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4 07:59: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谈谈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下) 七、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各团基本情况 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江苏省新浦农场:建场时间不祥,1969年底,整建制划归兵团,改称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一团”,团长王少艾,常州武进人,后调到四团任团长。1975年,兵团撤销,转为农垦, 1983年6月23日经省政府批准,将新浦、海州两区合并为新海区,管辖包括新浦、海州及锦屏、新坝公社和新浦农场。1986年6国务院批准,新海区划分新浦、海州两区。2008年3月1日划给连云港市区新浦区。 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二团:江苏省云台农场,位于连云港市新浦区,土地总面积5万亩,耕地面积3万亩。始建于1952年9月,1969年底,整建制划归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二团”。知青主要来源:南京、苏州、淮阴、徐州、连云港、常熟、靖江、浙江、上海、扬州等。团长:王登龙,政治委员:任静安,副团长:张克山,副政治委员:李成山、祁福元,参谋长:文锦洲,副参谋长:康敬伍;后勤处处长:范立本、政治协理员:宗祯、财务股长:张绍良、副股长:刘巨清、物资股长:黄珠球、副股长:王以顺、机运股长:徐英杰;司令部管理股长:徐永田。一九七五年七月二十三日,兵团撤销,转为农垦,恢复原云台农场建制,隶属江苏省农垦局。 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江苏省东辛农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始建于1950年4月28日,隶属苏北行署,占地30万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5万亩。1952年4月更名为江苏省国营东辛农场,隶属苏北行署,1953年2月,又转由江苏省农林厅管辖。1969年11月25日,整建制划归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政委高作云,组织股长田振海,宣传股长罗荣,军务股长丁桂春,机械运输股长宋盛南。1975年7月,兵团撤销,转为农垦,恢复原东辛农场建制,隶属江苏省农垦局。1993年11月,东辛农场全权接管南云台林场。 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江苏省五图河农场,位于连云港灌云县七道沟。始建于1951年9月3日,称之为“淮阴区劳动改造支队”,占地总面积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万余亩,林地1.2万,水面养殖2万亩。1953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江苏省国营五图河农场”。1969年10月,“五图河”与“沂河”农场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四团”,团长王少艾,常州武进人。1975年6月,兵团撤销,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1984年1月,恢复监狱单位建制,对内称“江苏省第四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对外称灌云监狱。1992年成立“江苏五图河农场有限公司”。 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江苏省东海农场,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始建于1958年5月,1969年11月,整建制划归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五团”。团长文景洲,河南洛阳人,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东海农场”,隶属于江苏省农垦局。1984年1月27日,撤销农垦建制,恢复劳改建制,更名为“东海县东海农场”.2008年8月14日,正式挂牌成立江苏省东海劳动教养管理(戒毒)所。 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一营(连云港市云台林场北):位于连云港市云台区南城北门外,2002年云台林场划归地方管理。(资料不祥)。 7、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独立二营:江苏省墟沟林场(连云港市云台林场南),土地面积3.5万亩, 2002年,南云台林场划归地方管理,(资料不祥)。 8、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六团:江苏省岗埠农场,位于连云港市,占地面积面积85.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万余亩,1958年始建。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六团。先后共接纳镇江、南京、苏州、徐州等地知青800多名。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岗埠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局。 9、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江苏省大有农场,地处盐城响水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10月1日, 1953年10月6日,更名苏北建设农场,1956年6月1日,五大农场合并(大有、民生、东直、新荡、潮河)为黄海农场。1969年11月23日,整建制划给兵团,大友农场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七团”。1975年8月2日,撤销兵团建制,交给江苏省农垦。1980年1月10日大有、黄海二农场再次合并,定名为“江苏省黄海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总公司。 10、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江苏省黄海农场,地处盐城响水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10月,占地面积197.0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300公顷、林地3852公顷、水面1432公顷。