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天下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出路就在韶山——毛爷爷的故乡

时间:2019-12-24 11:11:5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天下打工的兄弟姐妹们,出路就在韶山——毛爷爷的故乡


我并没有宏大的视角看待一些现象和准确理性的分析一些问题,但却想尽力表达一些我感受到的事情,那就是我的兄弟姐妹们的故事。
我的兄弟姐妹如果不局限近亲的话,人数还是很可观的,但总的来说分为两类:受教育时间较长的(大学)和早早出去打工的,且后者居多。当然,兄弟姐妹这个词还可以有更大的范围。
大姐性格文静,在初中时被迫退学,原因是家里三个孩子大爹大姨负担不起学费,作为长女她理应承担责任减轻家里负担,十六岁就跟着亲戚去了南方工厂打工。电子厂,服装都干过。记忆深刻的是她说过有一个外企的大厂,管理特别严格,连吃饭时间都是有严格限时的。
不能频繁的上厕所,否则就会被视为偷懒挨骂,所以每天尽量少喝水。但遇到生理期就很麻烦了,但车间的主管才不管这些,只当你在偷懒磨工就开骂。
由于工厂严格的时间限制根本就没有时间解决个人恋爱结婚问题,所以工作四五年后就回老家,接受了家长安排的相亲解决了婚姻大事。赚钱养家,结婚、赚钱养家带孩子,这就是大姐半生的缩影。
我最小的弟弟,小我两岁,在初中时就外出打工,这时已经不是家里负担不起,而是讨厌学校里日复一日的学习、做题、考试趴在桌前的枯燥生活,我曾问过他“现在让你选择放牛和上学,你喜欢哪个?”“放牛,放牛比上学有意思”,就这样,跟着亲戚去了南方,直到现在再问他上学和打工哪个好,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上学唯的好处就是不用这么累,不用起早贪黑的干还没啥假期,但在学校里让我硬记那些东西我能烦死,还不及干活痛快!”
大哥(姑且这么叫吧),他可能是村里最早一批考上大学的人,对他的了解仅局限于亲人间的闲言碎语,他应该是美术生,在他家里的土墙上贴着张张惟妙惟肖的素描,风景画,人物肖像,小时候没见过他几次,但总觉得他是个厉害的人,在山沟沟里也能出画家多棒啊!他很爱看书,这是从他家中土楼上一摞摞书看出来的。
正是得益于这些书,我在小学时就能看到一些小说作品,现在还记得一本关于描写开垦北大荒的书,人狼搏斗。还有侦探小说,老舍文集,巴金的作品等。种类挺多,每次去大妈家都能带一包书回来,看书的兴趣可能是那时被激发出来的。从一本书中无意发现大哥写的一篇类似摘抄和心得的文章,关于借钱难和亲戚利益关系的分析,人情冷暖,皆敌不过一个‘利’字。
我很诧异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后来才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并不能靠画画赚钱养家,就和朋友一起创业,办网吧,四处向亲戚借钱(好像还借过高利贷),没多久网吧倒闭了,后来还干过其它事情自己创业打拼,刚开始因为他是大学生还有亲戚借钱,后来看他一次二次没搞出什么名堂就不愿再借,再者他当时的创业村里的人也没几个弄的懂究竟是做什么。
这么多年因为欠债,几乎没回来过,亲戚对他没有好评,就连大哥的亲妹妹都对他满腹抱怨。以前觉得不是很理解,觉得赚钱是赚钱,过年还是应该回家看望父母的,到现在才觉得既佩服又心疼这个大哥。
另一个哥哥也是大学毕业,工作本就难找又不想给人打工,就和朋友在老家市里开了间餐厅,一个小股东,生意不温不火但对于一个单身的人总是能过的,只是近年成家立业压力倍增,靠分红得来的工资明显不够,还在不断试着做其他小生意赚钱。
我的兄弟姐妹,没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早早外出打工,和他们的父母一样在工厂或工地里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打工赚钱,结婚生子,继续打工赚钱养家成为一个“大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现实环境不给他提供实现理想的道路和机会,或许比起大姐、弟弟,他们有更多的点子和信息,可以干轻松一点的活,但无疑还是在生存线上挣扎着。教育的门槛高,刷掉了大部分人, 教学方式枯燥呆板压制人的天性,教育培养出的人也不再意味着鲤鱼跳龙门,农村的孩子想跳出“农门”并不是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的。
马斯洛说人有五种需求,一是生理需求:吃喝拉撒、二是安全需求:生命财产得到保障、三是感情需求:亲情爱情友情、四是得到尊重的需求:他人的尊重和自尊、五是实现个人的理想和价值。
最近一次集体聚会上我问我的舍友,“你的理想是什么?”结果一类是避而不谈,另一类是“我也不知道啊,边走边看嘛。”我问,“你以后会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吗?”,“不确定,到时候就知道了呀”。还有很多正在接受教育的和刚毕业的兄弟姐妹们,他们其实也不知道自己究竞想干什么,目标在哪里,而是被动的被推着向前走。
“优秀毕业生访谈”的学姐学长讲怎样“会做人”怎样“包装自己”,怎样做才能被公司选中,只会按照企业公司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却没说自己追求的是什么?追求理想实现个人价值,还不及找一份稳定的工作靠谐吧。
是的,大多数人都还在为维持自己的基本生存需求而努力奋斗,成功学和心灵鸡汤才会如此火热。理想、价值、尊严有时候感觉像装饰品,只能被少部分人拥有,诗和远方太昂贵,大多数人还是要先为过好眼前的苟且而辛劳。
可是,我们为什么一辈子辛劳也换不来一个所谓的成功呢?现在人对成功的定义难道就是有房有车有花不完的钱吗?这些东西成为了我们一生奔波的由头。
可现实是我们不得不为此付出辛劳的汗水,因为这些东西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哪怕我们不是为了追求无尽的财富,也要因为婚姻、教育等人生大事受到牵绊。
那么,出路究竟在哪里?
还是要到毛爷爷那里去寻找,去看看韶山毛主席故居、毛主席铜像人潮如织的样子,去看看毛主席当初如何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去看看毛主席怎样带领穷苦人民打了个翻身的大胜仗!
我的兄弟姐妹们,天下打工者是一家,毛爷爷就是我们最敬爱的家长,让我们一起在毛爷爷的带领下,寻找更美好的生活吧!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青岛学校食堂禁用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用油

下一篇:工伤频发,快递、外卖等从业者劳动权益谁来保护?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