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热度”极低的云南大旱

时间:2020-04-27 18:05:0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赵家鹏 - 小 + 大

2020年冬春之际,中国爆发了一场疫情,举世关注;

2020年暮春三月,云南出现了罕见的大旱,却无人关心。

与这场旱灾相关的新闻稀少,一个渣男的丑闻,远比它来得劲爆。

它不值得关心吗?

并不是。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3月31日,云南全省农作物干旱受灾618.67万亩、成灾98.21万亩、绝收2.66万亩;

截至4月24日,云南全省137条河道断流,201座水库干涸、222眼机电井出水不足。

灾情影响着上百万甚至数百万人的生活与生计。


云南多旱,旱灾往往发生于滇中和滇西北等山区。但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却是位于云南中南部的普洱市、玉溪市和西双版纳州,其中,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的往年降雨量还处于云南前列。

零星的媒体报道,报告了这场灾情,它被“谦称”为「十年一遇」的旱灾。十年前,2009年,云南同样爆发了特大旱灾,当时被称为「百年一遇」。看上去,这次灾情的烈度不如十年前。

但是,普洱当地人却不敢如此低估。

普洱当地梅子湖水库的一位管理员,在接受采访时说:「自1982年梅子湖建成以来,像今年这样干旱还是第一次,以往水库正常蓄水水位是(海拔)1338米,现在的水位是(海拔)1331米,降低了7米。」

一座水库降低了7米水位,这意味着什么?普洱市思茅区水务局的记录显示:这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峻的旱情。

旱情造成了严峻的缺水问题。

比如,在孟连县,因干旱无雨,县城周边村寨给水严重不足,有的村民小组甚至已连续一个多月严重缺水,必须要向县消防救援大队求助,才能获得淡水。

为平衡水源供需,普洱下辖的镇沅水务局还出台了规定,从4月起,农村用水要开始定价收费。

我没看到关于这次旱灾的生动报道,但上面的零星事例,还是令我震惊,旱灾之下的具体图景,恐怕不容乐观。

在云南,干旱实际已成为「常态化」的存在。

干旱的成因有许多分析,争议也不少。我不是气象专家,就不做复述了。我更关心的是,这种「常态化」的旱情,会带来什么样的社会影响?

一则与之有关的报道吸引了我。

报道的标题是《西双版纳连续干旱,养殖户关了鱼塘出去打工》。其中提及,西双版纳的农民,为了应对干旱,正在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轨迹。

进一步搜索发现,这可能并不是偶发现象。

2016年,一份基于云南保山旱区的调研表明,旱灾发生后,会出现大量农民外出务工,以此来弥补家庭与个体损失。

这篇论文名为《外出务工对山区农民适应旱灾能力的影响——云南保山的案例》。

其中,以云南保山为例,当地农民纯收入在5000到6000元左右,一场旱灾下来,会给一家普通农户带来1000到10000元的损失。

为了弥补损失,许多人会选择外出务工。在调研地保山,超过一半的农户,选择外出务工。该项目的研究者表示,外出务工一方面是保山当地传统习俗,另一方面,旱灾后,它也被当地政府视作「弥补旱灾农业损失」的有力举措而加以推广。

这个判断是站得住脚的。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调查】疫情爆发,她们的工作怎样了?

下一篇:原油宝的“坑”,还得由中行去填!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