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狱内月消费七千却不交全罚金,也能减刑?

时间:2019-08-31 15:42:00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吴元中 - 小 + 大

狱内月消费七千却不交全罚金,也能减刑?

据“澎湃新闻”报道,继2017年11月获减刑7个月后,贾玉山再次获得减刑。公开资料显示,贾玉山系吉林宝源丰公司原董事长,被指违反防火规范要求建设厂房,2013年6月3日发生重大火灾,造成121人死亡、7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2亿元。2014年12月,贾玉山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并处罚金100万元。
违反要求建厂房不说,据幸存工人讲述,安全通道被人为封死,只留下一个偏门,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这种影响如此恶劣的罪犯执行减刑,本应分外慎重,要有充分的说服力。
查看减刑理由,2017年执行机关提出的理由是,贾玉山在监狱内参加夜间值班员岗位劳动,积极肯干,努力完成劳动任务,认真遵守监规,积极参加三课学习,获得表扬3次。最近一次减刑的理由是,贾玉山认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确有悔改表现。虽然文字表述不完全相同,但这两次的理由如出一辙,即都是积极改造、认罪悔罪。反观贾玉山的情况,两次减刑时间不但相隔很近,而且都是充满主观判定的“认真悔罪”、“积极改造”等理由。
别的不说,贾玉山被处罚金100万的财产刑,而他在2017年那次判刑时的考核期内仅执行了10万元,狱内月均消费却高达7281元,连检察机关都认为月消费过高、财产刑执行不良。
众所周知,在监狱服刑,伙食等基本消费品都是国家供给,通常情况下是用不着自己花钱进行额外消费的。虽然没有披露他究竟执行了多少财产刑,但检察机关认为其财产刑执行不良,无疑说明有相当一部分没有执行。
财产刑的执行与认真悔罪、积极改造是有必然联系的。2016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中规定,人民法院办理减刑、假释案件时,可以向原一审人民法院核实罪犯履行财产性判项的情况。由此也可看出《规定》明确把履行财产刑的情况纳入悔罪考量。所以,仅仅从贾玉山在监狱里的高消费表现和财产刑执行不良的事实,就应当认为仍然存在对抗心理,并没有好好悔罪、积极改造。
所以,贾玉山两次减刑理由的合法性、妥当性都是令人质疑的。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并及时介入,不能因为减刑不当而使犯罪分子逃避应有的惩罚。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以房养老”骗局为何频频得手

下一篇:从孙小果到“小四毛”:正义岂能在“最后一公里”烂尾?!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