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13 18:37:5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天有天道,人有人伦。一个40多岁的中年男人和刚满14岁的女孩发生性关系,无论编多少借口,都无法抹去公众对其之厌恶,即便将来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公众也不会认为他无罪。 现在广大网友只琢磨一件事情,如何把这个人渣送进牢里?而人渣早在三年之前就在琢磨,如何满足非分之想的同时躲过牢狱之灾?——业余的干不过专业的,鲍某明的脱罪路线渐渐清晰。 究竟是“收养关系”还是“恋人关系”?一直是本案最重要的前提。近期鲍某明亲自回应,否认了“养父女”的关系,外界以为他要从头另讲一个“忘年恋”故事,以便彻底推翻对方的版本,但其实并非如此。 在南风窗二度采访时,#鲍毓明再度回应性侵养女事件# 竟主动提到了“收养”话题。这表明他要充分利用“收养”和“恋爱”两种场景的有利之处,来把其故事合理化。 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如果不拿“恋人”做借口,他很难洗清强暴罪名,但是如果完全抛弃“收养”的起点,他也无法为故事设定一个合理的开局。他总不能承认自己早就瞄准了14岁的少女满世界去踅摸。他要把这桩脏事漂洗得充满偶然、充满意外,甚至有些浪漫和被动,真是要把自己洗成天真无牙的男玛丽苏了。 故事开头,他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正常人:年龄大了,未能结婚,想收养个孩子。于是他在网上发帖求收养(男女不限),招来了有意送养的受害人母亲。交代了年龄性别等情况后,他还假做推辞,在对方力邀之下奔赴南京“试试能不能相处”,然后一步一步,开始了无心插柳的“恋情”…… 这令人呕吐的剧情并非天衣无缝。 第一,合理的前提为何很快就导向了不合理的剧情?如果他真是想要一个孩子把他养大,体会做父亲的完整,应该首先想到实际的问题:抚养的条件、孩子的年龄、能否建立父子感情等等。还有最重要的,能否做到合规,能不能上户口、上学、取名字,为这个小家庭规划一个稳妥可靠的未来?——作为一名资深律师,他不可能不知道他允许收养什么样的孩子,如果他抱有真实收养想法的话。 如果想要顺利建立稳固的父子感情,孩子的年龄越小越好。而如果是女童,他的情况只能收养三岁以下的,这是《收养法》里明确的规定。 所以当有人咨询14岁的女孩可不可以,他当即就应该告诉对方不可以,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法律关都过不了,你想收养黑户吗?对方三言两语“很可怜”就把他大老远招了过去“试试”,这一点就非常可疑。可怜跟收养有关系吗?同情心泛滥你可以做慈善,跟你收养孩子这事有关系吗? 第二,赴南京之后一面之缘、一见钟情,14岁的女孩居然就粘上他了,然后母亲就顺势改口,办不了收养就办结婚,他居然就欣然同意了?——大家想想,一个四十多的高富帅男子,条件优越的人中龙凤,迟迟结不了婚,是眼界太高还是缘分太薄?此前有过多少感情的经历,有过多少幸福或挫折?——如此有故事的成熟男子,会被一个网上招来的14岁女孩几下子就搞定终身么? 作为一个正常的成功人士,他对结婚对象没有要求么,要不要985毕业,要不要哥伦比亚留学,是不是名牌校花,能不能辅佐事业……老婆是要出庭入室的,这些世俗条件他真不考虑么?大家真的会相信他把一个偶然捡来的寒门少女当做“未来妻子”? 你可以玩弄女性,但是不能玩弄公众的智商。 现在对方告他强奸,而他也没有否认发生过性关系,这就足够了,足够任何一个旁观者建立起愤慨,也足够激起执法人员的高度警惕,去设法挖掘出幕后隐藏的罪恶,而不是被其编出来的故事给轻易骗倒了,那么容易就相信么,那么容易就放弃么? 今日欣闻 #最高检公安部联合督导鲍某某涉嫌性侵一案# 相信最终会改写这令人呕吐的故事。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新增99例!中国又现聚集性病例!
下一篇:鲍毓明,导演甩锅狗血大剧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