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五零后、六零后注定要自己养老

时间:2018-08-27 07:45:4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梅子 - 小 + 大

五零后、六零后注定要自己养老
 
 
在生儿育女问题上毛主席曾于1973年相当暖心地提醒:“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可有些人偏偏就不听,他们一竿子插到底,硬要求“一对夫妇一个孩儿”,多一个就牵牛、扒屋、抓人、抢家具、开除公职,甚至有干部扬言:“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高于宪法!”这么做的后遗症到今天正逐步暴露并扩大。对个人来说一怕失独二怕老,因家家都是四二一结构,偏偏人的寿命延长了,若把养老的重担全部累积在尚有劳动能力的子女头上,小两口最少养四个,弄不好就得养十六个;对国家来说,劳动力严重缺失,我们把计划生育所节省的天量社会资源汇集到一起,也不过培育了几个大资本家而已。
浪浪有个读初中时同级不同班同学昨天去世,我们前几天才为他捐款,这孩子过去还做过班长,可到底让人咋说好呢?前些天,在这个暑假,家长也不过批评他几句,就悄悄跑到公园里喝农药,他喝的农药叫百草枯,属于剧毒除草剂,接下来住院、转院一个多月,家底赔光,孩子没保住,这就完了,我估计孩子前脚从医院出来,父母后脚就得住进去!独苗,两代人守着,娇生惯养,心理脆弱,可谁家能够伤的起啊?失独,这确实是个大问题。一次地震,毁灭多少个家庭;一场车祸,能让多少人生趣全无;每年高考,都有多少个家长翘首以待;每天上学放学,该有多少个父母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这一接一送,那可要连续坚持十五年呢!希望和失望成正比,疼爱与绝望相对称,谁说地球的两极不能相互重合?悲与喜,苦与乐,痛苦与幸福,就在失独一瞬间,阴阳两隔,欲哭无泪,这种风险没法承担,谁的心理都无法承受。我们身处高科技时代,生活节奏突然加快,生存环境一变再变,生活质量一再提高,譬如汽车多了、电器多了、生活好了、鱼肉多了,可也如影随形地车祸多了、触电的多了、患癌症的多了、中风瘫痪以及老年痴呆都多了,尽管倒霉的不止孩子。
对穷人来说无法回避的还有养老。咱中国古来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这个传统带来的好处应该说四零后还能勉强享受到,由并非独生子女的六零后、七零后给他们养老送终,说不上特别轻松,也不是特别沉重,农村的苦些,城里的那就乐大发了;而八零后、九零后成长到今天绝大多数已为人父母,当庆幸国家为他们放开了二胎,据说将来还要全部放开,只要能够养的起,那就不妨放开生,国家不予干预,兴许还给予奖励,这就与传统接轨了——所谓养儿防老,他们多子多孙养得起。咱这么说来说去,倒霉就倒了六零后、七零后,对这两代人来说,国家政策从“只生一个好,政F来养老”到“只生一个好,政F帮养老”再到“养老不能靠政F”,时间大约三十年,这一幕幕,逐步收口,我们可是全碰到了。也就是说,从改口到甩锅到耍赖,再加上“以房养老”和“延迟退休”,六零后、七零后成了被计划生育政策深度残害的两代人,我们作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为国家无私奉献了这么多年,到头来注定要自己养老!
自己养老怎么养?“以房养老”明显是个深不见底的陷阱,“延迟退休”明摆着就是个政策骗局,目的是让我们再奉献几年,同时给国家减轻经济压力,参保则各省市保险金池子已经见底,甚至有的已告罄,靠国家资助,参保能领几年呢?国家保险靠不住,企业保险就靠得住吗?咱中国公司林立,长得比雨后的蘑菇还快,可老企业委实不多,基本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三五年”,这是常态,更别提那些骗了钱就跑路的高级老千了!六零后、七零后到时养老怎么养?有专家出了坏主意,那就是以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养老产业化这“新三化”代替“住房产业化、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这“老三化”,可谓穷凶极恶、恬不知耻、混账加混蛋,生个孩子没屁眼!“老三化”带来的噩梦尚未过去,“新三化”让人惊心呢!产业化基本等于私有化,产业化意味着政F向民间转嫁危机,所以说无论碰到多难得问题,靠产业化,一抓就灵,但我即便想破了脑袋也想不通在这个连食盐都敢产业化的国度,到底还让不让咱老百姓活下去啊?
教育产业化,教授骗项目资金,老师骗自己的学社,遍地补习班收费越来越高,家长们越来越苦不堪言,学习成绩大提高,却是孩子们在一定地域内扎堆互掐,一个个高度近视、五谷不分、没社会经验、没童真童趣;医疗产业化造成医患对立,恶性事件层出不穷,伴随着药价蹭蹭上涨,仅仅一个原本是常用药和廉价药的扑尔敏,前些日子,竟然一个月涨价58倍,从400元上涨到23300元,创下了人类医药史上的奇迹,可医药价格暴涨,城市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跳楼自杀,农村也难免假药成片、骗子成堆,专骗老头老太太。对比这两个产业化,养老产业化能给六零后、七零后带来什么,想到了吗?
劳动力严重缺失,社会老龄化,这是计划生育造成的严重恶果。
数亿人没办法养老,这是“一对夫妇一个孩儿”的必然指向。
全国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风险承受能力为零,政策却一直向民间转嫁风险以掩盖、稀释、化解危机,这是这个时代的不可承受之重。
我们少生了多少孩子就意味着给社会节省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本该普惠、人人有份,可实际结果却是拿我们省下的资源去培育超级富豪,而被成功培育的富豪有不少已经成为外国人,这些外国人把膨胀的财富卷走了,留下的后遗症还得我们承担,这么做天理何在?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农业部:经过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安全的

下一篇:水灾、猪瘟、房租、汇率、油价…一切都指向物价上涨?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