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毛主席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缘由及战略思考

时间:2019-06-16 06:01:00    点击: 次    来源:乌有之乡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毛主席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缘由及战略思考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分别从历史事实、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意识形态、人心向背等角度阐述他的“东风压倒西风”论。在国际上正式提出“东风压倒西风”前后,毛泽东主席多次用“东风压倒西风”形容意识形态和思想路线的斗争。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毛泽东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分别从历史事实、经济科技发展速度、意识形态、人心向背等角度阐述他的“东风压倒西风”论。在国际上正式提出“东风压倒西风”前后,毛泽东主席多次用“东风压倒西风”形容意识形态和思想路线的斗争。而广为世人所知的毛泽东主席的“东风压倒西风”论,则是毛泽东主席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和对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力量对比的分析,是指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所占的优势。透析毛泽东主席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时代背景及战略考量,彰显了毛泽东主席对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信,体现了他维护世界和平的愿望,也体现了他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和积极乐观的斗争精神。今天,梳理毛泽东主席的“东风压倒西风”论,对我们增强“四个自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毛主席“东风压倒西风”论的提出及含义
毛泽东主席的“东风压倒西风”论,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阶级斗争中的矛盾转化情况,二是指国际上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发展形势的变化。毛主席是经过深思熟虑,经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同意后,在莫斯科逐步公开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
1957年5月25日,毛主席在中南海颐年堂会见即将结束访问的伏罗希波夫一行时说:“世界是一定要起变化的,美国人称霸世界的形势要变化。”[1]162这说明他这时已经在思考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力量对比的问题,而且通过多方面的分析,这种思想在他头脑中不断加强。波匈事件后,西方资产阶级大肆攻击共产党。为此,毛主席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视角思考如何搞好社会主义。10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苏共中央起草的兄弟党国际会议共同宣言的草稿。会上,大家一致赞成毛泽东的意见,要团结社会主义阵营,向帝国主义示威。在讨论社会主义阵营以谁为主的问题时,明确提出要以苏联为首,并提出社会主义阵营对资本主义阵营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国际形势[2]63。在党内形成共识的前提下,毛泽东决定在莫斯科公开提出社会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和“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
11月6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会见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哥穆尔卡时,哥穆尔卡认为宣言草案的一些措辞可能会刺激美国等西方大国,会使国际形势更加紧张。毛泽东解释说世界形势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是国际形势的转折点,我们要占上风,可能争取十年到十五年的和平。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方面互相都怕,但总的来说,他们怕我们怕得多一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些时候美国占上风,有时又是势均力敌,现在是我们占上风,是东风压倒西风。每个国家都有其困难。我们现在的手是受约束的,再过十五年我们就能自由了。再过十五年,苏联能超过美国,中国有可能超过英国。现在得争取十五年和平。”[1]237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外提出当时的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之后,根据对国际形势、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力量的判断,毛泽东在国际上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论断。11月17日下午,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发表讲话,正式在国际公开场合提出“东风压倒西风”。他分析说,在帝国主义阵营中,德国、意大利现在不想打仗,英国、美国、法国并不团结。两个阵营都在争夺的中间地带有十三亿人口,他们大多数是倾向社会主义阵营,说明我们的影响比帝国主义的影响还是大一些。而68个国家的共产党在莫斯科开会也显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和强大。毛泽东气势非凡地指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斗争,不是西风压倒东风,就是东风压倒西风。”“从今以后,西风压不倒东风,东风一定要压倒西风。”[1]24911月18日下午,毛泽东在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发表讲话,着重谈了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问题,并特别强调:“目前形势的特点是东风压倒西风,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力量对于帝国主义的力量占了压倒的优势。”[3]321毛泽东列举了十件事来说明当前的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3]325。自此,毛泽东的“东风压倒西风”论为全世界所知晓,在国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
毛泽东的“东风压倒西风”论,是他对当时世界形势的判断,是在对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力量对比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其本意是指当时社会主义力量对帝国主义力量所占的优势,反映了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和维护社会主义阵营团结的坚强决心,是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资本主义扩张的重要战略战术思想。对于毛泽东在莫斯科大会上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观点,赫鲁晓夫最初没有明确表示意见,但随着中苏矛盾的加剧,他对此论提出了质疑。在1960年6月24日至26日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上,赫鲁晓夫质问:“什么东风?东风从哪里来?东风是不是从你们中国来,是不是中国的风压倒我们苏联的风?”[2]76显然,赫鲁晓夫把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力量压倒帝国主义力量的“东风压倒西风”论,误读为中国对苏联的打击。1960年8月10日,毛泽东会见胡志明等人。胡志明试图调解中苏关系,并把苏联对“东风压倒西风”的误读转达给毛泽东:有些同志对“东风压倒西风”的说法有误解,他们认为“东风”指中国,“西风”指欧洲社会主义阵营。毛泽东解释说:“西方、西风指帝国主义;东方、东风指社会主义阵营,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西方记者和政客也自称西方国家、西方世界,说我们社会主义阵营等等是东方国家、东方世界。”[4]4408月19日,毛泽东再次会见胡志明。胡志明向毛泽东介绍了他到苏联劝和的情况,并告知,苏联担心中国人口越来越多,军力强大起来,这就更有可能要压倒“西风”了。毛泽东为消除苏联的误会,再次向胡志明解释“东风压倒西风”论的实质观点,并说明我们的兵力是自卫的,我们的正规军也是保卫国防的,是“用来防御的武装”[4]443。
此后,毛泽东建议慎提“东风压倒西风”,并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和外交战略做了调整。1960年11月下旬,毛泽东审阅周恩来11月28日报送的中共中央给南非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电稿时,将“当前在东风继续压倒西风的大好国际形势下”一语中的“东风继续压倒西风”改为“世界革命力量占优势”[4]491。与此同时,中国外交由“一边倒”逐步调整为多边外交。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实践(2-2)

下一篇:为什么叫毛泽东思想而不叫毛泽东主义?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