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6 08:13:59 点击: 次 来源:巨浪Billow 作者:秋山 - 小 + 大
特殊时期北京环卫工人调查报告 一、前言 这是一篇关于环卫工人的调查报告。 去年十二月以来,由于新冠肺炎的爆发,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公共安全一级响应。绝大多数岗位停工期间,维持社会基本运转的部分行业仍在正常工作,环卫行业仅仅是其中一例。这些岗位理应获得更大的资源倾斜,至少也应保证必要的防疫物资的供应。 但这份调查的结果显示,环卫工人并没有得到与自己的坚守相应的回报。 由此也不难想象其他行业,如运输业、服务业、个别涉及重要物资生产的工业等,其从业者的状况。 这份调查报告即是在此背景下完成,目的是向读者解释现状,并提出问题。 下文不是在歌颂这些劳动者在“恶劣环境下的坚守”,更不是树立榜样,鼓励各位读者发扬所谓默默付出的精神。下文想要说明的,主要是这样两点: 第一,这种“恶劣环境”不是天然的,而是人为的;社会具备改善这种状况的能力。 第二,我们不能将这种状况视为歌颂或者同情的对象。我们应该把它当做问题来看待,并寻求解决。 二、调查背景与概况 调查地点:北京 调查对象:环卫工人 调查期间:寒假 调查方式:问卷 有效问卷数:53 注:调查中的有效数据大于六十份,但因部分问卷信息的填写时间过晚,故而未计入饼状图 受访者画像如下: 75%为男性,25%为女性。 60%以上为外地户口。 年龄上,受访者大部分为中老年人,40岁已属于较年轻的行列。 受访者主要来自京环东城、海淀环卫、西城环卫。这三家公司占比超过50%。 三、调查数据 3.1 舆论中心的尴尬存在 疫情爆发以来,关于环卫工人的报道已经屡见不鲜。“外地环卫工坚守岗位”“口罩售罄,他们只能捡拾废弃口罩”等消息,将这一群体数次置于舆论中心。实际上,这并非今年的新现象,每到需要树立爱岗敬业的劳动者典型时,这个行业总少不了被提名。但一直以来,社会都少有对于他们劳动付出的切实关注。 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为2200元,平均工资在9000元左右。绝大多数受访者的工资水平在最低标准线附近。即使在劳动量极大的市中心地区,工资水平依然偏低。 实际上,环卫工即使在公共服务行业内也属于高危、高强度工种之一,时常需要巡回处理同一片区域十遍以上,风雨无阻。各地时常发生恶劣天气导致环卫工人死亡的事件。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这个行业的劳动收入与劳动强度显然不符。 按照国家规定,社会保险依法应由环卫公司负担。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这些基本保障的落实程度很差,未落实比例甚至超过60%。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许多公司使用了数量庞大的临时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外地务工者占据了很大比例。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岗位补贴政策只有很少的查询结果,其中大部分明确规定只有北京户口才能享受补贴,很多受访者的回答也证实了这一点。实际上,环卫工人以非北京户口居多,享受补贴的比例并不高。 3.2 疫情之下的新威胁 在调查同时,志愿者同时进行参与着“口罩北京”的口罩发放活动。在发放的过程中,许多受访工人出现了拒领口罩的现象。 实际上,环卫工作岗位存在大量扬尘、有害气体,即使在平日也需要口罩。疫情期间,环卫工人长期位于室外,且大量接触生活垃圾,面对的威胁远大于普通人。然而从中可以看出,发放口罩的状况也是不尽如人意的。在对一些受访者的二次访问中,还出现了发放量减少的状况。可以得出结论,受访者拒领口罩的原因部分是由于公司已经发放,但更多是出于其他原因。 调查中发现,环卫工人在工作时间内一旦有原地停留、与他人交谈,或进行任何与工作无关的活动,就有可能受到扣款。单次扣款一般在50元、100元、200元不等,有些公司最高达500元。扣款理由很多,包括停留休息、捡拾废品、与人谈话或问路等等。部分受访者一个月扣款金额甚至达到四位数。 还发现一些公司直言不允许工作人员接受采访。 为受访者对环卫公司的满意程度。“满意”仅占4%的比例 经过询问,受访者普遍不信任环卫公司。而在前期进行口罩发放途径的调查中,绝大部分受访者不希望由环卫公司发放防疫用品。而环卫公司的扣款规定,无异于切断了他们接受其他渠道防疫用品的途径。公司自身对防疫措施的落实令人质疑,志愿者的活动受到重重阻拦,这使得疫情之下环卫工人的健康问题更加难以保障。 3.3 “灰色地带” 调查中对于问题作出“未知”回答的大多用灰色表示。在一些图表中,这部分比例高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至于原因,有两个。 第一,环卫公司设置了扣款制度以及监工,但凡发现环卫工人工作中讲话或者干别的事情,就要加以罚款,原因很简单,在这些老板眼中,环卫工人是天然的会偷懒的,所以既然为了防止检查不达标被罚款,那就得想办法让环卫工人不停的工作,不停的清扫,这样才能保证承包片区的干净,不让自己被罚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环卫工人自然是不敢和志愿者讲话的。 