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4 12:53:3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上面一句话,下面大风刮,一夜之间,春风吹开了城管的笑脸,竟然打电话给小贩邀请他去摆摊——先问一句哈,城管手里的小贩电话是哪来的?莫不是上次查扣罚款留下的联系方式吧——所以很简单,虽然小贩不聪明但也不是傻蛋,直截了当回答“我不信!”,狸花猫给小老鼠拜年,怕不是钓鱼执法吧? 何止小贩不信,网友也是各种揶揄:以前掀摊、收车、罚款的是谁?摆哪儿都说你违法的是谁?把每一条街的烟火气都荡平的是谁?——以前违法,今天就不违法了吗?也没听说国家改法哈?是法无定法,还是任人说法? 所以法治时代,这就是一个大问题,到底摆地摊违不违法?或者怎样摆才合法?——这几年下来,给人的印象就是摆哪儿都不合法,很多居民目力所见的所有地摊,是所有,不管影不影响交通,不管占不占道,不管卫不卫生,统统都不见了。 现在再叫回来可以,但是大家折腾不起。作为一枚韭菜当然是要做贡献的,但是至少能当稳了韭菜,别今天小割明天大割后天连根铲,这是生计,不是游戏! 那么这一波盛情邀约,如果加上一个期限的话,大约是多久?仨月?半年?一年?还是根据疫情发展,需要了就出来摆摊,不需要时就卷摊滚蛋?如果没有一点基本的保证,呐,好多小贩都改行送快递了,还不敢轻易放弃那份没有前途的工作,再没前途也比有今儿没明儿强吧,过去的经历把大家吓怕了。 关于如何摆摊才合法,从来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法律,都是任由各市各县各街道自己定规矩,说你合法就合法,说你不法就不法。这是长期以来的尴尬,摆摊群众吃老了亏了,什么时候被掀了摊,都找不到一本法律去维权,没有反制,只能受制。这个行业已经很久无法作为稳定的谋生通道了,可以说这个生态基本已经灭亡了,一夜就想重建它谈何容易? 立市先立法,这是第一条建议。 而且有法之后,别再回到法无定法的时代。今后不管哪个城市的城管上街执法,手里都拿一个小本本,不管哪条街道摆摊的小贩,手里也拿一个小本本,这个本本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摆摊法”之类权威依据,你要执我的法,那大家就翻开本本对一对,究竟身犯哪个条款?是侵入机动车道了,还是乱丢垃圾了,还是油烟超标了,还是噪声吵分贝了……规则不怕细,大家也不怕学,关键得有规则,而不是由人定规则。 第二,城管的任务是管理市容市貌,过去是这样,今后还是这样,管辖的范围不能乱拓展。如果真要鼓励小贩出来摆摊,打电话的也不该是城管,而是分管商业的工商委之类,各司其职嘛。城管不要把自己定位成区长,市容你也管,招商你也管。作为公权部门来说,法无授权不可为,这个电话你没权利打。 要重振地摊经济,不是交由城管来领导,恰恰相反,首先需要规范城管的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按明确的法律条款执法。把城管执法整顿好了,就是对夜市经济最大的助力。 纠正你的错误,专注你的本业。越是国家大力振兴地摊经济,越需要规范的执法配套跟上,如果你丢下自己的职责一哄而上,昨天赶,今天请,昨天吹毛求疵,今天百无禁忌,那只能走向另一个极端,迅速扼杀掉地摊生态的良性发展。 这不今天就有新闻称某地恢复夜市之后留下满地狼藉,已经引发周边居民反感……因此规矩肯定是要的,管理肯定是要管的,要转向长期规范,而不是大开大合随风转。无论买的卖的监管的,大家共同努力,把这当成一个长期的事业来运转,不要总有短期思维。 不属于自己的业务不要去沾。有人说城管不用撵人了能不能帮着打扫垃圾?No,no,no,打扫垃圾是环卫局的事,不要去抢人家的饭碗。城管要依法监督商贩不要从源头上乱丢垃圾,共同维护好干干净净搞夜市的生态。不用丢掉原则去舔小贩,受不起。 当然,今后规范了,和谐了,可能也就不需要那么多城管了。从前是大队人马气喘吁吁从街头追到街尾,今后可能是一个制服哥气定神闲从街头踱到街尾,大家都晓得规矩,没啥激烈工作嘛,那么多临时聘请的没编制的协管,可以发遣散费了。好多素质良莠不齐的协管,制造出大量的新闻热点,这个麻烦总算可以卸下了。如果人还多,城管局可以缩编了,对吧,花公帑机构当然是越精简越好,无事不生非,这才是为社会做贡献。 不要留恋编制非要转成“服务”定位啥的,一是没必要,各种服务机构都挺齐全的了。二是不习惯,执法的就是执法的,该不留情面还不留情面,保持一个规则脸就好,别一会阴一会阳地来回变脸,大家真不习惯。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地摊经济的基本套路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