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4 17:22:29 点击: 次 来源:虚构与未来 作者:沈乔生 - 小 + 大
猫居随想:会出现下一个武汉吗 A 远离武汉的地方 题目中用个“猫”字,源于一件小事。我太太的表妹和我们住一个小区,她很有爱心,家中养了5头猫,都是她收容的流浪猫,养得肥肥壮壮。可是她在小区里还是看到野猫,怎么办,不能都收到家中来吧。于是她就拿了猫食 ,定时去喂它们。每天傍晚,她一出现,野猫们就从树丛、瓦砾中钻出来,直往她身上拱。现在不行了,外出不方便了。而且有证据说,宠物也能携带冠状病毒。家里人就反对她了,野猫到处乱窜,谁知道它身上有没有冠状病毒?她也不敢了,可心里还是惦记。到了傍晚老时光,她眼里就有泪光。 人遭天谴了,猫儿跟着受罪。 说说我在的城市南京吧,南京是个敦厚的古城,民风朴实,南京人外号大萝卜。南京行事风格一贯稳重,很少冒进,也不落后,显得有条有理。这次防控开始,南京病例也不少,后来就控制得很好,目前新增病例6天是零, 但是防控丝毫没有放松。 我现在住的地方浦口区,在长江西岸,紧挨老山风景区,这里山势绵延,草木葳蕤,视野广阔,是很好的风景地。住家分散,病毒不易传播。我查过疫情图,最近的一例,离我们2点3公里,附近再没有发生了。想到少年时读过的一部小说《远离莫斯科的地方》,讲的是卫国战争时期,一些工程师到大后方西伯利亚去开采石油。现在我们这里可说是远离武汉的地方。 我们的小区有5个进出口,现在只开一个,其他4个都封了。如果你走出大门,到丰巢柜子取个邮包,再走回来,哪怕门卫看清你刚刚出门的,依然不含糊,拿着测温枪给你来一枪。你解释也没有用,他是例行公事。不过居民都挺配合,没见有人吵闹。 我们起先准备的食品不多,不得已去了几次超市,第一次买了不少食品,第二次去,已经景象大变,中间几长列大柜子是卖半成品的,饺子、馄饨、包子,圆子等等,现在全都空空如也,除了几块鱼排牛排,一点存货都没有,像是被大水冲过一般。我想,自大润发超市开张以来,这种景象不曾出现过。顾客见了,都有惊诧的神色:这种现象从未见过啊!却也不慌不忙,大概这就是大萝卜性格吧,遇到上海人,肯定会有不少风凉的调皮话,南京人就能随遇而安。肉、蔬菜、水果倒不缺,不过价格高了许多。苹果都要14元一斤,西红柿是9元多,冬笋23元一斤。比平时要高出30%。 人们也没有多的反应,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不过,在《虚构与未来》公众号的留言上,还是有人感慨物价涨得太快了,那点工资能买什么?我知道对于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当年知青一代,不少人的退休金也就两三千元,徒增不小的生活压力。但大难当前,也不见多少抱怨。中国老百姓是好说话的。 B 会出现下一个武汉吗 现在我每天上午起床,首先还是看疫情,但是重心有了转移,除了湖北,就是看海外。海外的疫情触目惊心。 今天海外的疫情统计是: 韩国报5328例 死亡33例 意大利 2502例,死亡79例 伊朗 2336例 死亡77例 日本974例 死亡12例 法国212例 死亡4 例 德国 196例 西班牙166例 死亡1例 美国 122例 死亡9例 …… …… 一大半国家都有了,以极快的速度增长,几乎三至四天就翻一倍。武汉、湖北的一幕将要在世界范围内重演吗?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的是中国上半场,世界下半场吗? 曾经有不少传染病专家预测,说将要蔓延到全世界。甚至有一个说,以冠状病毒超强的传染力,最终全世界将有三分之二人都会传染上新冠肺炎。莫非他的预言会成真?还是危言耸听? 韩国和意大利是最令人焦虑的。 韩国这地方从来就古怪,一届一届总统都成了阶下囚,总统职务就是一个囚人的铁笼子。这次,总统已经下令禁制了,成千上万的天地会信徒依然集会,宗教领袖高喊,我们就是要去死!底下的信徒予以狂热的欢呼,全都不戴口罩,比我们4万人的大聚餐都严重,让人惊悚!再看看,公主钻石号邮轮怎么成为一个活地狱的,如此大规模集会的恶果必定会快速暴露出来。韩国会成为下一个武汉吗? 意大利是个美丽的地方,和法国差不多,民众自由散漫,富有浪漫情调,有盛名天下的足球甲级联赛,还有数不清的中东难民,窜来窜去。这样的地方,如何实行有效的隔离呢?真为他们揪心。现在他们宣布多个地区封城了,知道到危急时刻了,也跟武汉学了。 绝观多数西方国家,都是崇尚个人自由的,政府是服务型的,对民众约束力小。在这场来势凶猛又无比诡谲的疫情面前,他们能采取什么严控措施呢?能不能有效?而从一些视频来看,他们还远远没有做好心理和物质上的准备,几乎没有人戴口罩,令人担忧。 疫情似火,舆情也甚嚣尘上。 前几天,有个消息传得厉害,中国的冠状病毒起源于美国,美国去年6月就有了,死了6千多人,不全是流感,相当一部分是新冠状病毒。竟然不少人相信,有人一早就打电话给我,说是找到源头了。 纵然我是个外行,静静一想,也哑然失笑。很快,几个医学权威发声了,在网上发了具有说服力的文章,分析了很多数据和来龙去脉,缕得十分清楚,令人心悦诚服。我想,只要问一个问题,如果美国去年就有许多新型冠状病例,又没有特别治疗,怎么会自行销声匿迹呢?恐怕早就酿成五个、十个武汉了! 这种瞎掰,对当下世界抗击疫情有意义吗?我都听见太平洋上空,两边甩来的锅子呯呯相撞的声音了。 一千二百多年刘禹锡吟诵过: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人心啊就是这么个东西,它哪里如水呢,平地都会起波澜,何况发生这么大的事,怎么会不人声鼎沸?