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马屁研究员,你自己砸饭碗怨别人?

时间:2020-01-14 15:09:3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散之人0 - 小 + 大

七年前,中文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的一篇“学术论文”如何被扒出来的,其实真不关心,也许是处于学术需要,也许是别的什么缘由,但是这篇名义上“学术”的论文,所以引起聚众围观,是因为它里面非学术的描述,如果把这些极具煽情的文字,弄到一个文学论坛上,或者什么“文艺副版”上,或许真不奇怪,但是,出现在一个严谨的学术期刊上,而且还能堂而皇之的发表,这就是笑话了。

不懂其中的学术,不能乱说,但是,作者的那些非学术的表达,给人的感觉是肉麻而无品。当然,你感谢恩师,赞美师娘这都不是错,错在你找错了地方,发错了地方。

但是,你要说这是无心之举你也错了。因为当年把持这个核心期刊的正是论文发表者赞美和吹捧的人。于是就一目了然了,几乎不用引申解读,就知道为何这样一篇“学术专论”能堂而皇之的发表,并出现在学术行列里,作为学术成果了。

我的一个哥们为人耿直,一向说话不愿意拐弯,对此他就说了一句话:拍马屁是很多人的生存术。我觉得这话说的挺精辟,而不是屁精,于是赏了他一个大大的赞。

网络的最大好处是,你别想瞒天过海,做过的事情,写过的东西,不一定什么时候就会被人扒拉出来,然后就是各种解释啊,尴尬的面对啊,自圆其说啊,脸被打的火辣辣啊……

凡此种种,应了那句台词: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其实,就算当事人对导师和师娘有敬慕之心也无可厚非,师生情感笃厚的多的是,但是,你敢在一个核心学术期刊上这么表达,你说你发自真心,不是马屁,谁信?更何况,这期刊是你导师把持的,所以,发表也不奇怪。一个千方百计地赞美,一个乐于被赞美,于是就一条龙了,只是没想到还有“七年之痒”,被人家扒了个底子掉。

论文作者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徐中民,他1月13日下午回应新京报记者,涉事文章发表后,师生关系受到了影响,但他再度否认自己的论文是“拍马屁”。

论文作者言称自己36岁时就是研究员,文章发布后给自己的生活造成了影响:“被压了六七年,我现在才46岁,看起来却像个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有时候去北京开会,别人都以为我退休了。都没有办法吃(这碗)饭了。”

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的,脚下的泡也怨不得别人,尽管当事人依然坚持自己论文非拍马屁,但是,给人的感觉不就是吗?

有关自然科学的学术论文,应当具备严谨精确,毕竟是学术研究,但是,把学术论文写成散文诗,这就令人不敢认同了。你是要拿学术成果的,你是有国家科研基金支撑的,可以这么来吗?拿着国家数百万的研究基金,写出这样的“研究论文”,别人说你拍马屁,你觉得冤枉,觉得自己的饭碗都被别人搞砸了,其实,这个徐研究员该清醒一下了,砸自己饭碗的不是别人,是你自己。

科学的东西,是严谨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这是一个长者的教诲,现在看起来要再加一句了:更不要肉麻的赞美。

大概就是这样。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眨眼被贷款”乱象不能听之任之

下一篇:要看病先安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