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21 19:24:5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霸州市真厉害:67天准备拿下罚款3.04亿元,这是什么故事? 河北省霸州市的领导,这两天的心情恐怕不好。他们策划了一个创收行动,立竿见影,落地有声,短短67天,就拿回罚款6700万元。不过,钱到手还没热乎几天,舆论沸反盈天,国办督查室派员调查,钱要退,责要追,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收,变成了一地鸡毛满天飞,偷鸡不成蚀把米!后悔吗?肯定后悔;委屈吗?一点也不委屈,纯属咎由自取! 一般的乱罚款现象,往往出自某一个职能部门,为自己小集体利益考虑,对管辖对象鸡蛋里挑骨头,不教而诛,上来就罚。罚款或者被权力部门直接列支使用,或者到财政走一圈又返回给罚款的部门,罚款行为因之而动力十足。而霸州市的这次大规模罚款却很不一般,它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行为,而是在市政府的安排下统一实施的行动,有目标有计划,有考核有奖惩,是一次一本正经的政府行为。而且,霸州市把这次行动安排落实得既严谨又高效,不过,还是引起了反弹,面临着问责。 9月,霸州市政府办公室印发《霸州市非税收入征管工作考核奖惩办法》,提出将非税收入与征收单位支出挂钩,并将非税收入完成情况纳入到乡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 10月,霸州市在6月份已经完成非税收入预算7亿元的情况下,向下辖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分解下达了3.04亿元的非税收入任务。 11月,霸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全市经济运行工作考核细则》,设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考核,明确税收收入得分权重为20%,非税收入得分权重为80%。 以非税收入为主是什么意思呢?一言以蔽之,敛钱是唯一目标,手段不拘一格。上有政令,下有行动。在霸州市各种督导措施的推动下,各乡镇(街道、开发区)、村街以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等多种名义,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了一场运动式的集中罚款、摊派、收费。 据不完全统计,10月1日—12月6日,霸州市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入库和未入库罚没收入6718.37万元,是1—9月罚没收入的11倍,涉及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547家,平均每家罚款、收费2.64万元。两个多月的运动式执法行动中,以11月战果最为辉煌:11月份,13个乡镇(街道、开发区)出现明显的运动式罚款 ,当月入库罚没收入4729.57万元,是1—9月月均罚没收入的80倍! 按照10月下达的非税收入任务计划,如果没有引发舆情,如果没有国办督察室派员调查,这次罚款行动、创收行动,不会仅仅拿回6700万就鸣锣收兵,而是向3.04亿继续进军。 霸州市的这次运动式执法行动中,提出的种种罚款理由、收费理由,虽然于法无据,却个个振振有词,就像绿林好汉收取买路钱一样,理不直而气壮,心不正而嘴大。譬如,按照企业占地面积,向辖区内所有工业企业以1万元/亩的标准收费;以“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未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等为由进行罚款;重新核定摊派任务,由村干部直接向企业收取……总之,理由极富创意,乱摊派手法五花八门,逐利特征非常明显。 这是一场抢劫一般的执法,是一场绿林好汉式的收费,一时间,霸州各地企业叫苦不迭。 在新冠疫情持续两年的大环境之下,许多企业处境都很艰难。作为地方政府,本应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帮企业纾困减压,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才是特殊时期应有的做派。而霸州市却表现出一种运动式执法、绿林式霸道,这不叫和衷共济,这叫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这种做法,与党中央提出的过紧日子的号召背道而驰,与建设法治社会、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背道而驰,严重伤害党和政府的形象,破坏政企之间的关系,其影响之恶劣绝非钱多钱少所能衡量的。 经过上级部门的督察督办,截至12月16日15时,霸州市已经向2200家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退款5472.82万元。 可是,此事的处理绝不能停止在退款上。仅仅退款,并不足以遏止地方政府以罚款和乱收费弥补财政缺口的冲动。如果没有严肃地问责追责,在这次督察督办之后,他们肯定还会故态复萌,变换一个花样,重走老路。 追责,就要让做出如此恶劣决策的领导付出沉重代价,要重到他承受不起,重到他后悔不迭,重到此后的官员引以为戒,不敢越雷池一步。 智者从别人的错误里汲取教训,常人从自己的错误里汲取教训,愚人从谁的错误里都不能汲取教训。霸州此番因霸道而受挫,其他的地方政府会引为镜鉴吗?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