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13 12:54:3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三十出头的邓卓棣,要以打桥牌终其一生吗? 2013年5月2日,邓卓棣被任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副县长,分管发展改革、物价、政府法制、农业农村、扶贫和重大项目等方面工作。2014年1月,邓卓棣又兼任平果县新安镇党委书记。2016年3月,邓卓棣再兼任中共平果县委副书记。4个月之后的7月20日,香港媒体报导,邓卓棣在平果县的换届中,不再担任县委副书记以及其他职务。 一名副县级官员的去留,在中国不可能成为新闻,这种「七品芝麻官」多如牛毛、不值一提。但是,二十七岁就当上副县长,邓卓棣可谓少年得志。更让人侧目的是,邓卓棣之所以被外界称为「中国第一乡长」,乃是因为他是邓小平唯一的孙子。 1980年代初,邓小平的小儿子邓质方与妻子刘小元赴美国留学,邓质方获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量子物理学博士学位,刘小元获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生物物理学博士学位。二人在美国留学期间的1986年10月17日,邓卓棣出生在美国,依照美国属地主义国籍法,这个孩子自然而然拥有美国国籍——除非其主动去美国移民局办理放弃美国国籍的手续。 邓质方、刘小元夫妇携子归国后,邓卓棣的国籍颇受非议,邓小平曾经公开说过:「谁说我的孙子是美国公民,他回到中国就是中国公民。」邓小平在中国可以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这句话却显示他是无知者无畏的法盲——他不能更改美国法律,他的孙子为美国公民乃是一个铁的事实。邓小平之强词夺理,反倒欲盖弥彰。 后来,邓卓棣像父母那样赴美留学,获得杜克大学法学硕士(在学校用名字David Zhuo),毕业后在华尔街的律师事务所工作。 邓卓棣在纽约住豪宅、开豪车,不像爷爷邓小平当年在巴黎「勤工俭学」那样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那麽,他为何放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优越生活,回到中国,到爷爷曾发动「百色起义」的穷乡僻壤担任七品芝麻官呢?据说,2011年,邓卓棣曾因性骚扰女留学生被美国警方拘留,被迫从其供职的律师楼辞职。那几年,美国还没有Me Too运动,性骚扰事件常常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邓皇孙选择离开美国了事。 性骚扰事件成为邓皇孙动回国念头的直接原因。以邓皇孙之尊贵,若是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之内,定有无数美女自动送上门来,他看中谁,谁就得投怀送抱;哪会像在美国,屈尊去宠倖一个普通女孩,居然还被告上法庭。可见,纵然纽约灯红酒绿,并不如中国那样可以为所欲为。 更重要的是,邓家不愿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其他太子党家族,风生水起,日进斗金,邓家又怎能置身事外?既然连毛泽东的孙子孙儿毛新宇都能当上解放军最年轻的少将,邓家皇孙为何不能被当作下一代接班人来精心培养? 20多岁的邓卓棣匆匆赶回中国「为人民服务」。当时,上海《新民晚报》在一篇报导中谄媚地写道:「根据当地干部群众介绍,邓卓棣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知识渊博、能力突出,但为人低调、谦虚谨慎、勤奋好学,从不接受记者採访。」上海是上海帮的老巢,江泽民是上海帮的龙头老大,江泽民受邓小平之恩惠,对邓家存有报恩之心,上海的媒体自然率先吹捧邓皇孙。 邓家为邓卓棣安排的仕途,沿袭先到地方上任县官,再节节升高。遂安排少年气盛的邓卓棣悄然离开官场——从广西回北京之后,邓卓棣几乎销声匿迹。2107年以来,邓卓棣在北京仅有两次公开露面,分别是2月18日和3月3日,都与北京桥牌赛有关——他从爷爷那裡继承了喜欢打桥牌的嗜好。但是,刚刚三十出头的邓卓棣,难道就要以打桥牌为主业,终其一生吗?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