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04 18:34:5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押沙龙 - 小 + 大
昨天看到新闻,我也觉得苟晶可能有不尽不实的地方,但基本面是真的,那就是班主任确实让女儿顶替了她。调查结果指出她夸大了事实,苟晶的高考成绩远远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好。为什么她要这么夸大? 我不知道。 活到这个年纪,我已经明白了一件事:根据以往的社会经验,推测别人的动机,并不需要很高的智力,这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儿。但难的是对自己的猜测保持克制。 真正让我吃惊的不是“苟晶非学霸也”,而是另一件事儿。 以前好多网友都说苟晶第二年参加的是假高考,“因为学籍档案只有一个”。 班主任的女儿已经顶替她了,她就没有学籍了,所以参加的只能是假高考。 好多人还说对这个细节“细思极恐”。 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 1998年,苟晶“形式上”是“有学籍”的(当然实质上是没有),因为学籍档案也能造假。 一个普通班主任,靠个人关系,就能造出全套的假名字、假身份证、假户籍、假档案、假学籍、假XX…… 我当然没有天真到认为这些东西不能造假。 但我觉得这毕竟是很大的事儿,得有极大权势的官吏才能操作得过来。谁能想到一个普通班主任就能搞定? 那么,冒名顶替的恶性事件,得泛滥到什么程度?又得有多少受害者?全国受害者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实在是难以想象。 而这种事情往深里想,会觉得更加可怕。 1997—1998年靠人情关系就能做这样的操作,那受害者仅仅是那些高考被冒名顶替的人么? 碰到其他的事情,难道就不会这么做么? 这仅仅是高考的问题么? 整个苟晶事件里,这才是房间里的大象啊。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