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2:51:43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茶小惠 - 小 + 大
一时之间“地摊经济”如火如荼。 因为疫情影响,整体经济不好,底层老百姓各种失业,全国870多万的毕业生也不好找工作。 为了生计,摆摆地摊,鼓励这个没毛病。 但归根结底,摆地摊就是一个门槛低、竞争大、利润小的体力活,是很辛苦的。 你要知道,在底层的生存斗争里,温情都是很少见的,哪哪都是残酷……搞不好,就是因为占个地儿,两个摆地摊的人都会大打出手。 很多老百姓的生活就像中药,你以为很苦,熬一熬,其实还是很苦…… 舆论有病的是,就“摆地摊”这事,现实的困难基本不说,只知道把地摊经济浪漫化、夸张化,就跟那会儿资本家美化996一样,说的比唱的好听。 看看他们在网上打造的舆论场都是些啥: 《山东某地摊商户,每天营业额4万多》 《90后女子晚上摆地摊,日卖4千,买奥迪奖励自己》 《全国各地开放地摊经济,南昌某商户日收入3万元》 《90后小伙摆地摊两个月赚7万瘦20斤,想找个女朋友一起奋斗》 ...... 按我理解,这有啥可大肆渲染的,都快吹上天了,绝大部分去摆摊的只能赚点辛苦钱,补贴家用。 而更多凑热闹去摆摊的,搞不好本来只是穷,学人家摆着摆着却走到了陌路。 自己也就没几个钱,一上网,嗨了,上淘宝买了一堆货,又买了辆五菱货车,风吹日晒一礼拜,鸟都没来几只,才恍然大悟,飞的是别人,伤痛都自己背。 可偏偏就是有这么多人,拔了劳动人民的毛,拿着鸡毛掸沾水,把这事搞得很时髦(湿毛)一样。 朋友们,如果你觉得现实里的问题理不清、理不顺,可以沿着历史的脉络去找找,这样就很容易找到根基。 然后由那个根基再看现实,就会非常清晰,百年一瞬。 大家可以试想一个电影场景,眨眼的功夫,当年那些因为“影响”城市市容,被逼回老家的劳动人民。 突然有一天接到和蔼可亲的电话,说,现在国家来福利了,大家可以上街摆地摊了! 曾经冷面的城管大队,脱胎换骨,变成了亲切的地摊招商大队。 事实上,城管的这种变化,不就像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吗。 当然,黄鼠狼并没有多大恶意,只是看到鸡群越来越庞大,鸡心惶惶的,生怕鸡飞蛋打,于是为了稳定鸡心,就要让鸡都忙起来,活跃活跃气氛。 但你们难道不觉得矛盾吗? 失业率高,经济不好,所以鼓励摆地摊。那既然失业率高,大家都没钱了,谁来你地摊买东西呢?前些天补贴发券消费,为什么却必须要买满多少才减10元或50元,而不是直接补贴呢?这到底是在刺激还是刺激呢? 生而平等都是骗人的,阶级斗争才是规律。这句话需铭记。 我一个卖白菜的人,其实也好担心,都地摊了,会不会最后沦落到和城管亲戚们抢地盘?城管们的工作压力会不会更大? 唉,这一年也真是挺忙的——二月口罩,三月体温枪,四月熔喷布,五月头盔,六月摆地摊,你们猜猜七月什么新规? 早点漏点风声,我好写素材。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老革命声援徐州三院职工抵制“三胞集团”侵吞国有资产的斗争!
下一篇:城管喊小贩摆摊,为何不习惯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