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3 12:27: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保护性移栽”根本不存在 先阐明一个常识:“树挪死、人挪活”,这是自古以来的经验,现代技术并不会改变亿万年形成的自然规律。 现实中虽然确有移栽,但用于移栽的树和原生的树是不一样的。现代兴起了苗木产业,专门用于移栽销售的苗木自小就养殖在苗圃里,要定期断根处理,把根系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长到不同规格时进行销售,移植时直接带土球挖走即可。但原生大树,或者从小定植很多年之后的大树,其根系不受控制,在地下延绵范围很深很广,完整带土掘出要上百吨,直径超10米,根本就弄不走。如果强行把根系弄断,该大树必死无疑。 原生大树移栽成活率极低。如果真要移栽,也必须经历多次断根处理,一次只切一面,以便让树木有时间修复,隔半年或数月之后再断另一面……其准备时间以若干年计算,才能把根系缩小到一个可以运走的土球。这样成本极高,现实中极少采纳。 城市改造如火如荼,很多人看原生树木碍眼,急于盖房卖钱的地产商,急于改换新颜的地方政府,都希望大刀阔斧腾空作业场地,然而受限于城市树木保护规定,便会想出很多邪招儿和借口,譬如偷偷采取隐蔽手段让树木死亡,或者所谓“移栽”名义全部掘除。 据四川手机报,#成都300年桂花巷内桂花树全被砍#—— 300年啊,历经了几代人,历经了多少风霜,躲过了多少动荡,没躲过这和平时光。巷尾商户说,桂花巷道路改造,“要重新铺路,墙面也要重新整;重新栽树,新栽的还是桂花树”……砍掉老桂花,再种新桂花,这是脑子进水了,还是钱包发大水了? 舆论压力,贼喊捉贼,当地公园城市和更新局立刻前往现场进行调查,结论称该处正在开展桂花巷街道综合整治施工作业,按照施工方案为保护性移栽桂花巷的桂花树,施工完成后将恢复桂花树景观。然而没想到施工方擅自进行了野蛮砍伐,青羊区执法局已立案调查并将根据调查情况严肃处理。(南方日报) 呶,施工方又把这锅背了。野蛮砍伐肯定是不对的,然而所谓的“保护性移栽方案”就对吗?回到前面科普的常识,请问正确的方案是怎样的,300年的大树根系有多广?你准备花几年时间做断根准备?施工方等得及、还是综合整治大业等得及? 这根本就是双方默契的掩人耳目行为,名为保护性移栽,实际就是彻底破坏。不管他们是装模作样挖出来移栽了,还是直接砍断了,这些树都必死无疑,300年的印记,就这么完了。 实际上园林部门审批环节不会缺失,这掩人耳目的方案都是敲过章的,没有敲章开不了工。施工单位手法是粗糙了一点,但是结果没两样啊,假装移栽糊弄谁呢,出了舆情,不能只让好欺负的背吧? 现实中这样的事情到处都在发生,只不过很少引发关注。300年的桂花属实令人痛心,而那些几十年的林荫路被一夜间铲平,几乎司空见惯,其理由无非街道整治之类,路也不改线,只是重新铺一铺,符合新时代窗明几净的审美而已。 这样的整治一定需要砍树吗,我们有的是人力资源,多花点人工慢慢铺呗,地下管线可以走马路中间啊,只要想办法,绝对能在保留绿色的前提下现代化,怎能为了一点点便利而毁掉联结几代人的标志呢? 我们的城市建设缺乏尊重。短短几十年大拆大建,毁掉了太多百年、千年的积淀。古建、城墙、古树,遭遇了太多人祸。被强制更新之后的城市千篇一律,令人生厌,空挂历史名城,再与文化无缘。 国人富裕之后,都花钱去巴黎、罗马见证几百年的石头城,是否想过我们也曾有见证千年历史的完整古城,它们没能等到世界游客朝圣的那天,我们五千年的文明之后,还得去外国看人家几百年的历史。 老百姓曾经不懂,今天懂了,但有些人以前不懂,现在还不懂。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芯片是“蛋”,教师是下蛋的“鸡”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