1965年与江苏国营洪泽湖农场对迁,1966年1月10日,五个农场合并(大有、民生、东直、新荡、潮河)为黄海农场。1969~1975年改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七、八团(黄海农场为八团,大有农场为七团)。新荡、潮河两个分场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八团驻地,团部就设在新荡分场。1966年至1969年6月,先后有南京、涟水、灌南、沛县、新沂、徐州、丰县、泗洪、宿迁、淮安、苏州等地知青10510人来场。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1980年10月,大有、黄海两农场再次合并为江苏省黄海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总公司; 1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九团:江苏省滨淮农场,地处盐城市滨海县境内。始建于1956年9月16日,占地面积10.3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万亩。林业面积4000亩,水面1000亩。1965年11月,滨淮、阜宁两场合并组建滨淮农场。1969年11月,分别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第九团和独立第三营。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滨淮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局,现更名为江苏省滨淮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 1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独立三营:1970年3月,独立三营并入九团。 1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江苏省淮海农场,地处盐城市滨海县境内。1952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步兵第102师,奉中央军委毛主席主席“农业建设、生产待命”的命令,改编为农业生产建设第四师,屯垦戍边,开荒办场,于1952年12月命名为“江苏省淮海农场”。占地面积9251.3公顷,其中耕地5340公顷、林地695公顷、水面682公顷。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团”。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局,现更名为江苏省淮海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 1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江苏省临海农场,地处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始建于1960年,占地面积8295公顷,耕地面积5000公顷,淡水养殖面积550公顷,林地绿化面积670公顷。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一团”。农场先后接受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常熟、连云港等地知青共6623人,镇江知青占知青总数的49.433%。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临海农场”,隶属江苏省农垦局,更名为江苏省临海农工商实业总公司。 1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江苏省新洋农场,地处盐城市射阳县境内,始建于1952年12月,占地面积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8万亩。始称“江苏省第三劳动改造支队”,1957年由省公安厅移交给省国营农场管理局,更名为“江苏国营新洋农场”。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二团”。下辖5个营29个生产连队,以及警卫连、种子连、医院、学校、农校、加工厂、造船厂、机械厂、砖瓦厂等团直单位。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新洋农场”,隶属于江苏省农垦局。现更名为江苏省新洋农工商实业总公司。 1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江苏方强农场,地处大丰市境内,始建于1951年9月7日,因曾在这里战斗过的抗日英烈--方强而得名。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5万亩。1953年4月,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方强农场”;1955年3月,盐城区劳改支队更名为“江苏省第五劳动改造管教队”,1969年10月1日,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五团”。团长:滕国兴,政委:王达涛,参谋长:聂永胜。1969年至1979年期间,从南京、苏州、吴江、无锡、常州、泰州、连云港、徐州、姜埝、新滩盐场等城市,来到方强农场的近万名知识青年。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更名为“江苏省国营方强农场”,隶属于江苏省农垦局。1984年1月27日,撤销农垦建制,恢复劳改建制,更名为“盐城市地方国营方强农场”,对内称“江苏省第十九劳改支队”。1989年2月15日,正式挂牌成立劳教所,更名为“江苏省方强劳动教养管理(戒毒)所”,隶属于江苏省劳动教养管理局;1994年,“江苏省第十九劳改支队”更名为“江苏省大丰监狱”。 2009年实行所企分离改革,成立“江苏方强农场集团有限公司”。 17、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六团:江苏大中农场,位于大丰市境内,始建于1950年11月18日。占地面积8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6万亩、林地10000亩。1969年10月16日,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六团”。团长:毕可舟中校,山东人,江苏军区派出。第一任政委童星,镇江军分区派出,政委:张学礼中校,山东海阳人,二十七军派出,副政委:胡大荣,江苏铜山人,参谋长:康述尧,副参谋长:倪广才,江苏射阳人,副参谋长:盛炳文,江苏新沂人,副团长,李应殿,山东临邑人。政治处主任:石鹏程,12月5日三师十六团正式成立,知青主要来之,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新滩盐场, 1971年时约有知青总数达13000多人, 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为江苏省农垦局,称为“江苏国营大中农场”。