仿佛是穿越时空看到了两年后的惨烈现场,被网友称为“神预测”。 不幸的是,这篇文章很快被删除,这一命运也被网友不幸言中。 文章作者是一名中学教师,说的也并非专业的话,并没有触及到桥梁设计、货车超载等深入探讨,仅仅是在观感层面表达了担忧,并对有关部门的管理松懈表示不满,称自己报过110、打过12315,均毫无改变。 或许正是这些指责触发了管理部门敏感的神经。 事故之后,无锡、苏州等地都连夜严查超限超载,也说明相关部门对这项工作,确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超载问题不是新鲜事物。2012年哈尔滨阳明滩大桥匝道坍塌,也是如出一辙的场景,四辆百吨货车,压垮了独立支柱的引桥。而七年之后,只用了一辆超载货车,就完成了同样的壮举,据说这一辆车就达到了一百七八十吨……看来这些年桥梁承载力没有提高,但货车超载能力却在继续提升。 公路运输并非法外之地,实际上恰恰相反,这些年关于公路治理的新闻屡上热门,但往往都指向以罚代管、执法混乱、月票年票等主题。在这些新闻中,货车司机都是无可奈何的被动一方,只能按潜规则来,只有在交通肇事之后,司机才会成为主角,该坐牢了。 该坐牢的是不是只有他们? 多年来的诸多内幕乱象,以及越治越超的结果,是否仅仅司机和运输企业来负责? 无需怀疑我们的执法能力。天网恢恢,没有死角。行人闯个红灯都能立马人脸识别出来,如今的高速、国道、市区大街,早已布满了摄像头以及各种黑科技,公路上的治超检查站也多如牛毛。然而问题是,它们是真正在严防死守,还是悄悄在放水养鱼? 据运输司机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治超工作之后,长途车超载确实已经大幅度减少,但原因主要是长途风险不可控因素太多,就像年票月票也只能管当地一片,不能跨省啊。因此超载主要转向了短途运输,而这也正是管理方最易于寻租的管辖范围。 超载技术确实在突飞猛进,“百吨王”已经成为业内流行的昵称。也是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已经形成了专门产业链,原始厂家主动提升超载潜力,它们的发动机、变速箱、大梁、钢板、轮胎等内核,都足以轻松拉动200吨货物,但是它们只会合规出厂,标明符合国标的几十吨额定载重,生产、购买、车检都没有问题,然后用户再拉到改装厂,把它的野蛮动力释放出来。 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光有生产和用户两头是不行的,监管一头不可或缺,这也正是为何频频曝光车托、黄牛、月票、年票等乱象。显然,有些本该为公共安全把关的食俸禄者,也在发这笔不义之财。 目前的结果昭然,腐败分子没有抓完,依然有人辜负了百姓的期望,同时给公共安全埋下了隐患。可能两年之前无锡中学教师看到的一幕,以及屡次举报无功后的担忧和愤怒,都早已为今天的灾难埋下了伏笔。不是无法预料,而是无能为力。 这种无力感体现在被腰斩于桥下的年轻母子和单身父亲,体现在见证惨剧却无能为力的围观群众,也体现在见证火速删帖而无可奈何的普通网友,对不起,我们除了悲伤,谁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醉驾门槛不容松动
下一篇:高架桥坍塌源于责任心坍塌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