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我,农村人,不戴口罩!

时间:2020-03-06 08:14:48    点击: 次    来源:迷之格调    作者:竭尽繁华 - 小 + 大

我,农村人,不戴口罩!

你的口罩还能撑几天?朋友圈里不少小伙伴为口罩操碎了心。
“麻蛋,又没有抢到”
“啊啊,我买的口罩,咋不发货呀……”
“政府免费发口罩了,快来扫码,速度”
……
倘若没有这次席卷全国的疫情,谁能想到,小小口罩居然会成为无数人生命不可或缺之物?
然鹅,口罩虽然难得,咱却一点不慌?倒不是手里存货多,也不是掌握特殊渠道,只是因为:我,农村人,不戴口罩!

1、宅在农村,何必戴口罩?
在城市愈发繁华的今天,乡村逐渐被人遗忘。
正如刘亮程在《一个人的村庄》中所写:而今,曾经的喧闹,都已不再,只剩下荒芜的麦田,废弃的家园,宛如一位日近暮年的老者,生机不再,梦想不再。只是世事难料,当武汉飞出的“黑天鹅”肆虐于神州大地时,这种遗忘反成天然优势。
疫情之下,农村比城市更像乐土。
打开疫情地图,你会发现,除了湖北全面沦陷外,疫情较重的大部分是北上广深之类的大城市。以累计确诊人数第二多的广东省为例,截止3月5日上午10时,全省累计确诊1350起病例,其中深圳418例、广州346例,加起来已然接近半数。而这两个“巨无霸”城市里,疫情也主要集中在人群密集的城区,周边乡村地区所受影响并不大。
其实也很正常,大城市人口基数大,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也多,加上新冠肺炎传染性很强,只要一人中招,就可能波及一大片。例如堪比侦探大片的天津百货大楼感染事件,不就是一人染病,近万人被迫隔离吗?
反观乡村地广人稀,出现传染源几率更低,即便有,影响范围也不大。更重要是,身处乡村,自给自足,吃喝不愁,只要安心宅家,不与外人接触,几乎没有“中标”风险,也不用担心“口罩荒”“蔬菜荒”。比如我,宅家近一个多月,没戴过一次口罩,吃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没事就在门口晒晒太阳,小日子还挺滋润的。
而在城里,出门买菜、排队买口罩,都有一定风险。更麻烦的是,还得每天消毒、通风,连坐电梯都要小心翼翼,非常不自在。因此,比起危机重重的城区,宅在乡村更加舒心。我很喜欢海子的一句诗,“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宅在乡下的日子,除了不能面朝大海,不就是诗人笔下的幸福生活吗?

2、城乡失衡,乐土下的隐患
有人说过,风平浪静之下必暗藏汹涌波涛。即便乡村受疫情影响较小,亦有不少问题。
不知道大伙是否还记得,疫情未全面爆发时,年轻人明显比他们的长辈更惜命。我腊月二十九回乡下老家,在火车站候车时,戴口罩的多数是年轻群体,年纪大一些的,很多都不戴口罩,并且还随意攀谈。那时,网上也常有劝父母戴口罩反被骂的新闻,有些老人家甚至直接怼回去:你怕死,我不怕!
这种情况在农村更为常见,毕竟城里信息流通快、宣传及时,大部分人很快就会乖乖戴上口罩。实际上,疫情扩散后,抢口罩最凶的还是城里的那群大妈。
可农村地区,信息远比城市闭塞,不少老人顶多看看电视,压根不接触网络,再加上文化素质不够,很难意识疫情严重性。他们宅家也就罢了,偏爱四处溜达、到处扎堆,还不戴口罩。就像我,为了安安心心当个宅男,既要劝退来拜年的亲戚、又要拦住想上街卖菜的爷爷奶奶,不知死了多少脑细胞,简直比赶稿子还累。
乡下人常吐槽城里人住对门不相识,但在我看来,没有过多接触,也就没有过多纠纷。反倒是农村,乡里乡亲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颇为复杂。比如我们村,即便村头大喇叭每天喊着不要串门,也有人继续往别人跟前凑。你们说,他们是不知疫情严峻,还是自私自利故意为之呢?
当然,农村人不戴口罩或许还因为他们没有口罩戴。
我前面夸下海口,“我,农村人,不戴口罩”,实际上,咱戴不起呀!试想想,快递进不了村,镇子上就那么几家药店,能有多少口罩?再说了,城里口罩都不够用,哪有“余粮”支援乡下。因此,倘若不宅在家里,仅靠回老家前买的两包口罩,按城里几小时换一个的标准,我早就弹尽粮绝了。此外,乡村医疗条件也不给力,一旦不幸中招,治疗起来肯定慢城里一步,毕竟定点医院大部分在城市里。
以上问题本质上还是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体现,而前面所谓优势,更像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一旦疫情过去,城乡差距依旧令人头疼。或许正如《马太福音》所写: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3、不松不懈,共赢最终胜利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问题,并不能一蹴而就,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彻底战胜肺炎疫情。
如今,我在乡下宅了差不多40天,按照钟南山老先生的说法,已经快第三个14天。全国疫情也如钟老判断,逐步稳定下来。除去为大局牺牲的湖北地区,其它地区,无论城乡,交通运输、企业生产都在有条不紊恢复中,可以说,胜利的曙光已现。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胜利,越容易松懈。
气温回升,阳光明媚,数据降了,商场开了,不少城里人沉寂已久的心开始按捺不住,纷纷走出家门,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或聊天、或赏景。只是,惬意之中,防护措施却被抛诸于脑后,距离越靠越近,口罩戴得也很随意。
前段时间,武功山景区开放,当天游客爆满,人山人海、扎堆聚集,还有部分人干脆不戴口罩,仿佛疫情已然消失。所幸,景区方面紧急限流,及时加大了防控力度。
而不少农村地区,比城里更松懈。本来重视程度就不够,疫情严峻时,尚有不少人不戴口罩四处溜达,一看疫情稳定,便更加肆无忌惮了,随意攀谈、串门,还有聚众打牌、喝酒的。可是,现在真没到松懈的时候。就像专家们强调的,“新冠病毒非常狡猾,很可能藏在角落中,随时准备反扑”。
实际上,武汉每天仍有上百新增感染者,国外的疫情也愈演愈烈,尤其是韩国,感染人数已经超过5千。这种情况下,病毒反向输出的风险不断攀升,倘若内部松懈,内外夹击下,谁敢保证病毒不会卷土重来?
因此,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
这是一场持久的全民战争,所有人都要全力以赴。居都市之中则静其心,处乡村之远则宅其家,不慌不乱、不松不懈、共赢胜利。
这个世上没有过不去的寒冬,也没有到不了的春天,愿疫情中的每个人都平安。
加油,坚持到底才是胜利!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特殊时期北京环卫工人调查报告

下一篇:潘多拉魔盒为什么没有关上?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