第二,环卫公司自己也害怕自己的行为为社会所知,因此严令环卫工人拒绝接受采访甚至拒绝接受志愿者发放的口罩,并且通过罚款和解雇威胁。很明显,只要环卫工人接受了采访,他们压迫环卫工的手段就全曝光在太阳下了。 而转到环卫工人自身上来,环卫工人基本上都是中老年群体,要么是在下岗再就业,要么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没办法找到更好的工作,因此担心自己因为接受采访被解雇或者扣工资,不愿意和志愿者交流。 那么到这里,答案就非常明显了,环卫公司一方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设置这些手段来压榨环卫工人,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曝光出来,便以环卫工人的弱势要挟他们。 四、结论 通过分析此次调查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越靠近中心地带工资越高,有的非京籍工人月薪甚至高于海淀周边京籍工人月薪+补贴的费用。而且相应的在物资保障上更为到位。 2、非京籍户口工人较多,大多数受访工人无法落实保险。 3、京籍工人的满意程度普遍高于非京籍工人。并对自己的户籍非常自豪,有受访工人在问及户籍问题时主动提及“干我们这行的只有北京人才能拿到补贴”。 4、企业内部工资差别较大。以东城区一家环卫公司为例,长安街沿线的工人月薪可接近6000,而在东直门一带的同一公司环卫工人则不到3000元;同样的,领取较高工资的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长均大于领取较低工资的工人。 5、疫情爆发并开始扩散后,各环卫公司均采取一系列防疫措施。例如发放口罩、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用品并对集体宿舍进行消毒并配备体温枪等。而在近几天对部分受访工人的二次调查中发现,部分环卫公司出现防护用品发放数量下降的情况。 6、警惕性较强,在口罩发放过程中多次出现拒收现象。并称“不敢收,怕扣钱”“公司有口罩,不接受志愿者发放”,甚至有的工人表示“你们快点走别害我,到时候再砸了我饭碗”。 7、受访工人们所属的环卫公司大多存在扣款现象,一次扣款100—500不等。 8、无论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低,受访工人普遍有表现出对公司领导的不满情绪。 从最现实最迫切的问题出发,环卫工人的口罩是非常缺乏的,那么是谁在造成这样的情况呢?毫无疑问,就是环卫公司的老板经理们。在现在口罩价格飞涨的情况下,以一个日工作8小时的环卫工人来说,一个一次性医用口罩只能用4个小时,这样一个环卫工人一天需要2片口罩,在口罩价格飞涨的现在,这对老板们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成本。 而从环卫工人平时的待遇,我们不难发现,环卫工人的工资真是低得惊人,大量的“罚款”不断的出现。同时,大部分环卫工的五险一金问题,环卫公司也没有解决——或者说是以使用数量庞大的临时工来解决。并且禁止环卫工人同他人讲话或问路,甚至是捡拾所负责路段上的废品变卖。一方面是怕环卫工人“偷懒”,另一方面,更怕环卫公司的待遇问题为社会所知。毕竟环卫工人大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只想求得一份稳定工作。在调查中有一位工友向我们透露,曾经有人因为透露了真实情况,即“说错了话”被开除。 环卫工人难道真的很满意环卫公司吗?明显不是。可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他们都处于绝对的劣势:从业者多为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收入较少。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法律法规从理论上保障了他们,但是在实践中,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要付出极大的成本,甚至根本就没办法维护。而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环卫工人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或是从原有岗位上下岗或退休后成为环卫工人,往往难以承受失去现有工作的后果,故而选择忍让。 但是,问题到了这里就要结束了吗?难道问题被揭露之后就永远只能是一个“问题”,而不能变成一个被解决的问题吗?并不是,我们在调查中揭露的这个问题,并不是不能够解决的,恰恰相反,是能够解决的,并且也是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单单只是北京一个地方的问题,而是整个中国环卫工人现状的一个缩影。我们难道只是应该扼腕叹息环卫工的惨状,然后用键盘愤怒的辱骂环卫公司吗?绝不是!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去做这件事情,从最开始的调查接触到深入,我们应该和环卫工人一道解决这个问题!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我,农村人,不戴口罩!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