1984年1月5日,恢复监狱单位建制,对内称“江苏省第二劳动改造管教支队”,对外称“江苏省大中农场”。即盐城监狱。2009年实行所企分离改革,成立“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 18、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江苏省新曹农场,位于东台市花舍镇境内,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6400公顷,林地面积710公顷。1960年8月30日,新曹农场的前身“国营东风农场”成立,1961年10月正式定名为“江苏省国营新曹农场”。1965年12月6日,首批250名泰州知识青年被安置到农场。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七团”。1975年7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改为“江苏新曹农场”,对外江苏省新曹农工商实业总公司。 19、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独立四营:江苏东坝头农场,位于江苏大丰市,建于1950年11月18日,原是大中农场一个分场,土地总面积近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3 万亩。1964年9月29日,从大中农场划出,定名为:“江苏省地方国营东坝头农场”,对内称“江苏省东坝头劳动改造管教队”1969年10月16日,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独立四营”。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改为“江苏东坝头农场”,对外称“江苏农垦集团东坝头农场有限公司”。 20、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八团:江苏省弶港农场,位于江苏东台市农干桥,始建于1956年5月。土地总面积8.18万亩,其中耕地5.0万亩。1969年10月16日,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十八团”。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改为“江苏省弶港农场”。对外称“江苏农垦集团弶港农场有限公司”。 21、江苏生产建设兵团三师独立五营:海安县海安农场,位于海安县,总面积6平方公里。始建于1956年。1969年1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独立五营”,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 22、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一团:江苏省掘港农场,位于掘港农场如东县,土地总面积20多平方公里。1958年建场,1969年10月16日,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一团”。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改为“江苏省掘港农场”。2001年11月0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决定,将掘港农场划归如东县管理。 23、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二团:江苏省环本农场,位于通州市环本镇,占地11000亩,可耕地 6700亩。始建于1951年8月,称“南通劳改支队”,隶属于南通地区专员公署公安处。1969年2月,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二十二团”,知青主要来自上海、南京、徐州、苏州、常州、无锡、南通、连云港、宝应,总数达1600多人,1975年,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 1984年1月,为适应“严打”形势需要,恢复劳改建制,对内称:“江苏省第二十一劳动改造管教支队”,1994年12月更名为“江苏省通州监狱”,对外称:江苏省环本农场。 24、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三团:江苏省复兴圩农场,位于淮安市金湖县,占地2.23万亩,其中耕地1.08万亩,湖滩地5000亩,林地1500亩。始建于1962年6月,隶属于江苏省劳改工作局,定名为“江苏省复兴圩劳改支队”。63年交给江苏省军区,改名为复兴圩农场, 1970年12月,二十三团从南通农场迁往江苏省金湖县运西农场,因交通不方便,和复兴圩农场互换。知青主要来自上海、南京、徐州、苏州、南通、连云港、宝应,总数达1600多人, 1975年12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1984年恢复劳改系统,1999年又重新划归江苏省农垦局,现隶属江苏省农垦集团有限公司。 25、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四团:江苏省南通农场,位于江苏省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51年8月,称之为“南通劳改支队”,隶属于南通地区专员公署公安处。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9700亩,水面1800亩。一九六〇年,行政隶属江苏省农林厅国营农场管理局领导,更名为“国营南通农场”,1969年2月,整建制划给军垦,改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省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第二十三团、二十四团”。知青主要来自南京、南通、扬州、镇江、苏州、无锡、常州、徐州、连云港,总数达3000多人,1975年8月5日,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 2001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南通农场划入南通市崇川区行政区域。 26、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二十五团:江苏省江心沙农场,位于南通海门市。始建于1961年5月1日,总面积245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1950公顷。1969年,整建制划给兵团,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廿五团”。 1975年8月撤销兵团建制,划归江苏省农垦局,更名为“江苏江心沙农场”。对外称“江苏农垦集团江心沙农场有限公司”。 27、江苏生产建设兵团四师独立六营:如东县棉花良种场,位于如东县刘埠闸西首。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