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我们铭记,这一场雨︱四里店镇924水灾

时间:2021-09-28 20:26:1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我们铭记,这一场雨︱四里店镇924水灾


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心绪还不能平静。一场无情的大雨给我们四里店镇,我的张湾村带来深重的灾难。
我深感愧疚,一个所谓的写诗的人,我却写不出诗的句子,只是用笔,如实地讲述这一场雨的经过,讲述我和我的邻居们在这一场雨中的亲临感受,甚至名字都没有更改。
截止这篇文字完成之前,我的同学和他的爱人在那个大雨之夜失踪,至今没有消息。
老同学,为你们祈祷!祈祷你们平安,你们一定要活着回来!同学聚会上,你还欠我们一个笑话,一首你没唱完的跑调的歌!

大雨之前
立秋过去有些日子了,天气凉爽了几天,应完立秋的景,白天又开始燥热了。
四里店镇是中原大地一个偏远的山乡小镇,秋收已近尾声,玉米,花生,高粱,大豆,该收的庄稼已基本收完。像是一场战争,抢收,抢运,抢割,连日的劳作,人们都有奋战之后的疲惫不堪,加上白天近30°的高温,都盼着一场雨,带来秋天应有的凉爽。
更让人向往的是,雨天做不了农活,白天也可以好好睡一觉,缓解疲劳,在雨声里做个清清爽爽的好梦。
在人们的期盼中,雨说来就来了。
这场雨是从23日夜开始下的。24日清晨,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小雨到中雨,中雨转小雨,小雨再到大雨,下下停停,一直持续到黄昏。
晚饭后,雨停顿的间隙,村里人三三两两走出来,聚集到我家超市门口,有无事出来走走的,有找我家医生看病抓药的(我爱人是张湾村村医),也有去村口看河水涨势的。
十几个人聚在一起,甚是热闹。说说今年秋季的收成,玉米,花生的价格,说到国庆节临近,张湾村几家要办的喜事,感叹一番,唏嘘一番。
聊到这场雨,大家都看手机天气更新,今晚还有大雨呢。下就下吧,反正夏天的几场大雨都下过了,再下一场,又有何妨呢?这样说着,还是相互提醒睡觉时警觉些。
远处的天空传来一阵雷声,接着一道闪电,雨又来了。有人带伞,有人没带伞,大家起身,嬉笑着结伴散去。
医生因公事外出,还没有回来。看病的人也都是收秋时劳累过度,腰酸背疼之类的病,并无大碍,将近九点了,等不到医生,都淋着雨走了。
雨又大了些,雷声也有些稠密,隔壁传来邻居的关门声。不会有顾客来了,医生还没回来,电话打过去询问,他那边正在方城和同事吃饭。吃饭半个小时,回来四十分钟,我计算着时间,等医生回来都十点半左右了,有点困意,准备关门先睡。
门拉到一半,突然一个炸雷,接着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再接下来超市的灯突然全灭了。
糟糕,停电了。我心里一惊,摸索着打开手机电筒,给医生发消息家里下雨停电了,医生回过来消息,方城没下雨,回来估计还得一个多小时,关好门窗,把手电筒放床头,先睡吧。
我拿着手电筒来到二楼,雨声,雷声,闪电,仿佛都聚集到我家楼顶来了。我熄灭手电筒,害怕黑漆漆的夜里,这一点光亮会把楼顶的电闪雷鸣勾引下来,它们会劫走我,把我带到昏暗无边的雨夜里去。
给医生打电话,医生说:别害怕,被子蒙着头,我们就准备走了。
我用棉被把自己裹起来,裹进更黑的黑里。仿佛窗外都是耳朵,都在侧耳倾听,我没有让自己发出一点声音,我相信没有一双耳朵能听到我,没有一双眼睛能找到我。
雷声远了,雨声远了,我蜷缩着身子,大脑开始空洞起来,不再恐惧,不再担心忧虑,不曾经历人世的风雨。仿佛还未出生,在母亲的子宫,人间最安全的地方。

