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一个“反婚斗士”的心路历程

时间:2019-12-06 07:54:06    点击: 次    来源:尖椒部落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一个“反婚斗士”的心路历程


摘要:“对于婚姻,比起强烈的厌恶,其实是沉重的畏惧。”
与线上剑拔弩张、争强好胜的姿态相比,真人的白云则显得朴素很多。她长长的卷发自然地搭在肩上,脸上是淡淡的妆容,穿着一条白色裙子,整个人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温温柔柔的模样,没有一点气势。
今年年初,白云在社交平台上开通了一个账号,除了转发大量与亲密关系、婚姻价值观及女性身份认同相关的信息,她还会发布一些与性别议题有关的时事新闻评论,语言风格极其犀利,常常令粉丝瞠目结舌。
但习惯了她在互联网中批判性的角色,看到真人笑意盈盈的样子,我反而有点不适应了。她欢快地招呼我,推荐我尝试店里新推出的食物,我点点头,随后坐下。我们的对话也正式开始。
以下是她的口述。
 
被生小孩的噩梦惊醒
我是在听各种恐怖故事中长大的小孩。因为当时生活的村子,是处在一个重男轻女的环境中,经常流传着比如死婴的说法,听起来特别可怕。但后来大了一些,我才知道这些传言都是有出处的。
村子并不大,大家都互相认识。这种熟识是会带来很多压力的,比如今天小孩成绩得了六十分,可能还没有等到他回家,家人就已经从别人的口中知道了这个消息;又比如今天家里生了一个小孩,还没有听到祝福与贺喜,就可以想象那些邻居的遗憾与失望,毕竟“女孩不中用”。
当时年龄小,其实对生育这件事没有概念,我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各家各户有很多小孩。但村子的人,大家都不是很富裕,表面上越生越多,但实际分摊到每个人的食物和其他资源,都是缺乏的状态。可这样的状况,妈妈们还是各种生,今年生了,明年还要继续。可是明明怀胎就十月了,这些妈妈们都不需要休息吗?这是我小时候最大的一个疑问。
那些关于弃婴或者死婴的传说,就出现在那些生不到男孩的妈妈中。最夸张的,也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朋友的妈妈。我朋友是家中的长女,下面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中间还有三个流产的婴儿。这三个小孩,不知道是因为村里有神医认为的性别,还是真的在医院中检查出来的性别,反正就是因为可能是女孩的关系,被堕了。
听说在第三个小孩堕胎的时候,她的身体几乎已经无法再承受了。但那段时间,他们一家还在烧香拜佛,希望早日得到男丁。后来在身体复原的阶段,那个妈妈一直在床上睡不着,总是梦到被抛弃的小孩,不停地回来找她。
这种亦真亦假的故事,给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阴影。因为我当时是被父母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家里还有叔叔婶婶,以一个大家族的形式住一起。但我的婶婶,也经历着一年一胎的事情,第一个是妹妹,下一年就急着生弟弟了。后来,可能是营养不良或者发育不好的原因,弟弟的身体不好,总是突然生病。
一个生病的男孩,对于家族而言并不是一个好兆头,所以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婶婶又开始继续生,生了第三个妹妹。后来一直生到第四个小弟弟,身体是非常健康的状态,婶婶的长期生育史才到此结束。
因为家里的小孩多,晚上经常会被哭声与叫声围绕,再加上之前听到的恐怖故事,我觉得生育真的是一件很恐怖,足以摧残人的事情。有一段时间,我也开始做噩梦,梦到自己突然连续不断地生小孩,一直生不停,生到我死,身体仍然在源源不断地产出婴儿。
当然,现在听起来是非常荒诞的故事。但时至今日,那些童年累积的阴影,一直在我脑海中无法散去。我不能理解村子里的人对男婴的崇拜,对女性身体的无视。因此,从小我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我不可以做一个生育工具,因为这真的太可怕了。
 
我想成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
上小学之后,我被父母接回去了。但从小就接触的是爷爷奶奶,所以我回到自己家,其实有很不适应的感觉。我与父母也是因为长期不接触,大家都是很陌生、很疏远的状态。
我妈妈是一个很热爱事业的女人,一周七天都在忙,白天晚上都是应酬。所以我很难见到她,也不知道她具体在忙什么。我的爸爸又是一个非常暴躁的人,经常打骂我,可能有时候不小心拿错了他的东西,他就会把我当仇人一样恐吓,说要把我赶出家门。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特别孤独,以前还有弟弟妹妹陪我一起玩,但现在诺大的一个家,都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总是会控制不住地哭,觉得自己真的很凄凉,又很绝望。对于当时的一家三口而言,父母不知道如何跟我相处,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交流。
后来哭得多了,爸爸就很厌烦,开始用各种各样的东西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用拖鞋打,我已经拼命护住自己的头了,但还是留下大量的红印。我能感觉到他是明显地、毫不留情地想打死我。事情发生之后,我也不敢跟我妈提,因为根本就见不到她,我睡了她才回来,我醒了她已经去上班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怀疑自己的父母是不是真的,跟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爱小孩的父母,完全是两个模样——他们一个不管我,一个拼命打死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生了下来,更不想回家,因为一回去可能就要忍受被打,身上都是各种肿起来的痕迹,到了体育课更是痛得不得了。
原生家庭的阴影,让我特别希望自己可以有新的爸爸妈妈。如果没有办法改变现状,或者我可以早点死,毕竟结束这些痛苦会容易很多。有时候课上听老师讲“子女孝顺父母”这些话,我其实一点都不认可。因为孝顺有着强烈的等级观念,意味着牺牲与贡献,但仅仅因为生下来就要对此感恩戴德吗?我只是需要平等、尊重与理解,可是谁又能给到我呢?
后来到了初中,我妈妈开始被老家的人频繁催生二胎。但她本来就是一个以事业为重的女人,自然不愿意。为此,我爸爸打了我妈妈,又因为生气砸坏了一些东西,家里的气氛变得愈发凝重,没有人再开口说话。直到此时,我才突然意识到,原来这么多年,我爸对我的嫌弃与厌恶,从生下来发现是女生时,就已经开始了。
不过,他们的争吵对我来说,却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情,毕竟他们终于开始思考离婚的事情了。也许我之后就不需要忍受爸爸的打骂,妈妈也可以自由了,不需要为了男人与小孩放弃自己喜欢的事情。但让我失望的是,他们最后还是和好了,计划落空,再一次陷入了父亲经常性的言语或行为暴力中。
在与父母的多年相处中,我发现自己是真的讨厌婚姻与生育。我看不到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也对和谐的亲子关系一无所知。我只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性别暴力,无论是对我、我妈、还是对婶婶,都在婚姻与生育的坟墓中,慢慢失去了自己的力量。
后来读大学,我开始勤工俭学,努力赚够学费与生活费,逐渐与原生家庭切割,这才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我不想成为一个如同傀儡的妻子,也不愿成为被孩子拖累的妈妈,我要成为一只自由鸟,可以到处飞翔。
 
