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艺人参加综艺逝世背后——台前幕后的荒诞现实

时间:2019-12-01 08:56:18    点击: 次    来源:尖椒部落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艺人参加综艺逝世背后——台前幕后的荒诞现实


摘要:影娱业是能引起舆论关注的一处,近日还有网易患病程序员维权,煤矿透水事故工人遇险等事件见诸报端。每个角落的劳动者,命运似乎不同又没什么不同,在榨取最后一丝利益的寡头和机制面前,劳动者距离找寻到劳动的意义的那一刻,似乎还很遥远。
11月27号早高峰,挤在再无缝隙的地铁上,看到许多上班族握着手机刷着同一件新闻:艺人高以翔参加综艺时心脏病突发送往医院。
当时已有娱乐营销号传出抢救无效的消息,临近中午,不幸被确认。行事低调、性格温柔的知名青年男艺人就这样在综艺节目设置的高强度游戏里离开人世,中文互联网世界陷入对此事的热议,更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质问和声讨。至今,综艺制作方尚未给出令人满意的回应。
影视娱乐行业凛冬已至,从业者们和众多行业并无二致,在更恶劣的环境中艰难求生,这不是新鲜的话题。也正因综艺节目越发剑走偏锋,迫使艺人体能达到极限来吸引眼球,终于招致了悲剧发生。业内长期以来合同不完善、缺乏安全保障、过劳的状况,似乎终于从观众们兴奋的注视、如潮的笑声中浮上水面。
这一次的不幸绝非个案,相关工伤时有发生。台前幕后的灯光、道具、录音师、编剧、替身、群演……在失序和极不规范的工作环境里,多年如一日地描画出一幕幕银幕中的光鲜场景,这一切显得实在有些荒唐。

台前幕后的残酷真相
也就在几天前,新工人剧团创作、演出的舞台剧《我们2s·劳动交流市场》中,女孩晨伊自述了这样的片段:
她满怀欣喜报名参加闯关类综艺节目,经历才艺审查、“抵制低俗娱乐节目暂停”等风波后,她终于来到了镜头前。
可当正来月经的晨伊想退出时,却被导演威胁:“不录,上一次的工资也别拿!”于是晨伊迫于无奈,一次又一次掉进水里,被录下滑稽的样子。
“一个大瀑布冲下来,我的隐形眼镜掉了一只,姨妈疼得失去了知觉,脑子也不转了”。
晨伊的经历,恐怕就是每个观众点开链接、摁下遥控器按键,在综艺节目耍宝出糗的段落里获得愉悦轻松时,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听完晨伊的讲述,回想那些镜头,或许你我不会再那么解压地笑出声。
——尤为讽刺的是,一位“头部”、“顶流”年轻女艺人来月经拒绝下水的新闻,引发了远至海外的舆论热议的同时,晨伊录制结束后,看了几百期节目,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出现。舞台上,年轻的她带着不知是轻松还是疲倦的微笑回顾这段记忆:“可能是我的才艺太low了吧。”
《我们2s·劳动交流市场》以拼贴的形式,以虚拟的“劳动交流市场”中人们的聚合为场景,讲述了众多劳动者的遭遇。导演许多、球菌,演员晨伊、小海、叶福智、小静、戴陌、游历,大多有打工经历,并非所谓科班训练的职业演员,因而也使得演出具备别样的真切的肌理。
演员们在剧中饰演的每个角色都如屏幕中的“群演”,是现实世界中仿佛“人肉背景”一般,提供大量服务却隐形于关注之外,往往被忽视的普通劳动者。他们生命记忆里难以磨灭的片段,不为人所知,都是“镜头外的故事”。
今时今日,一位知名艺人的离世,让行业中的种种不公和压迫进入公众视线。可如果仅限于缅怀艺人,对这档综艺进行短暂的声讨,相似的悲剧恐怕并不会杜绝。
而这其中还蕴含着一种不公平:知名艺人尚有与制作方以及其背后的大企业议价、话事的某些权力,小艺人以及相关各工种工作人员,为了获得可能出头的机会和并不高的薪水,只能依附、被迫认同这套野蛮生长的程式,签订不公平合同(或根本只是口头协议,拿不出合同),接着义无反顾的踏上状似闪耀实则遍布危机的劳动之路。


谁的生活,谁的劳动?
如《我们2s·劳动交流市场》中所发问的:劳动本应获取的是尊严,是满足,是获得快乐并带给他人快乐。但在畸变的结构中,不仅仅是落入水中的晨伊,每个人都面临困境:西装革履的小白领、住群租房的临时工、白化病的唢呐手,他们总是不断碰壁、被拒,所有疲倦和茫然都指向了地平线上的终点——劳动的真正意义已经荡然无存。
“我怎么感觉……我不是我……我是他们的印钞机(剧中人语)。”越劳动,越无力,但还要继续劳动,劳累,劳资矛盾,过劳……直到惨剧发生。
影娱业是能引起舆论关注的一处,近日还有网易患病程序员维权,煤矿透水事故工人遇险等事件见诸报端。每个角落的劳动者,命运似乎不同又没什么不同,在榨取最后一丝利益的寡头和机制面前,劳动者距离找寻到劳动的意义的那一刻,似乎还很遥远。
非传统、非线性叙事,非职业演员质朴的表演,是《我们2s·劳动交流市场》外在与主流话剧演出的不同。在当下更宝贵的是,参与者们以自己和身边人的遭遇和困惑为线索,去试着摸索已不常被提起,却具有长久、扎实力量感的议题。
劳动者的经历日常,平淡,如同碎片,但贴合于一处,便迫使舞台下的观众直面现实的荒谬——来自舞台上,和走出剧场后的。
剧的末尾,打工之余跑到网吧创作了大量诗歌的小海,被工友问:“诗好是好,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小海陷入了迷惘:
“是啊,写诗是我热爱的劳动,但是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我感到特别地孤独、无助,痛恨我自己。”
孤独,无助,这两个词对太多人来说不陌生,所以人们打开电视和手机,想要获得些自欺的快乐。综艺里为用生命在疯跑的艺人们鼓掌呐喊的主持人,和戏剧中售卖昂贵礼盒的销售经理喊着相仿的口号:
“要成功,要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没有任何借口!保证完成任务!”
台词重叠着,使人分不清这究竟是谁的生活。
也就在这压榨与过劳如影随行,死亡不期而至的时刻,小海的问题似乎有了模糊的答案。
身体、头脑、情感,资本从人们身上攫取着不同维度的珍贵价值,看着美丽、英俊却如同傀儡般的艺人们麻木地笑出声,只会让麻木愈发麻木。走进剧场与剧中人一道发问吧——笑不出来,但是,“劳动中的我们是谁?”或许我们可以试着去找寻答案。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反杀”获刑,跪求来砍才是正确姿势?

下一篇:愤怒!残障者被迫做奴隶,这是整个社会的耻辱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