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理智和逻辑都不可缺席! 所以,外行和半外行都不要起哄,尤其不要戴上有政治色彩的眼镜,科学自然会有定论。我们只要做自己的事就可以了,只要对还在承受苦难的人们怀有爱心,就可以了!有些是医生的事,是专家的事,不是你的事。我想,如果全世界医学界的专家学者齐心协力,互通研究成果,假以时日,还找不出病毒的起源吗,那人类的科学史就无须写了! 说实话,我喜欢微信博客一类,它的意义是把宣传和新闻分开来。但是,它有一个致命的毛病,就是假东西特别多,谁都可以轻易造假。这就需要你时时用常识和理性来甄别。可以说,即使是和我三观相同的人,也不希望他告诉我的是假相。 现在中国发表声明,任何国籍的人,在中国境内发病都一视同仁。这是对的,是大国应有的态度。 不过政府之间时常会生事。前些日子,中方批评华盛顿邮报,用“东亚病夫”一词,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差点成了严重的外交事件。很快有人写文章解释,西方媒体人喜欢调侃,经常自称“欧洲病夫”、“美洲病夫”、“德国病夫”。他觉得这没什么,讲病夫是对自己的警诫。但还是要说他搞错了,他那边是新闻自由,言论自由,除了种族主义几条死杠杠不能碰,其他的都可以来。他不知道,这个词对中国有非常痛苦的记忆,会激起强烈的民族感情。还不知道中国和他们不一样,宣传是新闻,新闻必须是宣传。连这都没弄懂,怎么可以胡言乱语?所以道歉是免不了的。 据说,这个事态渐进平息了。由此我想,搞全球化,世界村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说是经济共同体,全球产业链,但经济从来不单纯是经济,里面有文化,还不可避免加进了政治。所以,共同体很重要一条,就是价值观、常用语要相通。如果你说的和他说的虽然是同一个词,但却是截然不同的事,怎么会不误会?不矛盾?不摩擦?所以,要么不搞全球化,你要搞,就要有尽量相同的理念,尽量相同的价值观,不然就是鸡和鸭对话了。这是最难的事,怎么趋同呢,非常复杂,一句话两句话讲不清楚,一本书十本书也未必讲清楚。但这是方向,除非还是小国寡民一套。应该说,即使前途渺茫,须经九曲十八折,还是不能放弃。这需要全体地球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从长远来看,人类要趋同,首先要价值趋同,而不是相反。 近日看了几篇文章,写得还可以,但结尾却不舒服,一篇说,中国不需要向世界道歉! 我诧异,都什么时候了,疫情如火如荼,中国还在苦战,世界范围内更大的灾难即将爆发。而且查下来,许多国家的最初病例都和武汉有关系。不吱声就算了,用得着直着脖子吼不道歉吗? 比方说,一个人踩了另一个人的脚,有人会说,对不起,踩痛您了,实在不好意思。更地道的做法是掏出纸来给你擦鞋。换个蛮横的人,就会说,你为什么把脚放在我的脚下?取哪种态度取决于个人的礼貌和修养,没有人强迫你。 另一篇文章结尾说,世界曾负我,我何曾负世界?也不好,有点像夫妻吵架时,怨妇的发声。如果是自信的男人,用得着讲这话吗?以前的历史不说,翻出来太长,这次抗疫情,客观地讲,好些国家,很多世界著名企业都捐钱捐物给我们,这总不是坏事吧。日本人还深情地在捐赠物上写诗句,引出我们对于古文化的留恋。当然,谁都明白病毒是从哪传进的,可是,各国政要们还争着在央视上夸我们,难道你不觉得光荣?这个时候,还讲什么负不负?不是添乱么? 讲严肃点,这次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我们都知道,地球形成有50亿年了,人类有才多少年?我们所谓的大自然有多少年?难以划分。现在大家开始反思了,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为所欲为,豪横地要做大自然的主人。我们要顺应大自然,对它须有敬畏之心。如果没有这种意识,更大的灾难在后面! 世界性的疫情暴发在即,各国紧急行动起来,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也许还来得及。 这出大剧的剧情和尾声会怎么写,没有人能预测。 同时爱也在滋生。 今天,朋友旭东传来一个视频,是美国的小学老师编了歌,让孩子们唱,很有意思,把它附在后面。 长江边上有大桥, 大桥边上黄鹤楼。 不管风雨有多少,脸上带着笑。 喜欢看你的双眼,喜欢看你的眉尖。 口罩遮住你的脸,遮不住坚强。 你笑起来真好看, 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病毒所有困难统统都吹散。 你笑起来真好看, 像夏天的阳光,光芒照亮我们的心房,把病毒都驱赶。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我听了许多遍,湿目了,你能不感动?!孩子们唱得十分认真,他们的声音是那么稚气,是用中文唱的,咬音还不准。 唱歌的都是孩子,无论黄种人,白种人,还是黑人、红种人,都在他们之中。 这是我们在抗击疫情的潜力所在,是地球人的希望。 2020年3月3日写于南京老山山麓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仗没打完就有人摘桃
下一篇:病毒的最终发展会怎样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