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4 18:29:47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新冠病毒究竟是会像非典一样销声匿迹,还是像流感一样长期存在,目前是没法预料的,但种种特征标明,它长期与人类缠斗的可能性很高。 虽然在中国,新增病例持续下跌,迟早会跌入个位数区间,确实有较大几率重获抗击非典的胜利。然而,病毒是否消失要看全世界,不只是中国。中国方案是付出了极大代价,以雄厚的举国资源,以及强大的控制力所支撑的。目前有若干国家正在爆发,但不是所有国家都能复制这个方案。如果在某些国家失控或者弃疗,都将为其转变为长期病毒提供机遇。 第二,新冠传染性远强于非典,爆发前没有很明显的预警期,很突然,这一特征在各个国家都得到了证实。 第三,感染基数已经远高于非典,至少十倍起跳。感染基数意味着适应和突变的几率也同步提升,一些潜伏期较长的毒株将获得不断繁衍的机会。 第四,需要警示的是病毒毒性变弱来换得长期共存的所谓“流感化”,不一定。新冠病毒2~4%的致死率很尴尬,一方面远高于百分之零点几的流感致死率,一方面又显著低于SARS、MERS,这意味着很多地区会不够重视,取决于发展的程度和生命的贵贱,譬如在战乱和饥饿肆虐的非洲,可能根本不当个事。但在和平小康的国家是无法忍受的,如果像流感那么大的感染基数,死亡人数将非常可观。 然而百分之95以上的生存率,已经足够病毒在不搞死宿主的前提下顺利传播了,其实并不需要牺牲什么毒性来交换。目前看来,在中国之后爆发的伊朗、意大利、韩国等地,毒性没有出现降低,病死率甚至在提高,根据世卫组织最新报告,要高于之前2%的估计。这上下几个百分点对人类很重要,但对病毒没什么区别。 在中国湖北以外病死率很低,是有前提的,因为患病者主要是湖北流出的人群,而流动人口并不是全年龄的样本,而是集中在身强力壮的中青年群体,并不是所谓二代毒性减弱的标志。全年龄段真实的病死率,要看将来综合的结果。 如果最后,在一些国家得到控制,而在一些国家长期化,一些地区将不得不长期设防来保卫抗疫成果,而另一些地方尽情肆虐,毒株不停地出现变异,蕴含着无穷无尽的风险。 全国一盘棋,武汉不消停,全国都不能摘口罩。然后就会发现,世界也是一盘棋,国际航班不可能永远停下去,将来如果各国此起彼伏地发生疫情,我们也不敢摘口罩。 我们现在的极端措施,可防一切传染病,人都在家里,出去全戴口罩,一回家就洗手,连流感都找不到途径。 但是只要一解禁,流感开始流通的时候,新冠也会以同样的战斗力等着我们,一不小心又是个爆发……最坏的情况就是,我们往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再也回不去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猫居随想:会出现下一个武汉吗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