大雨之夜
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时,一身的汗。确切的说,是拍门声。我把自己捂得太严实,迷迷糊糊睡去的二十多分钟里,因为热燥,下意识掀开被子,外面的声音才找到我,叫醒我。
“淑贞,淑贞,快起来,你家诊所那边房子进水了!”贵哥拍着门,大声喊我。
怎么会呢?诊所那边的房子盖起好多年了,经历过多少次大雨,没进过一次水啊。
我冲下楼打开超市的门,医生的诊所和我的超市隔着村里一条十几米宽的马路。雨小了一些,可头顶的雷声不断,闪电撕开一道黑暗,看到一块明亮的地方,整个路面都是水。
隔壁林叔和婶子也起来了。林叔挨门喊着附近的邻居:都起来了,水进村子了!一时间喊声,应答声,拍门声,开门声,雨声,雷声混杂在一起。
我撑着雨伞,照着手电筒,趟着膝盖深的水到对面诊所,浑水从门缝里往外涌,贵哥帮我把门推开,一道洪水哗哗涌出来,纸盒,药瓶,漂了满屋。
林叔回来和贵哥一起,帮忙把能放的药品放到诊断桌,诊断床上。又把诊所旁边屋子里的东西挪到高处,水泡得严重的也就让它泡着。没法管了。
厨房的门也被洪水冲开,橱柜泡着,煤气罐歪斜着,放盆子的置物架被水冲倒,大盆,小盆,锅盖都在水上漂着。我用手电筒照了一遍,无从下手,只有等水退了之后再收拾了。
正要离开时,手电筒的余光扫到锅盖上有个什么东西,仔细一照,我的天,是一只青蛙!稳稳当当坐在锅盖上,我用手电筒照着它,它鼓着小眼睛,一动不动。也是的,四面都是水,这个锅盖是它唯一逃命避难的地方,它是不肯轻易放弃的。
雨又小了一些,路面上的水刚没过脚面,贵哥去广场把他的车开到林叔和我家超市这边,雨下大那会广场的水漫上来,车开不出来。我和林叔我们两家这边房子挨着,盖的晚,地基比较高。婶子和我拿着脸盆,把诊所里的水往外舀,林叔和贵哥又去别的邻居家帮忙了。
雷声一直没有停息,在张湾村上空响着。又一阵雷声响过之后,雨大起来,像一条江河的水,从天空往下倒,几分钟时间,路面的水又涨起来。
我对婶子说:我们别忙活了,这样要不了多长时间,水又进来了。
我把诊所的门锁好,和婶子打着伞回到超市这边,路面的水又到膝盖了。
一阵子的忙碌,大家都感到有些累,雨这么大,又没电,也没法睡,几家邻居都聚在超市门口,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担心着雨一直这么下下去,会有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路会断吗?桥会塌吗?我们的村庄呢,会被大水卷走吗?从视频里看到的水灾场景浮现在眼前,我开始紧张起来。
医生呢?走到哪里了?我赶紧拿出手机给医生打电话。
“到哪里了?诊所进水了,邻居帮忙,药品能挪的都挪了,雨还下着.……”我听到自己的声音有些颤抖。
“到七峰山了。诊所怎么可能进水呢?我一会就到家!”医生焦急的声音。
……
通话突然中断,没信号了。
邻居们拿出手机一看,也都断网了。林叔用手电筒照了一下,路面的水位继续上涨着,向我们坐的位置逼近。大家开始担心医生,雨这么大,路上情况怎么样呢?村东头河沟肯定过不来了,村西边一片汪洋,桥被淹了,更无路可走,也就是说,路上即使没事,医生也进不了村子。
“赶紧联系,别让他回来,回来很危险!”
“还是没信号,电话打不出去!”
邻居们也焦急起来。
第六次拨出医生的号码,电话居然通了。
“在养马口……雨太大,车走不了,几个同事……在一起”医生那边断断续续的声音。
“找个地方住下,别回来,进不了村子!”说完这句话,通话再次中断。
我们几个人在超市门口坐着,林叔的手电筒一直亮着,照着路面的水位。村边河里的水满了,向村子里流,水面上的枯枝,塑料袋,从我们面前漂过。我们一群人像是困在一个无助的孤岛,看着一只只小船从我们面前划过,我们不知道它们要划向哪里,也不知道我们该去往何处。
我眼睁睁看着水再次涌进对面的诊所,看着水位一点点升高,而诊所一点点变得矮小。
我们眼睁睁看着水向我们面前逼近。两米,一米八,一米五,……
林叔的手电筒抖了一下,朝对面贵哥家喊到:水到你家门口了!
贵哥家在超市对面,和诊所挨着,地基高,诊所第一次进水时,他家还没事的。
说话间,顺着手电筒的光,我看见水漫进贵哥家的门。贵哥拿出一条棉被堵在门口,半夜三更的,没有沙袋,能堵的只有棉被了。
手机再没有信号。和医生再也联系不上。心里祈祷着医生不要任性,不要回来,找个安全的地方住下来。又担心着水漫进超市怎么办?漫上二楼怎么办?如果漫上房顶呢……
我不敢往下想了。黑漆漆的夜,无边无际的雨。没电,没信号,这一刻,感到人在洪水面前,是那么渺小,无助,无可奈何。
凌晨两点多,水位离我超市门口仅剩一米的地方,停下来了。

