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养家糊口的底层人,流不尽的心中泪!

时间:2020-03-26 06:41:50    点击: 次    来源:工农之声    作者:小崔布尔什维克 - 小 + 大

养家糊口的底层人,流不尽的心中泪!

最近整理2011年的视频素材,看到我曾经拍摄过的一些同学,她们大多初中毕业就进入社会各行各业打工,一直想写写她们的故事,今天总算下决心动笔了。
阿娇的老家在我们县一个挺远的山沟里,四川的山区曾经多是养蚕为生的,她家也养过的,现代社会都穿工业纺织品了,这个行业就凋敝了。父母都出去打工,不得不转学寄宿在亲戚家,其中一个在我们镇上的学校教书,恰好就是我班主任,安排她跟我做了同桌,或许是希望我能帮助她的学习。
但同为留守儿童的我们,在一起就是吃喝玩乐,我自己也就是上课认真听,下来也不怎么学的,或许差距就只是在课堂。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早恋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学习,影响前途。我们80后那一批一半以上留守儿童,班上早恋的可不在少数。
毕业后她还去过石家庄打工,人倒是长胖了,但不知在外吃了什么样的苦,受了多少委屈,回来之后再也不打算出川,最远就在成都打工。记得最先在理发店学美发,我那时还在上学,她晚上忙到十点下班之后还要学染发技术,一双手被各种染发剂伤的不轻。
后来做过商场的珠宝柜台的导购员,做过服装批发城的售货员,时间太长还有哪些记不清了。最巧的是我上大学时,遇到了她的父母和亲戚都在我们学校打工,爸爸是食堂的厨师,妈妈是给我们盛菜的阿姨,姑姑是管理琴房和开水房的。
她有假的时候来学校看父母就会找我玩,她的亲人对我也各种照顾有加,但是不想给他们的工作添麻烦,所以打饭时会避开叔叔阿姨所在的窗口,但那时内心对于学校为我们服务的后勤职工开始有了不一样的眼光和感情,非常的尊敬他们,他们虽然出来打工是为了挣钱,但客观事实就是服务了我们这样的学生,而顾不上自己的小孩。
还有一个高中同学的妈妈也在我们学校工作,包括我宿舍楼下的门卫也是我们县城过来的,从他那里得知我们校长是他的小学同学。学校最早特别小,资质也不高,后面是不断扩招,“经营”宣传及公关得当,学生越来越多,钱也越来越多,学校越来越大,成为了传媒界的航母。这个门卫叔叔以前是我们县国营企业碱厂的老工人,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工人们都下g了,厂子也垮了。没办法就来当了保安。
门卫是分黑白班,他身患糖尿病,却不得不长时间熬通宵,大家都有怨言,他曾经也带头想帮助大家维q,老板说我只有这么多钱请人,减少时间8小时三班倒也可以,工资就得减少,现在的钱只够请这么些人手,工人们当然宁愿辛苦一点也不想降工资,谁都知道我们学校财大气粗,我们一年学杂费好几万,连课外时间借用摄像机都得花钱来租,不愿意把钱花在改善后勤工人待遇上的借口罢了。
同学的父母每天也很辛苦,厨师特别的累,工资我没问,远离家乡一直住的学校职工宿舍,在成都没有房子,或许在他们的眼里,成都也不是他们的家。所以对于女儿的恋爱和婚事,他们的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有房子,而且一定得在我们老家县城,为此不惜棒打鸳鸯,拆散一对又一对。
刚开始我同学很不理解她的父母,但又是个孝顺的孩子,迫于无奈还是听从了父母的意见,最后和亲戚介绍的人相亲结的婚,她的爸妈刚开始出于对亲戚的信任,并不了解情况还算满意,女儿也觉得对方很好,感慨说应该早些听父母的话。
但后来得知对方家庭条件一般,女儿可能会受穷受苦,父母又想反对,这时候我同学不乐意了,一开始答应相亲,就已经退一步了,说过别到时候谈的有感情了又拆散,可就不会听他们的。父母是过来人,知道穷的滋味,吃够了穷人的苦头,所以希望女儿在物质上起点好一些,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没有房子就不能结婚,要结婚必须先买房,这个要求在很多人眼里是有些不能理解的,尤其是养儿子的家庭,因为房子的事情会引发太多的家庭矛盾和巨大的压力。记得这个同学跟我说,想买房结婚那一年,县城的房价才二千,但是钱不够没办法,只能拖到第二年,就涨到了三四千。
