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儿童被遗忘校车致死的事件,为何层出不穷?

时间:2019-06-04 10:11:47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姬鹏 - 小 + 大

有媒体报道,5月30日,海南万宁市一名4岁男童,被遗忘在幼儿园校车内长达5小时,被发现时已处于昏迷状况,随后男童被送往医院紧急治疗。遗憾的是,6月2日,男童父亲称:“孩子因抢救无效离世”。目前,警方已经介入,事件进入侦查阶段。

就事论事,有关“幼童被遗忘校车致死”的事情,已经不是头一次发生。但是,每一次的发生,除却带来“沉重的代价”和“舆论的喧嚣”之外,好像并没有特别的“价值增量”。

我们很清楚,对于“幼童”来讲,自我的行为能力还不健全。起码,对于自己被落在校车里的处境,并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救”。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严谨。当然,一般来讲,校车不大,都是大活人,基本上该到下车的时候,孩子们也都会自觉的下车。但是,我们要知道,有时候孩子们可能“短暂的打瞌睡”,这种时候,如果“管理人员”不进行清查,很容易把孩子落在车里。

然而,从舆论上的“愤怒情绪”来看,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这里面所强调的“不负责任”,也应该从两个层面去看。一方面,确实存在个人责任心的问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管理秩序”本身,存在疏漏的问题。

坦白讲,如果是一个人全权负责,可能责任心还能较为聚焦。但是,当一个“团体”(校车人员配置)去负责的时候,靠个人责任心,显然是不能达到长效的结果。这种时候,“管理秩序”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

就拿“4岁男童被遗忘校车内离世”的事情来讲。所涉及的“校车管理人员”如果能有较好的“管理秩序”,做好每一次“清车备案”,想必这样的事情就不会发生。与此同时,就算孩子们下车后,也要做好人数清点,确保每一个孩子的到位。

总之,这些行为,在不出问题的时候,可能看起来比较好笑。可是,一旦出问题,就能及时发现并解救。所以,对于幼儿园的“管理秩序”而言,就算再怎么繁琐好笑,也要坚持落实。毕竟,这关乎生命。

“管理秩序”的程序化越严谨,越能解放成年人的责任紧张感。就拿校车的“管理”来讲,如果都是“少年”,这样的问题就不会发生。但是,对于幼童来讲,主要的安全行为能力还没有形成,并且主要依赖成年人的监护进行日常的活动。这种情况下,作为在集体环境中的幼童,要想保证最大程度的安全,就必须要求有严格的“管理秩序”。

可普遍来看,绝大多数幼儿教育机构,为“节省管理成本”,无论是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还是在“管理流程”的把关上,都显得比较吝啬。这种时候,不出事儿的时候,一切都被掩盖,自吹“好管理”,“好员工”。可是,但凡中间环节出现纰漏,一切问题就会显出原形。

事实上,关乎幼儿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外教人员”,有没有“营养配餐”。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孩子是否能安全进行学习”,当然,这里的“学习”,也并不在于知识的吸纳,最重要的还是要“玩得好”、“玩得开心”,让孩子们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至于,“生命无小事儿”的核心重点,并不只是生命,而是“小事儿”可能摧毁生命。就拿“4岁男童被遗忘校车内离世”的事情,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个活人怎么就能被落在车里,并且长达五个小时才被发现。显然从时长来看,孩子被落在车里有半天的课时。可能,老师在放学清点人数的时候,才发现孩子不在场。

对于这样的结果,直观的去看,总觉得很不应该发生。但是,我们要知道,发生就代表永远的悲怆。甚至,对于安全事件来讲,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那些被我们觉得无关紧要的存在,其实才是最大的隐患。就比如“孩子落在车里”这种问题,就是因为平日里孩子们都很主动下车,所以被忽视了。

可是,对于安全本身来讲,危险的就是小概率事件的存在。就像很多公共场所的“灭火器”,有的可能几十年都用不上,但不代表它本身无价值。因为,一旦灾难降临,有些事情是准备不及的,而这种“隐患意识”却是管理秩序中较为重要的一环。

不过,责任心是一种“私域态度”,对于“公域管理”来讲,只有秩序化的不断巩固,才能带来真正的严谨。否则,一味的强调“责任心”,无异于拿“孩子的生命”去当“人心的检验器”。这种较为道德化的安全维系尺度,显然是靠不住的。由此,这也是“4岁男童被遗忘校车内离世”给我们最沉重的反思。

从畸形市场化的意义上而言,“校车管理人员”和孩子们非亲非故,要想让责任心完全落地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严格要求幼儿教育机构,对管理秩序进行加强。因为,“幼儿教育”对于安全问题的要求,是要强于义务教育阶段的。

于此,家长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要对幼儿园的安全问题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考评。定期去学校进行参观,进行询问,以确保自己的孩子所处的环境是安全的。与此同时,对相关的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也应该进行公开的考核,确保他(她)们不会对孩子们构成安全威胁。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男子送外卖挣钱救女,电车被扣,下跪求情不允袭警

下一篇:换个包装涨价十倍,“新药”审批纯属演戏!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