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2-25 19:26:23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汪刚强 - 小 + 大
我们这类写字人,常常不讨巧。 比如前几天,就有人忠告我,前方正在浴血奋战,这种负能量东西不要发了,不能动摇军心。我说不对呀,前方浴血奋战的不是白衣战士么,他们最大特点就是喜欢在人身上找病,那可不也是传递负能量么?如果赵括大将军将千军万马往死路上带,旁观者也不要说,因为那样动摇军心?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说,自从“新冠”疫情发生,我就感觉不爽,因为媒体铺天盖地都在说“抗击疫情”,而且疫情名称长达11个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你说这名儿多麻烦,不管是说还是写,都让人抓狂,那些记性不是很灵光的领导,那些喜欢用一个字“草”表达喜怒哀乐的吃瓜群众,哪个不感觉辛苦?前方告急,“效率就是生命”的内涵从来没有像当下这般凸显,你就不能省点事,给名称瘦个身? 其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始发地为武汉,完全可以用俗称“武汉肺炎”,估计是有关方面怕触着什么敏感地带。可是,当年水俣病是以始发地日本地名水俣命名的,埃博拉病毒是以非洲埃博拉河命名的…… 而且,稍有点语文素养就可以看出不对劲:疫情、水情、舆情都类似,我们可以观察,可以分析,可以应对,却如何抗击?如果疫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你还去抗击,是不是搞破坏? 我把自己的疑惑发进工作群,我的同仁们普遍选择了沉默。估计大家怎么也不敢相信,最高级别媒体普遍使用的说法,也会出错? 我不信,这种明显的语法错误,那么多搞语言文字的专家学者,那么多资深媒体人,就没有人发现。 不过,昨天上网,发现一个喜人信号,高层有个机构名曰“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很显然,比较准确的表达是这个。 其实“新冠肺炎”之说并非无懈可击。“冠状病毒”种类多了去,这次用“新冠病毒”,下一茬更新的“新冠病毒”惹事咋办? 网上再搜,“抗击疫情”之说依然铺天盖地。这不是一般般的麻烦,因为先入为主,国人大都认准了“抗击疫情”。语文老师面对学生“抗击疫情”“抗击水情”之类的错,如何应对?改,学生以案说法“据理力争”咋办?不改,前面有人闯红灯没事,接下来一大批人跟着效法咋办? 估计有人会说,就你们这类酸文人事儿多,这种抠字眼的小儿科上得了台面么?你还真不要轻慢语言文字,武汉病毒所目前最大的困境,不就是深陷质疑难以脱身么——早在2018年,他们的研究成果里就有“新冠病毒”的身影,如今“新冠病毒”肇事,你们看着办。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疮疤没好就忘了疼
下一篇:“防疫证明”不要再添堵了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