她说男方的父母把自己以后养老的钱都拿出来买房了,她老公眼睛都红了,眼泪在打转。我记得是结婚前一个晚上在楼下跟我讲的,我当时录的视频素材弄丢了,但是她说这些话和当时的场景我一直记得。
她丈夫一直在医疗器械行业打拼,跟各类型医院打交道,各地的医院都跑遍,还经常被私人医院拖欠费用。给我感觉医院和他们之间就是生意往来,而医院和病人之间是否也是生意,就不好讲了。
我同学说她老公就跟要饭的一样,找各种理由去要钱,甚至和讨xin的农民工一样大年三十去要,医院是他们的客户和饭碗,得罪不起,医院也就靠这些器械挣钱,拿了产品用了东西,却不太愿意付钱给他们,总是拖欠,一欠就几十万那种。有一年确实是长辈病重了,没办法厚着脸皮去要才给了一点回来。从这个描述中,确实证明了医疗器械“成本高”,“利润高”,哪怕拉下脸面,不要尊严,也是一门值得。
何况大部分应该还是要给钱的,老赖毕竟是少数,整体上为了养家糊口,养孩子,她老公还是很能吃苦,很拼的,所以生活也越来越好,经济条件宽裕很多,后来在成都也买了一套房子。不过家人还是继续在县城生活,成都积分落户,如果户口迁不过去,孩子可能也不好上学。2017年老家房子涨价翻倍,我同学又重新换了一个稍微大点的房子。
她后来学了美甲美容等技术,给人做指甲,睫毛,眉毛这些。不过自己开店成本太高,请人请不起,自己一个人又忙不过来,在成都和县城尝试过都不行,后面就没开了,和别人的店合作,移动上班,流动作业。一直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工作挣钱,还是很佩服她。原本还以为她多动的性格做不了这么细致耐心的活儿,没想到技术还挺好的,老同学们都去照顾她生意。
她自己换过了无数的行业,而她的丈夫一直在医疗行业工作,靠销售医疗器械的业务养家糊口,我同学说她母亲给她照顾小孩,他们给妈妈买了养老保险,加上生活等其他费用每月支出过万,有段时间他们压力也很大,甚至想过医院那边不给钱,实在困难的时候,就把成都的房子卖了。所以她也在努力工作挣钱,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想卖房。
想起了最近某些媒体竭力推广,热衷宣传的社会办医,总是欠他老公钱的医院,恰恰就是私人医院居多,有的是有钱拖着不给,而更多的是投资失败钱要不回来。
她说有一个老板买了一块地,建了医院,投资很大,买了很多设备,结果没什么生意,可能是医院还没有名气或者是哪方面没有宣传经营到位,总之就是医院老板欠了一屁股债,都快要破产倒闭了。大概欠她老公十多万没给,他们担心这个钱很可能要不回来了。
所以我对社会办医私人办学这些个事情都是不太看好的,无论中医西医,无论大学小学,如果交给私人,办成了一门生意,就不会有什么好前途,也注定是因短视而短命的。只要是生意就有赚有亏,总是亏损就没人愿意干,只图赚钱而放弃了救命育人的责任,受害的是全社会,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不妨做一个假设,哪怕我们的校长家财万贯,据说好像是我们县城的首富了,也不能保证自己永远健康不生病吧,再多的钱,如果去到了那些只依赖医疗器械而不会治病的私人医院,硬件再高大上,房间再豪华,医护再贴心,也不一定能治得好她。
这次新冠疫情,就不分权贵还是平民,连医生自己用上了最好的药物,最好的器械,例如人工肺,依旧没能抢救回来。唯一的出路,还是老老实实研究医术,医德,中医就不靠那么多复杂的器械,望闻问切,治病快准狠,辨证论治只要对了,就能药到病除。

小崔布尔什维克
2020年3月20日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不开学先开麻将馆?

下一篇:武汉新增1例,刚辟谣记者的《我最难忘的一天》不实,就……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