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华为高管再爆猛料:251事件是全网黑公关?

时间:2019-12-06 07:41:5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华为高管再爆猛料:251事件是全网黑公关?


从内部HR胡玲披露研发岗兄弟们无加班费月加班超过160个小时,到如今李洪元被送进去待了251天引爆舆论。这个企业最近可谓是站在风口浪尖啊。子弹飞了好些天了,笔者也想提出几点疑问与大家商讨。
首先由昨天引发的新一轮热潮——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社交媒体转发《针对华为的黑公关狂欢》一文说起。
余承东转自“至道学宫”公众号的这篇文章大意就是说不管是之前的胡玲事件还是这次的李洪元251事件,都是黑公关在作祟,并且是全网的黑公关集体行动。
所谓黑公关,就是雇佣网络水军,通过造谣生事,或者有目的的借题发挥,炒作某个事件,有预谋有计划有组织的有偿攻击某个人或者某个机构。从而达到损害对方声誉和品牌,损害对方利益的目的。
笔者不知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网民能收到美国的钱来对贵公司进行黑公关,笔者也不知道为什么搜索如下关键词却什么都没有显示:
一个有头脑的人绝不会这样极端的看待问题。如果黑公关就能搞掉一个大企业,那么这个企业是不是也太脆弱了,根本不是人们心中那个民族之光了?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如果真的可以轰然倒塌,那一定不是因为外部力量有多强大,而是因为内部出现了无数蛀虫。
况且,这个大企业能在手机行业一片红海之中闯出一片天,其抗风险能力和应对黑公关的能力需要我们来担心吗?要知道,任老板本身就是一个公关高手啊。
那到底是不是如余承东所说,美国才是针对李洪元251事件的第一黑手?
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可以存在怀疑,毕竟处于贸易战的当口,美国见不得中国好,大肆宣扬对中国不利的事件也是可以理解的,这站在华为的角度看也是理所当然的。只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美国搅混水的可能性,就言之凿凿的说所有事都是美国搞出来的,就不看、不听、不顾自己身上的问题。
这明明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很多人却非要蒙住自己的眼睛,就像跟男友撒娇一样说:我不听,我不听……
倒回去看,笔者还想说说颇具争议的华为的回应。
12月2日,在舆情已经发酵得满天飞的时候,华为终于回应了:“华为有权利,也有义务,并基于事实对于涉嫌违法的行为向司法机关举报。我们尊重司法机关,包括公安、检察院和法院的决定。如果李洪元认为他的权益受到了损害,我们支持他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包括起诉华为。这也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
对比刚刚发生不久的网易裁员事件,此次华为的回应就算能够得到人事经理的专业信任,却牺牲了网络意见的情感信任。
放在目前的法治社会来看,华为的回应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华为的确有权利和义务去举报任何人,任何人都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起诉华为当然也是可以的,而反过来说华为也可以拿起法律武器去起诉某个个人。
可为什么很多人对华为的回应感到很失望呢?因为感到失望的人们自身也是工薪阶层,也面临着被裁员、被起诉的风险。
从同理心上说,大家是希望华为出来表个态、向被冤枉的员工道个歉,可结果似乎不如人愿。和从前的爱国正义形象相比,这次的华为好像一点都不近人情。但笔者说句早就想说的话:一个私人企业为什么能和整个民族联系如此紧密?任老板自己不都说不希望自己的企业和民族主义联系过甚吗?他自己不也正大光明的在使用苹果产品吗?
所以,不要把自己的网络上的一句力挺和整个国家危亡联系在一起,爱国和某一个企业并不一定是绑定的,爱国和孟晚舟事件也并不一定是绑定的。
至于李洪元事件对华为形象的损耗,也不用我们操心,爱国的企业不会因为几句批评就倒下的。只是,这次251事件的确表现出公司内部存在的一些不足。比如,李洪元用12年工龄换来的30万离职补偿,这笔钱为何是从部门秘书个人账户汇出的,但交易摘要却注明了“离职经济补偿”?
还有,公司内部举报业务造假问题是否会被主管针对,进而导致边缘化?为何李洪元会被涉嫌“敲诈勒索”刑拘,历经251天看守所生活之后,又因证据不足获释,并获得了10万元国家赔偿?
这其中的各个细节现在都没有被爆出来,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只能凭借已有的资料分析判断,难免导致有的人过度分析,或者给各个关键角色扣个什么帽子。
所以,此次事件引发的各方讨论也是可以理解的。
最后,笔者想到任老板不也是学毛著的标兵吗?笔者想,可能不光是任老师需要学毛著,整个公司的人都应该学习毛爷爷,学学毛爷爷怎么对待基层战士,怎么管理党,怎么样去爱人民。如果华为上上下下都学习毛爷爷,贯彻落实他的思想,那么也就不会出现李洪元的251事件了吧。当然,这可能也只是笔者的一厢情愿而已。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天价施救”涉事吊车公司失联,路政别玩“失忆”

下一篇:面对厂方,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六)淡季,工厂逼人自离的诡计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