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全家五人退休金大对比,让企退的我羞愧万分!

时间:2019-04-14 08:03:4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全家五人退休金大对比,让企退的我羞愧万分!
 
2019年,国家又给一亿多退休人员调整了养老金。
据说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调整幅度都是5%左右,看起来很公平正义,每人都是5%左右,百分比多也多不了哪去,少也少不了多少,皆大欢喜。
当然这说的是百分比,要是论增长的绝对值,差距就大了。
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退休养老金的差距到底有多大,全国具体的数据恐怕没有人知道。
因为有关部门从来只提供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数据,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数据只字不提。
通常的做法是在每年的养老金调整后,由官方发布一个新闻,大意就是: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迎来**连增,人均养老金达到****元,预计有***亿人受益。
受益受益受益,涨100元是受益,涨1000元也是受益,个中滋味如何,大概各自心里有数。涨得多的,要么闷声发大财,要么得了便宜还卖乖。涨得少的,只能打落的牙齿往肚里咽。
至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从来没听提过。
前面说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具体数据,有关部门守口如瓶,老百姓根本不知道。
但老百姓不知道的是全国全省或者全市的大数据,对于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家人、亲戚、同学、朋友们的具体养老金情况还是略知一二的。
今天,作为一个原破产地方国有企业退休的职工,将自己和家人共五个家庭的养老金情况晒出来,供大家参考。
五个家庭按顺序依次为母亲、姐姐、哥哥、我、妹妹。


一、母亲
母亲如今年龄已经过百,退休时养老金约为33元,经过四十多年的增长,达到了4670元。
母亲退休那时还不兴什么职称,如果有职称,现在的养老金还会多些。


二、姐姐
姐姐1966年高二肄业,直接接班,参加工作(那时父母退休允许子女一人到原单位工作,称为接班)。后在医院进修大专评为中级职称。
姐夫是正高职称(教授级高工),是当年有名的京城老八校毕业生,大名鼎鼎的徐工集团三大主机厂之一的技术厂长,享受特殊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可是养老金比姐姐少了一千元。经济基础决定家庭地位,姐夫在两个人的家庭里地位排位第二 。


三、哥哥
哥嫂都曾是知青,一个上学上到初二、一个上到初一。好在后来都进了事业单位,退休后养老金都还可以。嫂子为事业单位的工人,和事业单位的其他人相比,养老金算少的。但比起绝大多数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还是高高在上的。


四、我
当初我定职称为工程师时时,双轨还没开始,那时说国有企业的工程师是干部身份,工资待遇和机关事业单位的科级相当。
从1992年开始,企业改制了,我也理所当然的需要按月缴纳养老保险了。20多年过去了,我的妻子一分钱的养老保险没交,可她的养老金高于我这个年年按时缴纳养老保险的企业工程师的两倍半。
妻子这高于我四千余元的养老金像大山似的经常压得我喘不开气。呵呵,开玩笑的。说多了满是心酸。


五、妹妹
妹妹先是当代课老师,后来学校缺人,代课老师转正,正式成为中学教师,后来因为教学成果优秀,被破格晋升为副高职称,在我们这地方,教师中的副高职称养老金大致就为七千五左右。
妹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恢复高考后考取的大专。按理说,这个学历在高校是非常尴尬的。好在进校较早,在专业选择上先人一步,因而虽然学历不高,但成果尚可,因而早早地成了副教授。副教授以后,再往上走职称路基本上封死了。好在他及时转为行政,成了学校下属独立学院下的一个部门的主任。退休时,按正处职务退休,月养老金九千余元(高校为省属,待遇比地方稍高一点)。
 
我家五个小家庭的养老金情况披露完了。我毫无争议的成为五个家庭中养老金最低的,而且低的幅度是如此之高。
不光是家庭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这种事例举不胜举。我有一个朋友,和我同天到同一个单位工作,同年考上大专,同年被聘为工程师。后来他被调到事业单位,并在所在单位职称顺利地被评为副高,现养老金八千二百多元。
而我,因工厂效益不好,和工厂签订了俗称两不找的协议后(除人事关系保留在厂内外,工厂不发你一分钱、你也不用交工厂一分钱,所有的社会保险自己承担),自谋职业。
因而,虽后来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十余篇论文,作为主设计人员之一设计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畅销除西藏外的所有地区。
但因为人事关系在厂内,无法参与高级工程师评聘,直到退休还是中级职称,直到今天退休金才达到两千六,和我同天参加工作的这位朋友比养老金简直是弱爆了。
其实,就是有机会晋升高级职称,养老金也只能比现在高一千元,和事业单位也没法相比。
其实,根本不用将自己家庭养老金的鲜活事例来证明企事业单位之间养老金的巨大差别,这种巨大差别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不光是企事业单位之间实行双轨制,企业内部同样有双轨制。
举个例子,同一个工厂厂长的养老金要比厂办幼儿园老师的养老金要少得多,而且该厂办幼儿园老师的部分养老金要由地方财政负担,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然能真实出现在当下。
啰啰嗦嗦,也不说了,说了也没用,可尽管没用,该说还是要说。
您觉得同感的话,不妨转给身边人看看,也别让人家以为咱们心里不知道吃了亏,更别让人以为咱们吃了亏心里还很愉快。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视觉中国”遭围剿 新华社也挞代

下一篇:涉“套路贷”恶势力团伙的律师被控有罪,律师圈哗然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