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毛主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实践(2-2)

时间:2019-03-21 08:52:5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毛主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实践(2-2)
 

作为人民的领袖,在毛泽东身上所体现的民主作风和民主精神是非常鲜明的。他最大的乐趣就是深入群众,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他眼里,真正的铜墙铁壁和真正的英雄,就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他甚至说过让后世“精英”们极力诟病的一句话:“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在他眼里,那些普通的劳动者,并不是愚蠢的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能力,如果把他们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是可以创造任何人间奇迹的。
所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毛主席都非常注重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发动群众。他早年就提出过“民众大联合”的口号;在土地革命时期,又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方针,领导工农红军一方面打击敌人,另一方面去组织和发动群众,让贫苦的农民得到土地,实现他们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又提出了“全民抗战”的主张,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深入敌后,建立广泛的抗日根据地,在根据地里,既有正规军,也有群众成立的民兵、县大队、区小队、妇救会、儿童团……。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让人民享有民主权利,如何让人民管理和建设这个社会,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并没有详细的设计和具体的说明,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由半封建、半殖民地转型到社会主义的国家,经济上一穷二白,民众的文化素养低,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一切都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思考和实践。
所以,毛主席更加重视群众的首创精神。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贫苦的农民们刚刚解放,分到了自己的一份土地,但小农经济的分散劳动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农民们憧憬着社会主义的美好生活,很多地方的农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组织起来,成立了互助组、合作社,后来又成立了人民公社。毛主席像当年热情支持湖南农民运动一样,大力赞扬和支持了农民的这种集体化热潮,并亲自主持和编辑了《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通过典型事例和人物,积极推广他们的经验,在广大农村掀起了一场走集体化道路的社会主义运动,并亲笔题词:“人民公社好”,肯定了这一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新生事物。
“鞍钢宪法”是我国鞍山钢铁公司于20世纪60年代初总结出来的一套企业管理基本经验。毛主席看了有关这一经验的报告后予以批示,高度评价了鞍钢的经验,提出了管理社会主义企业的原则,即开展技术革命,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坚持政治挂帅,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并把这些原则称为“鞍钢宪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在人才的使用上,毛主席打破传统观念,不拘一格,从战斗在工农业第一线的普通劳动者和模范中选拔干部,破格使用,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鲜见的。从工业战线中走来的劳动模范王进喜、吴桂贤、孙健,从农业战线苦干出来的、一直保持农民本色的陈永贵,在珍宝岛战斗中立下功勋的孙玉国,都成了国家的高级干部。不管你是什么出身、以前是怎样的地位,只要为人民的事业做出了贡献,有实际工作的经验,都可以成为中央或地方的管理人才。在人大代表中,工农兵的代表也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这难道不足以证明这个政权的人民性吗?只有在毛泽东时代,才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制度里,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何谓公仆?就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这也是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后提出的一个著名的思想,也是区分真假社会主义政权的一个显著标志。
毛主席把这一思想发扬光大,概括为“为人民服务”。
这也是毛主席所创建的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军队、以及国家工作人员的基本宗旨,失去了这一宗旨,其性质也就变了。
所以,既然是公仆,就不能因手中握有权力而变成社会的主人,也要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去追求升官发财。想升官发财的人,绝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而是修正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
毛主席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政治探索的过程中,认真总结了以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可以说,他的一生都在坚持为防止党内出官僚主义和修正主义而进行着斗争。
官僚主义脱离群众、人浮于事、办事拖拉、高高在上、谋取私利、结党营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长期存在着官僚主义,搞官僚政治,这也是剥削阶级制度下特有的一大毒瘤。
官僚主义不仅在封建社会长期盛行,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我们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但旧社会所遗留的官本位的罪恶的传统,是不会一下子消失的。因为做官后,就意味着手中握有权力。权力,在没有监督或监督不力的情况下,必然会导致变公权为私权,也是滋生腐化堕落的温床。
“打江山坐江山”是一种狭隘的、带有封建性、小生产特点的意识,特别是在全国胜利后,很多人就开始自满,以功臣自居。在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都是因为这种意识而变得争权夺利、内斗不已,从而导致功败垂成。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因为这种意识泛滥而导致了革命的失败。
在全国胜利即将到来之际,毛主席就给全党打了预防针:“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这点已经得到证明了。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
官僚主义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大敌,它阻碍着人民民主的实行,实质上是一种专制主义。在新中国开国不久,就出现一些人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争功、要官的不良现象,如果让这种现象蔓延下去,党就会变质,人民的政权就会得而复失。所以,在开国之初的“三反”、“五反”运动中,就包括了反官僚主义的内容。毛主席亲自拍板,对大贪污犯刘青山和张子善执行了枪决,尽管这二人都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功臣,并有多人为之说情,但毛主席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识到治国就是治吏,对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据统计,在“三反”运动期间,全国共揭发出贪污分子和有贪污错误的人120多万。
官僚主义和修正主义又是紧密相连的,二者从本质上,都是从个人或家族的私利出发,为了他们的私利,他们可以放弃信仰,走上反人民的道路,变社会主义道路为资本主义道路。苏联,自从赫鲁晓夫上台后,不仅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他们也形成了一大批贪污腐化的特权阶层,对人民的反抗行为,疯狂地实施镇压,把反抗者判刑或大批地送进“疯人院”。
所以,毛主席鉴于苏联的变修和国内的情况,时刻告诫人们,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特别是在晚年,老人家经常反复地提醒高级干部们:“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义,你们怎么办?”
他之所以发动文化大革命,是因为他认为在党中央已经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只有采取断然措施,公开地、全面地、由下而上地发动广大群众,才能揭露党和国家生活中的阴暗面,把被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资产阶级就在党内”,很多人认为毛主席的判断是错的,但如果凭着良心,看看以后中国出现的种种变化,是不是他老人家看得更清楚、更长远呢?
毛泽东曾对身边的护士长吴旭君动情地说:“我多次提出主要问题,他们接受不了,阻力很大。我的话他们可以不听,这不是为我个人,是为这个国家、这个党,将来改变不改变颜色、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我很担心,这个班交给谁我能放心。我现在还活着呢,他们就这样!要是按照他们的做法,我以及许多先烈们毕生付出的精力就付诸东流了。”
毛主席为什么在文革中一次次地接见红卫兵,难道他不累吗?难道他不考虑自己的安全吗?然而,为了人民的大业,传播革命的火种,什么劳累、什么安全,他全都在所不计了。
 