大雨之后
仿佛是一场噩梦,醒了,梦中的场景画面却被清晰地刻画出来,让我们触手可及。
有时,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它用妙笔勾画出九寨,桂林山水这样的人间天堂,也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一个村庄的模样。
一夜之间,张湾村变了。
村外路两边的田地,突然长高许多。几十年了,村里人都知道这块低洼地,可一场雨,一夜之间让它高处几尺,今年再种上庄稼,庄稼苗就会高出路面,可以和路那边的庄稼相互问好打招呼了。
小娃哥玉米地里没来得及收拾的玉米杆,早上去地里看时,光秃秃一片,一根也没有了。这下小娃哥倒省事了,不用再汗流浃背,一点一点往外拉了。
这也不算奇怪,村外的一座小桥,一夜之间去向不明。这座桥是张湾村连着状元川景区的主要通道。晚饭后,村里人都会走过这座小桥,去对面路上散步,或是坐在桥头聊天,看羊群走下山坡,慢悠悠过桥回家。
很多的黄昏,我站在这座桥上看落日落进水里,看鱼群游过来,把落日的影子搅碎,夕阳碎了一河,被鱼群喝进去,被羊群喝进去。
而这座桥,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留下一块桥板,没有留下一个桥墩,甚至一块石头也没留下。像一个去意已决的人,那么决绝,那么无情。
更奇妙的是,三花嫂子家的一只瓦罐,在那个大雨之夜,晃晃悠悠,晃晃悠悠,七折八拐,辗转几百米,从村子西南角,晃进西北角五奶家的院子里。
至于我家的垃圾桶躺倒在荣嫂子家房后的树林里,就不值得一提了。

后记:这场雨后,九月二十五日,整个四里店镇断电断网。
医生从邻村借来一台发电机,天黑时,我家超市亮起了灯光,给这个村庄带来唯一的一点光明。
(顺便提一下医生。那晚失联,医生开车到四里店镇时,路上已满是积水,看不到路面,他理智地把车开到后岗中学门口,在车里呆一夜,发了几十条信息,打了几十个电话,一条也发不出去,一个电话也没打通。第二天清晨五点多回到家)
邻居们聚在超市门口,超市里的插孔处插满了手机,充电宝,手电筒。发电机轰隆隆地响着,邻居嫂子说想起了年轻时看电影,影布搭在河边树林里,就是用发电机发的电。
是的,那时看电影的年轻人真多,可热闹了。几个人附和着,勾起了同样的回忆。
人们说笑着,谈论着,仿佛昨夜的洪水从没到来过,仿佛生活还是那样美好,人间还有大爱可期。(2021年09月28日)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摩托车司机为避让两位闯红灯老人摔倒身亡,两老人各赔10万

下一篇:多地拉闸限电,真实原因是……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