他们让我不要害别人
在我交往的男生中,很少遇到有相同想法的人。我认识的很多男生,都觉得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主动走向婚姻与生育的道路。所以后来,当我再去跟男生约会,我就会讲清楚自己的状态。我是一个不婚主义者,而且对生育毫无兴趣,跟我在一起只能谈恋爱。
印象最深刻的,是遇到了一个快奔三的男生。他原本的人生规划是在两到三年内稳定下来,但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所以同意跟我先尝试这种恋爱方式。但我们见了两周后,他就很突然地提出不想继续了,说“自己不想再痛苦”。
他认为我们很合适,两个人会一直开心下去。但问题就是,我们的人生规划不一样,他实在给不了我太多。我当时听到很震惊,因为从感情开始,我们就已经讲好是好聚好散的、没有负担的相处方式,本来就以没有结果为起点,为什么他还会觉得“给不了我太多”?
这种思维方式,本质就是对传统婚姻的拥戴。即使他很想跳出这种框架,但实际上还是觉得女性是需要男性给出一个交代、一个身份、一个答案。从这件事开始,我就在思考,我需要什么样的亲密关系?为什么他们需要一段婚姻才能维持一段关系呢?
后来,我开通了一个账号,专门转发与婚姻、亲密关系及女性相关的信息,我想知道这些账号背后的她他们是怎么定义自己的生活的,他们过得快乐与否。但我渐渐发现,那些投稿者的性别比例,大部分是女性在讲述自己的痛苦,很少看到有男性投稿,可能一个月偶尔有几个。
我开始注意到投稿者中微妙的差别。很多女性的投稿都是带着求助的心态,比如担心老公出轨,怎么教育小孩成才,又或者如何处理复杂的婆媳关系。这些女性,完全就是一种掏空自己的卑微姿态,不停地努力取悦身边人,每天都在应付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困扰,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小事,都是一个人在处理与负责。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那些选择与妻子分开的男性,投稿则显得开心很多,完全是人生重活一次的姿态。还有一些男性投稿,则是讲述在婚后,自己妻子对自己有多好的描述。我有时候会有种感觉,无论婚前婚后,男性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总是处在比较好的状态,甚至表现出一种在互联网上炫耀的姿态。
除了普通人的求助,每次遇到明星出轨、离婚这种热点新闻时,关于婚姻、生育与亲密关系的讨论就会明显增多。但这让我很困扰,甚至有点悲哀,这些讨论大部分都是指向女性的,而且指责的态度居多。普通女孩已经过得很难了,可是即使有了一定社会资源、地位、金钱的女明星,却也还是面临着被互联网放大很多缺点的窘况。
我也会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偶尔也会被人攻击。比如质问我的身份,说我没结过婚,所以才会觉得婚姻不好,肯定也不会有人娶我;还有一些则是忧心忡忡地表示,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不要害其他女孩。
“不要害别人”这句话还挺常见的,包括一些亲戚也这样说我。每次过年催婚的时候,我都是第一个反驳他们的人。后来他们就不找我问了,干脆问其他的弟弟妹妹,一直逼对方回应什么时候可以结婚生娃。
我其实不能理解他们的逻辑,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如果他们看完了这些投稿或者相关信息,不希望自己也经历类似的事情,所以选择不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我没有办法操控或者强迫一个人选择不婚,因为我确实没有这样的能力,又何来害别人这种无稽之谈的说法呢?
如果这个账号之后还在,我会继续做下去。我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消除一种幸福的可能性,与之相反,这是在解放社会对女性、女性对自己的束缚,让她们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我反对婚姻与生育,是在反对这一种固定的传统的生活方式。但我是我,你是你,你自始至终都可以选择婚姻与生育。但在此之前,你需要知道,在成为别人的妻子、妈妈之前,你必须是你自己,你可以自由地、无畏地做自己。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面对厂方,如何捍卫自己的权益(六)淡季,工厂逼人自离的诡计

下一篇:雪乡,谁能治愈你的伤疤?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