毛泽东的“民主”之“民”包括一切劳动者,主要是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还有其他领域的劳动者。毛泽东的民主是穷人的民主,不是富人的民主,也不是穷人和富人共同的民主,而是广大穷人对少数富人的专政。在官与民的矛盾中,毛泽东常常为民抱不平、向着小人物说话。作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种不护短、向官僚主义开火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贵,令习惯了官官相护的老百姓倍受鼓舞,感到既亲切又感动,时至今日仍然被许多人念念不忘。毛泽东抨击官僚主义时语言犀利、慷慨陈词、义愤填膺,令所有反感、痛恨官僚主义的人都大呼过瘾、大快人心。“帝国主义都不怕,为什么反而怕老百姓呢?怕老百姓,认为人民群众不讲道理,只能压服,不能说服,这样的人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民主革命后,工人、贫下中农没有停止,他们要革命。而一部分党员却不想前进了。为什么呢?做大官了,要保护大官的利益。他们有了好房子、有汽车,薪水高,还有服务员,比资本家还厉害。社会主义革命革到自己头上了,合作化时党内就有人反对,批资产阶级法权,他们有反感。”毛泽东与那些一旦掌权就害怕民众的官僚相比确实有根本性的不同,对“群众上街”毛泽东不但不怕,还很善于因势利导。毛泽东充分肯定群众发明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肯定他们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权利,肯定民众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肯定群众有参与国家大事的权利,有斗官、罢官的权力。有人不是热衷“宪政民主”吗?但哪一国的宪政国家的掌权者是站在老百姓的利益上说话呢?
有人不是说毛主席搞家长制、独断专行吗?但为什么又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呢?既然独断专行,怎么还有你们的份儿?
有人不是说毛主席不选举,搞终身制吗?但你可以看看历史,也就是真实的党史吧!毛主席的领袖地位并不是他自封的,也不是谁让给他的,而是用他的英明和正确证明了的。在当时,不接受毛泽东思想,就等于走向失败、走向死亡,这是用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换来的结论。试问,在长征途中、在八年抗战中、在解放战争中,党内又有谁能使数千人的红军发展成后来的百万大军呢?又有谁能使一次次失败的党和军队走向光明的坦途呢?其他人,无论是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林彪等,说他们能够承担此大任,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战胜国民党和帝国主义,恐怕他们自己也不会同意吧。
解放后,毛泽东的领袖地位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众望所归,毛主席是大公无私的,他或者可以让贤,也做过这样的考虑,可惜贤者无人出其右。这使我想起了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写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又说:“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毛主席当然不会为子孙计,他是为了人民计的,如果他让出政权,也许赫鲁晓夫式的人物更早地出现了,中国变修,是不是非常可能呢?让刚强坚定的毛主席眼睁睁地看到修正主义泛滥,这真好比让钟馗看到鬼怪横行而不作为了,可能吗?
自从上世纪80年代始,一轮又一轮的“毛泽东热”此起彼伏,在毛主席纪念堂、在韶山、在延安、在井冈山,在他所有活动过的地方,人们都在以各种方式纪念他、怀念他。要知道,现在,一个县长都比毛泽东有权,可见人们并不是冲着权势来的,也不是谁在鼓动个人崇拜吧?与其说是一种“热”,倒不如说是现实教育了更多的人,过去或许他们也做过发财梦、升官梦,可现实呢?摧垮了他们曾经狂热的梦想,下岗、两极分化、失地、被剥削、被打压、看不起病、住不起房、养不起老……。
听一听来自社会底层的呼声吧!“毛主席是对的”、“毛主席时代是人民真正有权利的时代”、“毛主席时代山清水秀,没有毒食品,没有转基因,……”,是的,历史和事实会证明一切的,过去的东西并不都是过时的,正如有人所说的那样,毛泽东在未来比现在影响会更大,因为,他书写的历史不会泯灭,他的思想也不会泯灭的。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探索和实践(2-1)

下一篇:毛主席提出“东风压倒西风”的缘由及战略思考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