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9-16 08:09:5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未名日记 - 小 + 大
外卖算法、囚徒困境和资产阶级泰勒制 据多家国内媒体报道:《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一文近日刷屏。“外卖行业如何成为高危职业”也登上热搜。 对此外卖平台“饿了么”作出反应,给用户出了一道选择题:你愿意多给我5到10分钟吗?没想到在网上却引发了新的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这是平台在搞“道德绑架”,“甩锅”给消费者。 笔者觉得说“道德绑架”和“甩锅”恐是言重了。但此题的确反映了外卖平台当前的某种尴尬处境。 据报道,由于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导致各家平台用“算法”设定的配送时间越来越短,数据显示2019年全行业外卖订单平均配送时长比三年前减少了10分钟。 骑手们迫于压力不得不疲于奔命,超速、闯红灯、逆行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司空见惯,遭遇交通事故的数量急剧上升。 笔者认为,用“算法”将送外卖的时间尽量缩短,虽能让消费者及时吃得上“热饭热菜”,但骑手们路上的安全性却相应被削弱。 这让笔者想起20世纪初在美国工业界出现的“泰勒制”,其实也可以说属于早期某种“算法”(只不过那时还没有计算机)的产物。尽管当时它的确提高了生产效率,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企业管理水平的一种“进步”,但却遭到无产阶级和工会组织的反对与抵制。 美国学术界也批判“泰勒制”把工人当成纯粹的“经济人”,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是资本主义“唯利是图”的表现。 不过“泰勒制”并没有被废除。在笔者看来,后来出现的、如今已十分普遍的流水线生产方式,其基本思路可能就来源于“泰勒制”。 另一方面,各国工人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水平,通过长期的阶级斗争,如今也已有所提高。 从当年的“泰勒制”看今时外卖行业的“算法”,两者其实异曲同工。“饿了么”对消费者给出上述选择题,表明平台处于两难。那么,平台为何不直接给骑手们适当增加规定时间呢? 笔者猜度,这是因为当今外卖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各家平台争相以快捷的服务“讨好”消费者以便抢占市场,遂通过“算法”给骑手们的送达时间越来越短。 即使意识到这样会削弱骑手的安全性,但平台们谁也不敢贸然增加送达时间,唯恐若自己独家的用时长了,竞争对手会趁机抢夺市场份额。于是,嗜血的资本,逼迫骑手们铤而走险! 这大概就叫做“囚徒困境”。 从这个意义上看,“饿了么”所给出的上述这道询问题,实际上可视为在行业竞争和社会舆论双重压力之下的一种“公关手段”,以此向消费者显示自己的“左右为难”而求得谅解。 然而,即便消费者们能够谅解,也无法改写商业的竞争规律:最终大多数顾客还是会选择送达时间最短的平台。 那么,在工会软弱无力的当今中国,有没有办法可以相对平衡企业牟利、消费者偏好与骑手安全性之间的关系呢? 办法还是有的。笔者给出的建议是:为了破解外卖平台之间的上述“囚徒困境”,此时应由行业协会或行政管理部门出面,协调各家平台达成一个共同遵守的比较合理的送达时间。违者从重处罚。 要知道,“算法”是死的,而“人”是活的。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