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3 07:15:1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3万老人被骗99.5亿!71岁主犯亲述手法:老人很容易骗 10年内行骗16省市,集资诈骗金额高达99.5亿多元,受害人数多达23万余人次……这是中国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受害人最多的金融犯罪案件。该案庭审当天,不少受害老人坐着轮椅也要坚持去到现场......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涉案金额最高,受害人最多的金融犯罪案件。 该犯罪团伙瞄准中老年人,10年内行骗16省市,集资诈骗金额高达99.5亿多元,受害人数多达23万余人次…… 该案庭审当天,不少受骗的老头老太太来到了庭审现场,当中还有坐着轮椅来的。据悉,当这些受害者听到自己几十年的积蓄化为乌有,有的甚至气得要撞墙。这就是轰动全国的“广东邦家公司”诈骗案。2016年,邦家公司顾问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 日前,南方日报记者赵杨走进监狱高墙,独家专访了张某。 两大诈骗手法 邦家公司往往是通过免费健康讲座等活动,吸引中老年人关注,进而以融资租赁为噱头,以高息为诱饵,吸引他们投资。 一是兜售公司各种级别的会员卡,声称每季度可获得年利率16%至30%的回报,合同期满便可收回本金。 二是谎称区域合作,运营邦家租赁体验店,称可获得相当于本金25%至47.5%的投资回报,并保证一定期限内返还本金。三是以年利率30%的条件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吸引被害人投资。 只要资质证照等都齐全,老人很容易信 记者:什么时候进入邦家的? 张某:一九九几年吧,经朋友介绍,去应聘的。这个阶段,它(“广东邦家公司”)是卖保健品的。去了之后呢,我负责一个叫《健康之友》的杂志。 记者:听说你此前还在邦家做一些针对老年人健康的保健品的讲座。它讲什么内容呢? 张某:我讲的内容,大约就是保健的。公司原来就有一个稿子,只不过在这里讲的时候,可能讲一些自己的体会啊。 记者:为什么专门去针对中老年人呢? 张某:第一个,老年人呢,思想上我感觉还是很单纯,只要你的资质证照,各种荣誉奖状都很齐全,他们很容易信。第二个就是,老年人可能生活都比较空虚,而这些工作人员都比较热情,再组织一些活动,对他(老年人)可能构成了一些吸引。 “上了这个贼船,我真的很惭愧” 记者:因为老年人的钱的确都是“棺材本”,让他们最终能拿出二十几万、一百万下血本来投,什么迷惑住了他们? 张某:我也体会不出这个心情到底是为什么,或许是因为他们信了?很信?如果不信的话,他无论如何是不肯拿出来的。 记者:在2016年广州中院庭审的那天,也有很多老头老太太,还有坐着轮椅的,要撞墙的…… 张某:每场都有! 记者:你当时听了之后什么感受? 张某:我感同身受。我非常同情这帮老太太。很难过!而且我感觉到我上了这个贼船,我真的很惭愧! “不应该把黑手伸进老人的口袋” 记者:邦家公司集资额高达99.5亿,他这个钱是被蒋洪伟(“广东邦家公司”董事长)个人挥霍掉了? 张某:就是在庭审当中,蒋洪伟提出来了,他已经还了80多个亿,有20个亿的资金,去向不明。除了他自己挥霍,他的情妇挥霍,几届博览会买了青龙湖(山水四合院),还有买了什么山庄,很多乱七八糟的那些东西。这些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事。资金链紧缺,这时候就大面积地集资,拿了人家的钱,又回报什么高利息,我说完蛋了。就果然完了。 记者:其实老年人的空虚,没有孩子来陪,可能是被骗的一个因素。如果孩子们多陪一陪老人,会不会更有助于防止他们被骗? 张某:其实我也是父母,哪个父母都渴望自己的儿女,多陪陪自己。不去上班行吗?不去加班行吗?不去赚钱行吗?儿子不读书行吗?多少事情需要他们去做,你说他们能舍什么?只能舍去父母。这不能谴责孩子。 记者:你现在也是老年人了,怎么看对老年人的诈骗? 张某:不应该把这个黑手伸进老人的口袋,更不应该伸进他们的心里。在我的一生中,我最后悔的是这件事。牢中无甲子,岁寒不知年。 揭秘诈骗老年人的五种常见手法 打免费牌 街头经常看见一些穿着得体的年轻人们拦路给老年人们免费发放礼品,或是热情邀请老年人免费去体验。不要钱就能得到东西,或是不要钱就能体验一把贴心诊疗服务,对一些老年人来说,是个经不住的诱惑。虽说有一些老年人不愿承认是冲着礼品去只是想试试看,但结果常常是进去了就出不来。最后落到了受骗的结局。 打高科技牌 高科技给现在生活带来了巨变。骗子们也意识到这点,于是一些能“包治百病”的治疗仪或是利用“高科技”研发出来的“高效营养补品”等横空出世。因为打的是高科技旗号,一些老年人们很难甄别其真实性。骗子们的游说,更让他们深信不疑,上当自然不可避免。 打感情牌 骗子们深知城市中独居的老年人很多,他们与子女平时沟通少,缺乏情感上的交流。骗子们正好利用这一点,大打感情牌,增进与目标的情感,使之信任,从而达到行骗目的。 打虚高牌 这类行骗主要体现在金融理财方面,骗子们往往开出的盈利都比同行业要高,诸如投入十万元一年获利十五万元,算算利息比一般的银行和理财产品都高多了。一些老年人受不住高息的诱惑进行投资,结果血本无归。 打“恐吓”牌 “您的银行账号参与洗黑钱活动,您已被公安部门列为网上缉拿对象,请速打款至……”“您的某某出车祸了,现在正在医院就治,请速汇钱至……”骗子们利用这些恐吓的方式进行诈骗,往往很容易一下子将老年人“诈”蒙了。由于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弱,容易被各种说法说服。再加上亲人不在身边没有正确的引导,让针对老年人的骗局愈演愈烈。在此,提醒老年人面对诱惑一定要保持理性,多和家里的亲朋好友商量,避免上当。子女也应该对老人进行知识的普及、理性的说服,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我想哭,谁借我眼泪?
下一篇:中国三大“骗子集中地”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