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15 12:40:0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要看病先安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过安检的经历大家都有过吗? 地铁站、火车站、飞机场......这些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安检必不可少。但要是在进医院看病之前也要先“安检”,你怎么看? 据报道,近日,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率先开展“先安检,后看病”的安检工作,并霸气承诺:医院如有伤医,一定是从我们协警队员身上踏过去的。 不难理解,这一举措实施的背景正是前两天轰动全国的民航总医院杀医案。为了保护我们的白衣天使,有医院率先将安检制度上线了。 但这一做法似乎引起了网民们的争议。一方支持医院安检的实行并主张要推行到全国范围,他们认为为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医院安检完全有必要! 该观点认为医护人员的权益需要得到充分的保障,而且只有医护人员安心了才有可能给患者好好看病。并且认为设立安检门和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对立并没有什么关联,就像坐飞机也要过安检,难道这代表着航空公司和乘客关系对立? 但也有很多网友提出了自己的质疑,认为这是千古奇闻。有病来求医,还要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而进行安检,这对病人和家属涉嫌是一种不信任和歧视,会更加撕裂医患关系。 而且,最尴尬的一个地方是——公共场合设置安检是为了维护公共安全,而医院安检则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说难听点,为了保护你要防范我,这让谁心里好受呢? 医院本身的特点就是人流超密集、紧急度超高、精神压力普遍偏高。在这样的场所设置瓶颈型添堵安检,很可能让更多人情绪激动,不仅无助于缓解医患矛盾,甚至人为拉大了病人和医生之间的距离。 任何事情,都要讲比例原则,有个度,为了安全,我们可以适当让自己不方便。相信大多数人不会反对在火车站、飞机场、地铁等地设置安检,而且这些地方的安检主要用来筛查管制刀具、枪支、易燃易爆品等,是为了防范暴恐、意外等事件给不特定公众带来的群体性伤害。 但广西这家医院的安检就是为了保护医护人员的个人安全,而且连水果刀都要没收,已经超出了许多公共场合的安检力度。所以这和火车站的安检是有本质区别的。 进医院陪过病人的都知道,带一把水果刀给病人削水果本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如果这都要没收,只会给病人及家属增添烦恼。尽管护士站有刨刀,但来回借用的确是徒增麻烦。况且,说句难听的,没收刀具就可以防范杀医了?对于蓄谋伤人者,即使没收水果刀,他们也会用其他手段置人于死地,医院里随处可以就地取材,包括金属、玻璃的医疗器械等。我们总不能把医生护士的工具也都给没收了吧? 如果按照目前要求推广安检的逻辑,那么学校,商场,广场,甚至小区呢,是不是都有推广的理由。比如说前几天某地学生杀了老师,怎么办?难道以后学校也“先安检再上课”?小区里发生过凶杀案,以后家家都没收菜刀? 正如某网友所说,安检可以做到:把爆炸物、枪支、冷兵器拦在医院外面。安检不能做到:抚慰家属情绪、提高治疗效果、避免别人动拳头。而前者是标,后者才是本。这就好比一个火炉上的容器里面装了一些水,你现在不希望这些水沸腾,你选择多加几层隔热,可以这么做,但治标不治本。 我们都希望医护人员可以安安全全的,我们也都希望每一个患者可以平安健康,但如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即便是设置了安全检查,该发生的矛盾不在此处爆发,还会在彼处爆发,是任何办法都拦不住的。 说到这里,可能还是有人会说,有安检总比没安检好。话是没错,但我想讲一个这两天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名心脑血管方面的医生因为某项接待或者卖药的指标不达标,违心接待了一位肠胃不舒服的老大爷,并给他开了保健作用但并不能有效治疗老大爷病症的药。后来他实在过意不去,跟老大爷说最好再去肠胃方面的科室看一下,但老大爷跟他说:“我没钱了,钱已经买药了。”后来,这位医生辞职转行了。 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不知道,但我想说的是,今天这一番话不是为了阻止安检制度的实行,而是想表明——要真正解决医护人员安全问题、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还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 只有彻底扭转以盈利、赚钱为目的的医疗体系,让治病救人的初心回归,真心实意为广大老百姓着想,才有可能解开一切难题。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马屁研究员,你自己砸饭碗怨别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