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06 17:35:2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不久前田朴珺女士关于“贵族精神”的体会,引发网友热议。其主要槽点是只见其皮、不见其神,主要都是介绍繁文缛节的餐桌礼仪,压根与贵族精神的精神内核无关,实为买椟还珠之典范。同时田女士幽默的笔触还奉献了不少笑点,譬如管家毕恭毕敬地用银盘托上一张小纸片,打开一看正是自己刚点的“WiFi密码”…… 好在田朴珺女士的体会是务虚的,大家笑也好,赞也罢,其实对青年的导向并无多大干扰。然而王石先生是务实派,近日也郑重地向广大青年提供了建议,如下: 【年轻人做什么事都不要着急,你们有时间。年轻人一定要想想,你到底想做什么。我朋友,华大基因的汪建,他女儿在高考前跟他说,爸爸,我不想上大学,我想跟着你去登山。 一年之后,他女儿又说,想去读书了,结果一考试就被杜克大学录取了,毕业找工作时去了麦肯锡。面试本来20分钟,后来她和面试官聊了一个多小时,因为面试官竟然也是登山爱好者!当时她就被录取了,面试官说:杜克大学毕业的人很多,能登雪山的有几个? 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了,没想好自己的目标之前,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去,别老想着赚钱,别被一些东西困住。】(澎湃新闻) 王石的建议就很具体喽,直接开出了“公益、探险”的药方,而且还拿朋友汪健的女儿来做示范,那么公众就不能沉默以对了,毕竟作为成功人士对青年是有影响的啊,万一自家儿女笃信了商界大佬的鸡汤,毕业不找工作不考学,非要去爬雪山怎么办?路费、向导、装备……管王老师去借么? 肉糜啊肉糜,谁不知道肉糜好喝,而且还特么贵呢。 华大基因的公主哈,我们不知道她学习成绩咋样,反正去杜克大学,人家聊的也是登山,就算是特长生吧。确实能登雪山的年轻人少之又少,然而其真实原因,不是他们身体素质不行,而是钱包不行。登雪山早已成为了贵族运动,而且是所有贵族运动中门槛最高的一顶,登珠峰起价75万,只要钱到位,夏尔巴人抬都能给你抬上去。 当然不能说没有风险,但要说是“探险”难免夸大其词。电影《攀登者》看过伐?在几十年前没有职业向导、没有现代化装备的时代,那才真的叫探险,九死一生,值得尊重。如今呢?珠峰上都“堵人”了——今年春天尼泊尔发生一连串事故,大好的天气,楞有十余名登山者因为排队等候时间过长被“堵”死在山巅,而不是死于自然灾难,都是人祸呀,这种死法简直令人无语。 公益、探险,这都是有钱公子小姐才能大显身手的领域,普通百姓子弟敢去做公益吗?就算能吃糠咽菜,人家还会怀疑你骗钱,穷人早就被剥夺了做公益的资格了。 王石、汪健的教育方针,对他们的子女来说,完全正确。人生要想避免弯路,就得提前充分试错,如果有充分的资本,随便的试吧试吧,试到三十多岁找准方向,天时地利人和,一飞冲天,真是最好不过的规划了,其实很多国外的富家子弟,都是这么规划的,新鲜吗?这不是您的发明啊老哥哥。 然而这真的是专属于贵族的路。普通家庭把大学生供出来,基本就已经吃干喝净,很多都没有能力供养他们租房了,还供他们公益、探险?瞎jb晃荡几年? 绝大多数普通出身的青年,学校毕业后摆在眼前最紧迫的路,就是赶紧工作赚钱,实现经济独立,减少家庭负担,攒一笔钱买房结婚,别让父母继续吃糠咽菜给你攒彩礼,就谢天谢地了。 当然每个人都要试错,但从现实角度,绝大部分青年都不可能通过“公益、探险”的方式来试错,这条路太奢侈了。普通青年只能通过工作试错,这家不行换那家,这行不行换那行,骑驴找马、衔接风险等等等等,最后说不定也能成功,刘强东不就卖光盘起步的吗。 但是不论怎样试错,成功都是小概率事件,跟你以何种方式试错没太大关系。起决定因素的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就是机遇、资源、背景等等,带有很强的偶然性——这话不是臆测,而是王石自己说的。 普通家庭的孩子,能够保证的只有努力,其他只能靠天。而大富之家的公子,可以保证除了努力之外的所有资源,没有机遇也能创造机遇,不聊成绩咱还能聊登山,实在不行咱给哈佛捐个楼……只要孩子不疯不傻,成功是大概率事件。就跟拿钱铺路保上珠峰的意思一样。就说最近的事故,遇难者好几个都是发达国家的有钱老头儿,60多岁带心脏病的都有……此等“探险”不是侮辱登山家么? 而如果换成穷人子弟,信了王石老师的鸡汤,穿双解放鞋就想去登雪山,那才真叫“探险”——公子哥探险是有惊无险,你探险那是直接寻死,根本就活不到去跟杜克大学面试官吹牛逼的那天。 觉得吧,熬鸡汤是资产阶级的自由,但是有些离地太高的人生经验,留给自家公子就行了,不要出来误导天下青年。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网红”进驾驶舱,仅仅处罚没用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