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学籍遭人冒用,学历不翼而飞?冒名顶替者必须严惩

时间:2019-07-20 16:31:1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杨鑫宇 - 小 + 大

冒名顶替者许娟娟被称为一名“高考移民”,从某种意义上,这个说法也算贴切——许娟娟本是一名山东籍高考考生,因为山东高考压力较大,其家人通过一系列操作,让其“变身”成了内蒙古的麻巧珍,并以内蒙古考生的身份顺利考入了中北大学。

法律的执行,从来都不会以违法者的态度和看法为准绳。

7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一则关于“身份冒用”的新闻,其情节令人十分无奈。2011年,内蒙古女孩麻巧珍毕业后,发现来自山东的“高考移民”许娟娟,在2006年冒用了她的身份信息,从内蒙古考入了位于山西的中北大学。被冒名后,麻巧珍发现,她无法在学信网上验证自己在内蒙古财经学院取得的学历。此后的8年里,麻巧珍不停为此事奔波,问题却始终未能解决。

对麻巧珍而言,这起事件无异于飞来横祸,在其本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麻巧珍的学籍竟然遭到了他人的顶替,从哪个角度上看,都是一场完全没有任何道理的无妄之灾。由于学历无法认证,麻巧珍毕业之后,一直无法考取行业相关的资格证书,也无法考研升学。人们常说“高考改变命运”,但恐怕没有多少人能想到,2006年的那场高考,竟然能够以这样一种荒谬的方式,彻底改变了麻巧珍和徐娟娟二人的命运。

在报道中,冒名顶替者许娟娟被称为一名“高考移民”,从某种意义上,这个说法也算贴切——许娟娟本是一名山东籍高考考生,因为山东高考压力较大,其家人通过一系列操作,让其“变身”成了内蒙古的麻巧珍,并以内蒙古考生的身份顺利考入了中北大学。

然而,仅用“高考移民”来形容许娟娟,并不足以充分反映出其行为的恶劣,毕竟,其他的“高考移民”,充其量不过是试图利用政策的漏洞“暗度陈仓”,而许娟娟及其家人却远远逾越了法律的“红线”,直接搞起了冒名顶替他人的非法勾当。制造虚假的户籍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违法行为,没什么好狡辩的,当这种造假行为对他人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时,造假者必须承担责任,消除影响,并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代价。这一点,不应该有任何讨价还价的空间。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面对记者的追问,许娟娟竟然显得十分“理直气壮”。一方面,她承认了自己的家人为其“操作”异地高考的事实,还看似“大方”地表示愿意配合麻巧珍处理学历问题,但另一方面,她却提出了必须要保证她的学历不受影响这种荒谬的条件,表示不能通过注销她的学历来保证麻巧珍的学历。在接受采访时,许娟娟说:“我也是多年辛苦的考的学。”言下之意是说其学历也是通过她的努力得来的,理应受到保护。显然,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能够考入中北大学,靠的根本就是见不得光的非法手段,在这种非法手段之下,就算她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其学历从一开始就不合法的事实。

许娟娟对这个问题怎么看待,是她个人的自由,谁也没法操控她改变自己的态度和看法。然而,法律的执行,从来都不会以违法者的态度和看法为准绳。如今,真相已然大白于世,当地警方既然已经清楚地知道谁才是真正的麻巧珍,谁又是那个冒名顶替的冒牌货,就应该果断采取措施,让二人的户籍信息恢复到原本的样子,并与学历主管单位协同消除这一冒名行为对二人学历信息的影响。总而言之,许娟娟配合也好,不配合也罢,这起事件的结局都不该受到任何影响,还受害者麻巧珍以公正,是有关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过去,不少地方在户籍、学籍的管理工作上,都有疏于防范,把关不严的问题。一些心思不正的人,利用这些漏洞,制造了多起冒用他人身份参加高考的事件。基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行径在当时往往很难被人发现,大多数受害者都是多年以后才猛然发现自己的身份竟然遭到了盗用,且对自己产生了不良影响,而那些冒名顶替者,此时早已享受了多年冒用他人身份带来的好处。

面对这种情况,仅仅让事情恢复原状,其实还是让那些被顶替者吃了亏,而让顶替者白白占了便宜,对此,有关部门还应想方设法加强对冒用他人身份者的惩戒,如此方能以儆效尤。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将孩子挂墙上痛打,幼师虐童案为何屡屡发生?

下一篇:支持“知假买假”就是支持净化市场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