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5 13:50:05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刘颂寒 - 小 + 大
扶人被讹,对讹人者提高处罚力度势在必行! 又出现了一例:嘉兴一名学生好心扶起摔倒的大妈,结果大妈倒打一耙说是他撞的,还说:“不是你撞的怎么会扶!”(3月14日“看看新闻”) 一句“不是你撞的怎么会扶!”让人看了不免寒心。这名中学生明明是去扶起摔倒的大妈,却被大妈一口咬定为撞人者。幸好,事发路口有监控摄像帮中学生证明了清白。否则,又将会出现难辨真假的争吵,也会再次引来“扶与不扶”的大讨论。 显然,社会出了问题。对于“扶不扶”的问题,除了要考虑扶人者以外,还应该从讹人者身上寻找问题。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摔倒的人未必真正知道是谁撞的自己。但是,这也并不意味,他们可以通过主观臆测来指认谁导致了自己的摔倒。正如网友所说,如果讹成功了,可以得到赔偿,但即便失败了,也不需要承担任何违法成本。从这一点来看,可以看到讹人者的违法成本太低,也是导致类似现象出现的原因之一。所以,提高对讹人者的处罚力度,早应该纳入相关立法的考量范围。对于那些故意讹人者,除了以往的批评教育以外,更应该有多样的处罚手段。面对如此社会现实,提高讹人成本已经势在必行。 扶人被讹,严重伤害了社会道德价值体系,也偏离了我们提倡的社会价值观念。对于这类行为,必须制定细致的惩罚措施,别再让这类闹剧层出不穷。 现在,都倡导在扶人之前,先进行拍照来留证据,以免自己落入有口难辩的尴尬地步。但是,这种要求扶人者先取证的方式,显然让人觉得不妥。倘若,做好人好事都需要如此小心谨慎,这就不是正常的社会逻辑。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这则新闻未令我暖心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