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5 20:37:2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贾也 - 小 + 大
带货小能力李佳琦开黄腔,对娱乐明星杨幂说了充满恶意的词,成为当天的微博头条、新闻热榜。 与此同时,继罗永浩上直播带货后,董小姐也上直播……大家都笃定一个目标,冲到网上搞起直播带货了。 貌似中国的市场由一场新冠疫情,急速转变成“流量为王”的市场了! 直播带货正当时,热爆中国互联网! 这是网红当道的世界,这是流量为王的时代! 从数据中心开始建设数字化城市,再有5G技术进行推演,好了,现在就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中国的市场也由一场新冠疫情,急速转变成“流量为王”的市场了! 一场新冠疫情更是让网红们炙手可热。李佳琦、薇娅等头部超级网红的人气指数远远超出了一线当红明星,而创富的神话也不逊于娱乐明星,甚至不逊于上市公司。 现在,罗永浩上了,董小姐上了,李小璐上了……甚至各个地方政府的县长、市长们也披挂上阵,或站台吆喝……谁看着都眼红,感觉阿Q看到了革命一般,奔走相告:直播了,直播了,直播了…… 头脑稍稍冷静一下,我们发现,不要说直播行业的娱乐功能被电商带货给直接颠覆了,甚至我们的生活已悄然被网红经济所改变。 改变不单单在经济领域,可能是全方位、立体化的,不妨去看看娱乐圈,明显有一种网红化的趋向,从那些头部明星们的婚恋,就能管中窥豹——天王郭富城的妻子方媛、小猪罗志祥的前女友周扬青——就能知道娱乐明星早就与电商网红深度媾合了。 钱才是媾合的最好的催化剂。娱乐圈不要说是十八线开外的小明星了,哪怕是头部超级明星,在赚钱方面,确实比不过那些当红的头部网红的。 其实,“网红”这种新生物种,不单单产生于中国互联网,也不单单活跃于电商网购的领域。 说来说去,互联网时代,“流量为王”绝非浪得虚名的。 我们放眼看看其他国家,“网红经济”倒没有像我们中国这般人人趋之若鹜。但他们的政界,却有了网红化的趋势。 现在欧美国家的大选团队,把这种“注意力经济”运用于大选上,而人们呢,不再仔细看这个人在地方从政的政绩、有什么竞选承诺,而是看这个人说的话好听不好听,人气有没有做高,粉丝有没有就位。就像时下欧美政要——“大金毛”唐纳德·特朗普、“小金毛”鲍里斯·约翰逊、“甜品”埃马纽埃尔·马克龙等等……跟传统政要相比,就多了几分网红的气味了。 我们这个世界是怎么被网红改变的?这问题非常值得探讨。 其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就是资本和政治的双重作用。就拿中国的网红经济的诞生与泛滥,正是双重作用下的结果。 按理说,开放式的互联网,将会诞生很多意见,并由此兴起KOL(关键意见领袖)的,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社交内容,可以称之为“意见时代”。 刚开始确实是这样的,KOL属于社会精英,类似于人生导师,注重技术性和思维性的传播,但他们输出的是意见,并不是商品本身。 意见总是嘈杂的,更何况是专业的意见。KOL这种网络新物种,对于中国互联网而言,有潜在的风险,就是很容易“去中心化”,畅所欲言乱了舆论场,这无疑加大社会管控的风险。 所以呢,在“意见时代”,任由意见成长,必然会被官方视为畏途的,一定要降降调的。 但降调是一个相当棘手的事,单纯的打压会引起社会反弹。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他们聚集起的流量分流、引流掉——分流就是分散注意力,引流就是聚焦于其他人身上。 处于流量池的新浪微博倍感压力重重,主动也好,被动也罢,开始降调。 最先采取的办法,就是通过娱乐化来降调——邀请娱乐明星并给予流量扶持。 就这样互联网社交内容,从“意见时代”到了“娱乐时代”。 但很快,整个平台变得十分低俗,越来越狗血,毁了公序良俗,毕竟大家关注起娱乐明星的事,就是各种八卦扒皮——一会儿是“嫖娼队”,一会儿是“吸毒队”, 一会儿是“出轨队”……“贵圈真乱”的背后,恰恰是“娱乐至死”的真实写照。 最重要的是,新浪微博的流量也渐渐被娱乐明星所控制了,导致微博收入甚微,只能惨淡经营了。 显然,娱乐化降调收效甚微。 这时,资本“利维坦”阿里巴巴站了出来,入股新浪微博,对个平台而言,就是雪中送炭,给打钱就爸爸! 其实,入股新浪微博的用意很应景,一方面是商业化降调,另一方面就是流量引流! 时任CEO张勇在互联网大会上高调宣布要打造“网红经济”,试图将这个最大的社交平台变成电商平台的一个引流的端口。 这样一来,流量变现从此就变成了通途,在“真香定律”(意思是指一个人下定决心不去或去做一件事情,最后的行为却截然相反。主要用来表示某人预计的事情和最后的结果截然不同的一种心理状态。)作用之下,在逼仄的舆论空间里,大家都变成了“聪明人”,哪怕只有一点人气的,包括那些KOL们,都想着上淘宝开网店。 效果非常显著,那些KOL开始边缘化甚至消失了,或KOL已急速网红化了,毕竟“真香定律”才是真正的驱动力,意见领袖纷纷开始带起货来! 与此同时,不少人已经嗅到了商机,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风口。社交平台的人气和粉丝才是真正的资本。如果打造一个人形的IP,然后引流到电商平台买买买,岂不是流量变现的最便捷的通道? 人形的IP应运而生,这就是大家熟悉的网红!最终社交内容已经变成了“网红时代”。大家都在带货,微信上的微商,微博上的网红,连热卖的产品都称为“网红产品”。 “得网红者得天下”,很多公司开始做起“网红孵化”的产业来,以商品化的操作,搞起人形IP来,个个包装有术,吸睛大法各显神通,这是注意力经济。 正因为如此,现在互联网上大部分叫得出名字的网红,早已不是单打独斗了,要依赖于经纪公司包装,进行流水线运作,网红本身也就是一种商品,或者说就是一种商业模式! 因此,一个网红背后完全可以是一家巨大的公司和一条产业链。也正因为如此,60家上市公司也抵不过一个头部超级网红。 在阿里巴巴的领衔之下,经过五六年的倾力打造,网红经济大获全胜,全面开花,改变了不仅仅是新浪微博这个社交平台,也包括后来的快手、抖音等视频类平台,甚至也改变了淘宝电商平台——一个“平民化时代”——人人都可以电商的阶段已经远去,“网红时代”已经全面来袭。在马太效应之下,强者越强,普通的电商店主只能惨淡经营。 而一些产品如果没有被网红“发现”,那也就没有上平台的可能,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了网红身上! 当全社会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头部超级网红身上,根本没有关注普通电商店主,甚至一些普通网红也慢慢体会到“挤出效应”。 这就是改变!改变是全方位的!只不过,这种改变我们没有注意到,毕竟我们的注意力早就到了网红身上! 而网红从来都是工具罢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何方狂徒,竟要让人民“牺牲到底”
下一篇:我们都在易口水而食?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